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136例分析
作者:宗鼎法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 330002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43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在人群中约占15%,在胃肠科门诊约占50%[1]。由于症状顽固,时轻时重,药物疗效不佳,疾病迁延不愈。现就我们收治的13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22例,女114例,男女之比约为1∶5;年龄15~78岁,平均39岁。脑力劳动者80例,轻体力劳动者46例,重体力劳动者10例。病程0.5~24.0年,平均7年。
1.2 症状 消化道症状:腹痛132例(97.0%),腹痛相对固定在左下腹58例,右下腹24例,右上腹20例,左上腹8例,无相对固定位22例;便秘92例(67.6%);腹泻18例(13.2%);腹泻便秘交替20例(14.7%);粘液便(大便可成形,每日1~3次,粪便表面或便后蛋清样粘液很多,或仅为粘液便)20例(14.7%);排气增多30例(22.1%);肠鸣亢进41例(30.1%);口苦22例(16.2%);嗳气16例(11.8%);呕吐8例(5.9%)。神经精神症状:焦虑120例(88.2%),疑病96例(70.6%),神经过敏52例(38.2%),神经衰弱16例(11.8%),癔病样发作(腹痛加剧时出现)2例(1.5%)。颜面发热多汗6例(4.4%),心悸胸闷6例(4.4%),尿频、尿急(尿检正常)2例(1.5%)。
, 百拇医药
1.3 诊断 均符合以下特点:①以结肠功能性运动障碍为主的消化道症状。最常见的是腹痛,其反映相应节段结肠痉挛性运动障碍(如肝曲和脾曲综合征),并可因结肠蠕动移位疼痛“此伏彼起”即结肠性腹痛。此时常可扪及肠型,X线及结肠镜检查亦可表现为结肠激惹,肠腔痉挛性变细。腹痛可因排便、排气、进热饮、腹部按摩或热敷、体位改变(躺外)等缓解(本组110例,占83.3%)。发怒紧张等不良精神因素常使疼痛很快加剧(本组122例,占92.4%)。腹泻的特点是呈“命令式”,说来即来,稀糊样或粘液样便,极易排出,粪检无异常。便秘腹泻交替也是IBS的一个特点,有的因用药所致,便秘时稍用泻药可能导致腹泻,腹泻严重时用止泻药就又可能引起便秘,因为结肠对药易“过敏”;②神经精神症状。病史愈长,神经精神症状愈重。焦虑、恐惧、疑病等很难消除;③长期临床观察及有关实验室和特殊检查(消化道内镜、X线、B超、CT等)排除消化器官及全身重要器质性疾病;④无腹部外伤史及手术史。
1.4 发病原因 90例(66.2%)能回忆起首次发病原因;精神刺激32例(35.6%),饱餐或酗酒28例(31.1%),长期疲劳16例(17.8%),中学生学习紧张5例(5.6%),急性痢疾4例(4.4%),食物中毒3例(3.3%),惊吓2例(2.2%)。
, 百拇医药
1.5 个性特征 112例(82.4%)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循规蹈矩,小心谨慎。24例(17.6)性格豪爽,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不怕竞争,富于冒险精神。另外,一家系祖母、儿女3人和外孙4人共7人均患肝曲综合征;母亲和子女4人及母女3人均患IBS腹痛便秘型。
2 讨论
2.1 IBS近20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已引起临床重视。由于无特异诊治方法,误诊、误治严重(尤其早期)。熟悉本病的症状特点是诊断关键。必要的排除性诊断检查是需要的,年龄较大者更要排除癌症。
2.2 IBS发病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免疫功能、胃肠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神经精神因素影响更大。有关资料[2]表明,79.2%IBS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24.5%起病与精神创伤有关,且多有儿童时期的精神创伤史。神经衰弱患者以无规律性腹痛和其它消化道症状为主者有时称之为肠神经官能症,亦属IBS之列[3]。
, http://www.100md.com
2.3 文献报道[4],IBS有长达20年者,平均6年,本文有病史长达24年者。本病虽然预后好,但症状多顽固、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4 结肠是心理冲突的反应性器官,可将IBS看作心身疾病模型[4]。因此,在IBS的综合治疗中心理治疗有特殊意义。医生在患者面前应表现出有信心、有把握,犹豫和含糊的态度将会加剧患者恶性心身循环。对于有人格障碍治疗困难者应与精神科医师会诊[5]。
参考文献
1 张铁梁.激惹性结肠综合征.北京医学.1980,3(3):166
2 огцнов А.С.,Далецкая Г.В., Парфенов
А.И.и т.д. диагностика и ечение Психо
, 百拇医药
генных дпскинезий кищечка.Кин мед,1990,68(2):104
3 宗鼎法译.神经衰弱.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4,11(3):118
4 фисенко О.В., Махов В.М., Матвсева Е.
