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501725
藏药“洪连”黄酮成分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1999年第10期
     作者:张红玲* 杨培全** 刘卫健

    单位:张红玲* 杨培全**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成都 610041;刘卫健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所

    关键词:

    藏药 藏药“洪连”是玄参科兔耳草属植物兔耳草Lagotis glauca Gaertn.的干燥全草,洪连为藏语转译音,又名藏黄连,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生长于海拔3 500~4 800 m的高山草甸的乱石堆、碎石地带。兔耳草属植物共有30种,我国产17种,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等地,多产于西南高山。据藏药典藉《晶珠本草》记载:藏药洪连苦寒,能清热解毒,行血调经,平逆降压。用于五脏有热,血分热毒,急慢性肝炎,月经不调[1]。根据各地藏医用药习惯,作为洪连使用的植物有4~5种,兔耳草是常用品种之一,并且是1977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
, http://www.100md.com
    藏医用兔耳草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有较好的疗效,为进一步阐明兔耳草的用药机制以及寻找其治疗肝炎的有效成分,笔者对兔耳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其干燥全草的醇浸膏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结晶,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为:木犀草素(luteolin,Ⅰ)、柯伊利素(chryseriol,Ⅱ)、芹菜素(apigenin,Ⅲ)、柳穿鱼素(pectolinarigenin,Ⅳ)、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Ⅴ)、泽兰叶黄素(eupafolin,Ⅵ)、苜蓿素(tricin,Ⅶ)、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jaceosidin,Ⅷ)、桑色素(morin,Ⅸ)、槲皮素(quercetin,Ⅹ)和芦丁(rutin,Ⅺ)。其中,除Ⅱ外,其余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1 仪器和试剂

    兔耳草Lagotis glauca Gaertn.全草采自西藏自治区;紫外光谱仪为日本岛津UV-2201型;红外光谱仪Perkin-Elmer 938型(KBr压片法测定);质谱仪为M-80A型,VG7070F型双聚焦有机质谱仪(英国)及GC/MS4501型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为Bruker AC-E 200 MHz及Varian UNITY INOVA-400MHz;熔点仪为RD-1熔点测定仪和1A 6304型电热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薄层层析用硅胶G,H,GF254(10~40μ)由青岛海洋化工厂出品;硅胶H(160~200目)由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出品;柱层析用聚酰胺(14~30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83305部队701厂出品;聚酰胺薄膜(8cm×8cm)由浙江黄岩化工厂出品;氘代试剂由四川泸州火炬化工厂出品;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 百拇医药
    2 提取和分离

    取兔耳草干燥全草9.0kg,粉碎成合适粒度后,用少量乙醇润湿,装入渗漉筒,用95%乙醇渗漉提取,提取液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热水溶解,冷却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提取物先经聚酰胺柱层析,水-乙醇梯度洗脱,然后再经反复低压硅胶柱层析,不同比例的氯仿-甲醇-水洗脱,得化合物Ⅰ~Ⅺ。

    3 鉴定

    化合物Ⅰ:黄色针晶,mp328℃~330℃,C15H10O6,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其UV、IR、1H,13CNMR光谱数据与文献[2]报道的木犀草素一致,故推断化合物Ⅰ为木犀草素。

    化合物Ⅱ:黄色针晶,mp320℃~322℃,C16H12O6,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其UV、IR、1H,13CNMR光谱数据与文献[3]报道的柯伊利素一致,故推断化合Ⅱ为柯伊利素。
, http://www.100md.com
    化合物Ⅲ:黄色针晶,mp>340℃,C15H10O5,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其1H,13CNMR数据与文献[4]芹菜素一致,故推断化合物Ⅲ为芹菜素。

    化合物Ⅳ:黄色针晶,mp215 ℃~217℃,C17H14O6,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其1H,13CNMR光谱数据与文献[5]报道的柳穿鱼素一致,故推断化合物Ⅳ为柳穿鱼素。

    化合物Ⅴ:黄色针晶,mp281℃~282℃,C16H12O6,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其1H,13CNMR数据与文献[6]报道的粗毛豚草素一致,故推断化合物Ⅴ为粗毛豚草素。
, 百拇医药
    化合物Ⅵ:黄色针晶,mp258℃~260℃,C16H12O7,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其1H,13CNMR数据与文献[7]报道的泽兰叶黄素一致,故推断化合物Ⅵ为泽兰叶黄素。

    化合物Ⅶ:黄色针晶,mp290℃~292℃,C17H14O7,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其1H,13CNMR数据与文献[8]报道的苜蓿素一致,故推断化合物Ⅶ为苜蓿素。

    化合物Ⅷ:黄色针晶,mp219℃~221℃,C17H14O7,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其1H,13CNMR数据与文献[9]报道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一致,故推断化合物Ⅷ为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
, http://www.100md.com
    化合物Ⅸ:黄色针晶,mp285℃~286℃,C15H10O7,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二氯氧锆反应显黄色,加枸橼酸颜色不退,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醇类化合物。其1H,13CNMR数据与文献[10]报道桑色素一致,故推测化合物Ⅸ为桑色素。

    化合物Ⅹ:黄色针晶,mp314℃~316℃,C15H10O7,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二氯氧锆反应显黄色,加枸橼酸颜色不退,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醇类化合物,其1H,13CNMR数据与文献[11]报道的槲皮素一致,故推测化合物Ⅹ为槲皮素。

    化合物Ⅺ:黄色针晶,mp190℃~192℃,C27H30O16,盐酸-镁粉反应阳性,AlCl3荧光加强,二氯氧锆反应显黄色,加枸橼酸后退色,Molish反应阳性,推测该化合物为黄酮苷类化合物,其1H,13CNMR数据与文献[11]报道的芦丁一致,故推断化合物Ⅺ为芦丁。
, http://www.100md.com
    致谢:原植物由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岳松健教授鉴定;MS、IR、1H,13CNMR谱由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心测试室测定。

    参考文献

    1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编著.藏药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447

    2 渠桂荣,等.中草药,1995,26(5):233

    3 陈耀祖,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3):260

    4 李教社,等.药学学报,1996,31(11):849

    5 Hitoshi I,et al. Chem Pharm Bull,1987,35:861
, 百拇医药
    6 Elsohly J, et al. J Nat Prod,1979,42(4):450

    7 Liu Yinglong, et al. Phytochemistry, 1981, 20(6):1389

    8 李文魁,等.中国药学杂志,1995,30(8):455

    9 李 瑜,等.中草药,1994,25(2):622

    10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植化室编译.黄酮体化合物鉴定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483,496,643,649

    11 万振先,等.中草药,1997,28(3):134

    收稿日期:1998-10-26, 百拇医药(作者:张红玲* 杨培全** 刘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