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当从国情出发
http://www.100md.com
1999年11月26日
尽管近年来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行卫生政策与卫生事业自身的规律之间,以及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若干无法协调的矛盾。 记者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近半年的调查研究后认为,医改必须从国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不能违反医疗卫生自身的规律。改革应考虑以下两点: 一、必须增加卫生投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最早的卫生改革基本指导思想,一方面,确认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要求医疗卫生单位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承担公共卫生和救死扶伤的责任;另一方面,把医院看成是“有收入的事业单位”,认为医疗卫生单位靠自身经营可以维持运转。 十多年来,政府财政对医院采取“定额包干”政策,拨款额一定几年不变,基本定死了医疗技术劳务收费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卡死两头”。同时,允许新设备、新仪器、新项目按成本收费,放开特需服务收费,并继续沿用建国以来即实行的将药品批零差价作为对医院经济补偿的政策。 结果,在“卡死两头”政策环境中,在商品经济大潮和社会环境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后两项政策被滥用了,引起社会的不满。 医疗卫生单位是非盈利机构,政府应负责解决他们的经济补偿和职工的合理待遇等问题。这样做,并不是让国家都“包”起来,而是树立社会卫生总费用的观念。社会卫生总费用主要由政府投入、企业和集体支付、公民自付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都是国家的资源,政府应从宏观上调控社会卫生总费用与国家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并采取适当的财政、税收、物价等综合经济政策,以及社会保险、行业管理等多种措施保持三者之间的相互稳定关系,避免由于只注重控制一个方面而使其他方面过分增长。 全社会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由目前的3.8%达到5%;卫生总费用中,财政性支出的比例应由目前的20%达到不低于25%。 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卫生发展战略重点。农村卫生仍是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虽然近年来多次重申加强农村卫生,恢复合作医疗,一再明确农村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但实际农村卫生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将创收政策引入预防保健机构,政府用于防病规划的投入,无论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是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仅非常低,而且逐年下降。 农村卫生工作和预防保健工作,是基本医疗的主要内容,不能推向市场。 巩固和恢复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必须有计划地安排医学院校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适宜人才。切实改善最贫困地区的卫生条件时,对这些地区的卫生投入不应强求地方配套资金。 还有,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对重大疾病控制和重大卫生公共行动有足够的调控能力。另外,为杜绝经血液传染疾病,保证人民用血安全,建议积极推行无偿献血,尽早将血源管理法制化。 记者 茹 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