С.и т.д.Психоисоматическе взаимоотношения
У боьных с функционалвными нарушениями
толстои кишки клин меи,1991,69(1):64
5 李秋译.肠应激综合征.临床荟萃,1991,6(7):371
[收稿:1998-03-18], http://www.100md.com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 330002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43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在人群中约占15%,在胃肠科门诊约占50%[1]。由于症状顽固,时轻时重,药物疗效不佳,疾病迁延不愈。现就我们收治的13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22例,女114例,男女之比约为1∶5;年龄15~78岁,平均39岁。脑力劳动者80例,轻体力劳动者46例,重体力劳动者10例。病程0.5~24.0年,平均7年。
1.2 症状 消化道症状:腹痛132例(97.0%),腹痛相对固定在左下腹58例,右下腹24例,右上腹20例,左上腹8例,无相对固定位22例;便秘92例(67.6%);腹泻18例(13.2%);腹泻便秘交替20例(14.7%);粘液便(大便可成形,每日1~3次,粪便表面或便后蛋清样粘液很多,或仅为粘液便)20例(14.7%);排气增多30例(22.1%);肠鸣亢进41例(30.1%);口苦22例(16.2%);嗳气16例(11.8%);呕吐8例(5.9%)。神经精神症状:焦虑120例(88.2%),疑病96例(70.6%),神经过敏52例(38.2%),神经衰弱16例(11.8%),癔病样发作(腹痛加剧时出现)2例(1.5%)。颜面发热多汗6例(4.4%),心悸胸闷6例(4.4%),尿频、尿急(尿检正常)2例(1.5%)。
, 百拇医药
1.3 诊断 均符合以下特点:①以结肠功能性运动障碍为主的消化道症状。最常见的是腹痛,其反映相应节段结肠痉挛性运动障碍(如肝曲和脾曲综合征),并可因结肠蠕动移位疼痛“此伏彼起”即结肠性腹痛。此时常可扪及肠型,X线及结肠镜检查亦可表现为结肠激惹,肠腔痉挛性变细。腹痛可因排便、排气、进热饮、腹部按摩或热敷、体位改变(躺外)等缓解(本组110例,占83.3%)。发怒紧张等不良精神因素常使疼痛很快加剧(本组122例,占92.4%)。腹泻的特点是呈“命令式”,说来即来,稀糊样或粘液样便,极易排出,粪检无异常。便秘腹泻交替也是IBS的一个特点,有的因用药所致,便秘时稍用泻药可能导致腹泻,腹泻严重时用止泻药就又可能引起便秘,因为结肠对药易“过敏”;②神经精神症状。病史愈长,神经精神症状愈重。焦虑、恐惧、疑病等很难消除;③长期临床观察及有关实验室和特殊检查(消化道内镜、X线、B超、CT等)排除消化器官及全身重要器质性疾病;④无腹部外伤史及手术史。
1.4 发病原因 90例(66.2%)能回忆起首次发病原因;精神刺激32例(35.6%),饱餐或酗酒28例(31.1%),长期疲劳16例(17.8%),中学生学习紧张5例(5.6%),急性痢疾4例(4.4%),食物中毒3例(3.3%),惊吓2例(2.2%)。
, 百拇医药
1.5 个性特征 112例(82.4%)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循规蹈矩,小心谨慎。24例(17.6)性格豪爽,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不怕竞争,富于冒险精神。另外,一家系祖母、儿女3人和外孙4人共7人均患肝曲综合征;母亲和子女4人及母女3人均患IBS腹痛便秘型。
2 讨论
2.1 IBS近20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已引起临床重视。由于无特异诊治方法,误诊、误治严重(尤其早期)。熟悉本病的症状特点是诊断关键。必要的排除性诊断检查是需要的,年龄较大者更要排除癌症。
2.2 IBS发病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免疫功能、胃肠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神经精神因素影响更大。有关资料[2]表明,79.2%IBS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24.5%起病与精神创伤有关,且多有儿童时期的精神创伤史。神经衰弱患者以无规律性腹痛和其它消化道症状为主者有时称之为肠神经官能症,亦属IBS之列[3]。
, http://www.100md.com
2.3 文献报道[4],IBS有长达20年者,平均6年,本文有病史长达24年者。本病虽然预后好,但症状多顽固、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4 结肠是心理冲突的反应性器官,可将IBS看作心身疾病模型[4]。因此,在IBS的综合治疗中心理治疗有特殊意义。医生在患者面前应表现出有信心、有把握,犹豫和含糊的态度将会加剧患者恶性心身循环。对于有人格障碍治疗困难者应与精神科医师会诊[5]。
参考文献
1 张铁梁.激惹性结肠综合征.北京医学.1980,3(3):166
2 огцнов А.С.,Далецкая Г.В., Парфенов
А.И.и т.д. диагностика и ечение Психо
, 百拇医药
генных дпскинезий кищечка.Кин мед,1990,68(2):104
3 宗鼎法译.神经衰弱.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4,11(3):118
4 фисенко О.В., Махов В.М., Матвсева Е.
С.и т.д.Психоисоматическе взаимоотношения
У боьных с функционалвными нарушениями
толстои кишки клин меи,1991,69(1):64
5 李秋译.肠应激综合征.临床荟萃,1991,6(7):371
[收稿:1998-03-1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