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497074
安乃近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2期
     作者:许小平 孙顺平 王健民 闵碧荷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上海,200433;孙顺平 南京军区解放军第454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安乃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99125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9岁。入院前4周因受凉后出现鼻塞、发热、头痛,3 h内自服安乃近片3.0 g。20余天后出现脸色苍白、头昏、乏力及齿龈出血。在外院治疗4 d症状无改善,于1998-09-24收入我科。查体:体温37℃、血压17/10 kPa。神志清楚,发育中等,重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两下肢皮肤有较多散在、细小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中等,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音。肝脾肋下未扪及。血常规:Hb 61 g/L、RBC 1.92×1012/L、WBC 1.0×109 /L、N 0.27、L 0.56、M 0.17、PBC 9×109/L、网织红细胞0.01。骨髓穿刺检查: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红比例1.3∶1;粒系占0.29,各阶段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红系占0.23,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少数有核畸形,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淋巴细胞0.37,浆细胞0.05,全片未见巨核细胞。细胞外铁(++),细胞内铁0.95。骨髓活检:造血组织面积减少,骨小梁间造血组织主要为脂肪组织所替代,仅见少数造血细胞;红、粒系细胞可见,巨核细胞缺如;可见较多成熟淋巴细胞及浆细胞。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46,XY。酸溶血试验2次阴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连续5次检查阴性。Coombs试验直接、间接法均阴性。免疫球蛋白正常。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给予十一烷酸睾酮(安雄)、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白能)、复方皂矾丸、泼尼松及输血等治疗2个月,血常规始终不能恢复正常。期间复查骨髓象4次,均报告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最多为全片3个。1998-10-22复查血常规:Hb 74 g/L、RBC 2.24×1012/L 、WBC 3.1×109/L、N 0.35、L 0.57、M 0.08、PBC 6×109/L、网织红细胞0.008。5 d后出院转门诊治疗。1999-02-21患者因头昏、乏力加重再次入院,给予输血400 ml,环孢素A 200 mg,每日2次口服。治疗40余天血象及骨髓象仍无改善。目前患者继续在门诊随访治疗。

    2 讨论 可引起AA的药物以氯霉素最为肯定。解热镇痛药中最多见为保泰松。安乃近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报道较多,引起AA的较为肯定的报道少见。本例患者在发病前3周有短时间内服用较大剂量安乃近史,从服药至发病时间来看,符合药物引起AA的病程。此外,患者多次检查酸溶血试验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均阴性,可基本排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之可能。

    中图分类号 R 556.5 文章编号:0258-879X(1999)12-0958-01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许小平,男,1960年3月生,博士,副教授

    (1999-10-05收稿,1999-12-05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