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504182
胃镜下治疗胃石症8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廖嘉忠 杜洁贞 韦艳生 郑荣妹

    单位: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3116 我院采用胃镜下破碎加注入碳酸氢钠液治疗胃石症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25~50岁。5例有进食柿子史,2例有进食黑枣史,1例有进食山楂史。均因上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纳差、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作胃镜检查确诊。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为5天~3年。胃镜下胃石位于胃体部4例,位于胃窦、胃底部各2例;均为单发,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而略有不平,有粘液包裹,颜色呈黑褐色、黄红褐色、草绿色不一,直径3~10cm,可任意推动,触之有中等硬度或柔韧感,其周围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合并胃体溃疡2例,胃角、胃窦溃疡各1例。所用器械为Olympus GIF-XQ20、GIF-PQ20型胃镜,FB-25K活检钳,FG-15L三爪钳、FS-3L剪刀、NM-1K注射针等。

    1.2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同一般胃镜检查,常规插入胃镜,发现胃石后,吸尽胃液,用胃镜将胃石推至胃体下部,充分显露胃石,便于操作。对疏松或中等以下硬度的胃石用活检钳或三爪钳反复啮咬戳凿,破坏其光滑的表层,直至破碎成若干小块;对硬度较大的胃石须用剪刀戳凿,使其产生一缺口或破损,再用三爪钳钳碎。术中边破碎边用注射针向胃石内注入5%碳酸氢钠液50~150ml。每次碎石时间0.5~2h。术后嘱病人进面食、米糊等无纤维食物2~3天,服用碳酸氢钠片0.6~1.2g,每日3次,同时服用胃复安或吗叮啉片,连用5~7天,合并溃疡者加服痢特灵0.2,每日3次,连服2周。

    2 结果

    6例一次性痊愈,2例因胃石较大,间隔3天作第2次碎石而治愈。治愈标准是2周后复查胃镜胃石消失,合并溃疡或局限粘膜糜烂者均愈合,胃粘膜炎症改变基本消失。无一例发生肠梗阻、胃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

    胃石在国内较常见者为胃柿石及黑枣胃石,既往治疗较大胃石常需手术。随着胃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内科治疗胃石症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有人采用胃镜下激光、电切或微波治疗本病。本组病例说明在胃镜直视下机械碎石是可行的,且技术条件要求不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费用低廉。

    在治疗中我们发现,胃石表层一旦被捣损,注入碳酸氢钠液后,胃石周围即产生气泡,待片刻,胃石变得较松软易于钳夹戳凿和再注药,表明碳酸氢钠液能直接溶解胃石。胃镜下碎石成功与否,关键是选择适当器械,将胃石较光滑坚实的表层捣破,使其与注入的碱性药物充分反应以致松解,便于钳夹,最终达到碎石目的。术后应让病人进食无纤维食物,口服几天碳酸氢钠片及胃动力药,防止胃石碎块再凝固,确保其消化排出体外,服用不影响胃酸分泌和抑制胃蠕动的痢特灵,有利于溃疡和糜烂的愈合。

    (1998-10-29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