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499638
小儿体质特点与辨质论治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云 鹰 史 纪

    单位:云 鹰 史 纪(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郑州 450000)

    关键词:体质;小儿;辨质论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0501 中图分类号:R72

    人体存在不同体质类型,已是中外学者的共识。体质与证候、疾病、药物反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此有所研究。但目前对小儿不辨体质,滥用补品,不分寒热虚实妄投攻下、温补药品的现象常有发生。厌食、复感、体弱、肥胖等病症发病无减,与对小儿体质类型重视不够有关。如何认识健康小儿的异常体质类型,体质与证候的关系,如何指导用药,改善病理体质,以达到未病先防、治病求本的目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健康儿童的体质类型
, http://www.100md.com
    人体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并表现为与心理性格的相关性。由此可见,人体体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的持续作用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渐进形成的个体特征[1]。这种特征虽有可变性,但变化缓慢,故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小儿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完善,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中医认为,小儿阴阳生理平衡处于动态变化中,昼夜消长,发育不停,在变化中求平衡,所以有“脏腑娇嫩”、“易虚易实”的特点。《颅囟经》“三岁以下,呼为纯阳”;《温病条辨.解儿难》“稚阴稚阳”的论点,就是对小儿整个群体的体质概括。

    正常小儿有高低、胖瘦、喜静好动、食量多或少、睡眠好或差、齿坚或易损、多汗或无汗、便干或稀等不同体质特征。李燕氏对225名足月健康新生儿分类,将喜哭、觉醒度高、食欲亢进列为阳盛质,占15%;安静、觉醒度低、食欲一般者为阴盛质(5.8%),大部分为阴阳平和型(78.6%)[2],这说明新生儿即存在体质差异,直接反映先天因素对体质构成的影响。后天获得因素对个体差异也有很大影响,如地理环境、社会环境、饮食条件等的影响。南方阴虚型体质多,北方气虚型多,符合热易伤阴,寒易伤气的理论。年龄增长,异常体质渐渐增多。温振英氏报道,从幼儿到成人,异常体质从6%增加到93.9%。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90年代小儿阴虚、气虚型体质较60年代明显增多,这与当前小儿嗜食厚味食品,久则伤胃阴,而嗜食生冷伤脾则气虚,日久造成气阴两虚型体质有关[3]。温氏根据阴阳为纲的理论,结合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以舌、脉、面诊及询问饮食、大便、汗液等为基础,制定出简单分类法,对2030名2.5岁~7岁健康儿童进行体质分类,分为阴阳平和型、滞热型、气虚型、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异常体质占51.53%。11岁~20岁1499名调查对象异常体质占87.46%。也有的将体质分为正常、燥红、迟冷、腻滞、倦晃、晦涩等类型。
, 百拇医药
    应当明确,健康儿童的体质类型与疾病的证型既有不同,又有相关性。异常体质的人未发病时已蕴涵一定的病理基础,为隐性的病理性体质。在病邪的作用下机体失代偿,病理产物超过一定阈值,就会形成相应的证候。也就是说,病理性体质处于量变的隐性阶段,而证处于质变的显性阶段[4]

    2 异常体质的不同易感性

    体质类型不同,特别是异常体质,往往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1]。中医理论的“同气相求”是指具有相似性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类聚、相互亲合、相互同化、相互融合的现象。特异体质与相应病邪之间,就存在着这种“同气相求”现象。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反应也不一致,如同是感受湿邪,阴寒之体得之,则从寒化,而为寒湿。又如“胖人多湿”,肥胖小儿易患湿疹、腹泻、喘息。燥热体质易患乳蛾、口疮口糜。阳盛质新生儿易患红臀、痱子,不易患水肿;阴盛质易患水肿,不易患红臀、痱子[2]
, 百拇医药
    温氏调查了盆血、厌食、复感儿的体质类型分布。贫血者气虚型占85.94%;厌食以气阴两虚型为多(47.86%),阴虚型次之(34.28%);而气虚、气阴两虚的复感儿各占45.73%及37.77%。这说明贫血多由脾气不足,生化乏源,不能生血造成;厌食目前多与嗜食厚味,久则伤胃阴,过食生冷伤脾则气虚,久致气阴两虚有关。复感儿与脾虚厌食,土不生金,肺卫不固有关。我们对复感儿的研究中也注意到,气虚、气阴两虚的患儿占其大部。另有研究证明,胃热、肾虚型体质小儿对龋病的易感性增加,与正常体质儿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5]

    由上可知,异常的病理体质是其相关疾病发生的背景和重要物质基础。如在疾病发生之前能改善其病理体质,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用温阳片改善肾阳虚的病理体质,可预防哮喘的发作[6]

    3 同病异质的不同证治

    体质的差异,常导致同一疾病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由于人体阴阳、寒热、虚实、燥湿属性的不同,在感邪之后,临床表现出相对的特异性,具有不同的证候。
, 百拇医药
    例如同是感受湿邪,正常体质者若发病则表现为湿证;阳热之体得之,则从阳化热,而为湿热;阴寒之体得之,则从阴化寒,而为寒湿。其治疗就非单除湿邪可统括。又如小儿感冒病,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抛开体质而论,有风热、风寒、暑湿等不同,但不同体质的小儿就另有不同的表现。古代医家对此早有论述,并制定处方不同的方药,气虚感冒之参苏饮证;阴虚感冒之加减葳蕤汤证;阳虚感冒之再造散证,血虚感冒之葱白七味饮证即是依体质而辨证用药的典范。

    体质是临床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用药定方时不仅要考虑对症治疗,消除疾病的临床症状,还应辨明体质,以求“治本”,即对质治疗,改善体质。否则,即使疾病的临床症状已消除,但病理体质仍然存在,仍会成为下次发病的基础。我们观察到,感冒小儿单依一般辨证,往往是体温可退,但流涕、咳嗽等症持续较长时间,或遗有低热不退。而且虚弱体质又是复感的重要基础。临床中一定要明审病因,辨病证察体质而选方用药,不可对小儿舌嫩少苔或无苔的阴虚体质妄投辛温发汗解表而更伤阴液,以犯“虚虚实实”之诫。对于便秘,中医认为有燥热、积滞、阴虚、气滞等之分,若对阴虚型便秘患儿,一味采用泻下攻逐的大黄,虽可取一时的效果,但停药之后造成更长时间的不排便。若根据体质选药而用增液行舟的药物,则可保持软便。“质病同治”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个体的体质受禀于先天,培养于后天,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变化,而且与疾病的治疗息息相关。正确认识小儿体质的特点及其与病、证的关系,有利于临床诊断,减少辨证失误,提高辨证清晰度,体现“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增强治疗效果。积极改善体质,有利于防止证的形成,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未病先防,在预防医学上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云鹰,女,40岁,副主任医师,儿科副主任。198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前奔,等.论体质和证的关系.江苏中医 1992;(6):56

    [2] 李燕.225例夏季出生足月健康新生儿体质分型观察.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6;(1):20

    [3] 温振英,郑军.小儿体质类型与辨证论治.中医杂志 1998;(6):362

    [4] 王前奔,等.倡建“体质药物治疗学”.中医研究 1996;(1):2

    [5] 谢世平,等.牙可喜含片防治不同体质儿童龋病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1998;(7):434

    [6] 沈自尹.中医“虚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药国际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98:7

    (收稿日期 1998—11—10 修回日期 1999—01—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