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新生儿的静脉营养25例
作者:仝运琴 邵芳莲 杜淑静
单位:仝运琴(运城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运城 044000);邵芳莲(运城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运城 044000);杜淑静(运城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运城 044000)
关键词:婴儿,新生,疾病;加强医疗,新生儿;危重病;胃肠外营养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000245 摘要: 为了提高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生存率,避免体格及智力发育落后,对25例高危新生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了静脉营养方法。结果体重增加20例,无变化5例,无1例体重下降。说明静脉营养对不能经口喂养的新生儿是提供营养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6611(2000)02-0172-02
, 百拇医药
静脉营养也叫胃肠道外营养,是为高危新生儿,尤其长期不能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和早产儿提供营养的重要方法,可帮助其度过难关,减少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应用静脉营养治疗25例高危新生儿取得理想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胎龄28~30周1例,30~32周4例,32~34周6例,34~36周5例;体重:1 300~1 500 g 3例,1 500~2 500 g 5例;消化道出血4例;硬肿症5例;呼吸暂停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新生儿破伤风2例。
1.2 方法 根据患儿胃肠道耐受情况,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及2例新生儿破伤风采用全静脉营养;23例新生儿采用部分静脉营养。25例静脉营养均从周围静脉输入。
生后第1 d给0.5~1.2 g/L葡萄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输糖速度,从4~6 mg/(kg*min)逐渐递增最高不超过12~14 mg/(kg*min)。48 h后加用氨基酸,采用0.725 g/L复方氨基酸以0.5~1 g/(kg*d)开始,每日增加0.5~1 g/(kg*d)最大剂量为2.5~3.5 g/(kg*d),加入葡萄糖液中配成<0.2~0.25 g/L浓度输入。静脉营养1周以上加用脂肪乳,选用2 g/L英脱利匹特,开始剂量为0.5~1 g/(kg*d),如能耐受每日增加0.5~1 g/(kg*d)直到2~3 g/(kg*d),每5 g脂肪乳中加肝素1 mg可增加脂肪水解,降低血栓形成。长期静脉营养者同时配加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制剂。酌情每周输1~2次血浆或全血。
, 百拇医药
配制程序为:先将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加入葡萄糖液中,再加入氨基酸,最后将配好的脂肪乳及肝素加入其中,边加边摇,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配好后于24 h内用完[1]。
应用静脉营养时要监测血常规+血小板,血糖、电解质、胆红素、肝肾功能、测体重及出入量,注意有无黄疸及出血倾向[2]。
2 结果
用静脉营养后存活23例,死亡2例(与使用营养液无关)。体重增加20例,不变5例,无1例体重下降。其中早产儿平均体重增加35 mg/d,多项指标均正常,2例生理性黄疸及3例呼吸暂停者应用脂肪乳后无不良影响,未见黄疸加重。
3 讨论
危重症新生儿均有呼吸、消化功能障碍,较长时间不能经口喂养而影响营养液的补充,重者危及生命,静脉营养液中有足够的能量,可保证209.2~251.0 kJ/(kg*d)的能量供应,以满足机体应激状态下的消耗,避免了体格及智力发育落后。
, 百拇医药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能力低下,易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多种并发症而不能经口喂养,而婴儿每日需求高于成人两倍的能量,其能量储备低,所以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更为迫切,为保证出生体重过低的早产儿在关键性的生后最初数周内获得最好的生长率,可采用完全或部分静脉营养。新生儿破伤风时张口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消化道出血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需要禁食,胃肠减压,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营养物质缺乏,为使患儿获得足够的必要的营养物质,顺利度过病危期,进行静脉营养是十分必要的。
采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及电解质混合输入的办法,其优点:①减少污染营养液的机会,一次性在无菌条件下完成配制;②提高营养液的效果,因氨基酸与非蛋白热卡同时输入,提高利用度,有利于蛋白质合成;③减少并发症发生,如高血糖及肝损害;④简化护士操作,便于护理[1]。
由于采用了周围静脉输入,使操作简单易行,避免了操作不当所致组织损伤,感染及栓塞等并发症。
作者简介:仝运琴,女,1964年4月生,本科,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项全申,门振兴,傅文芳.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849~851.
[2] 韩玉昆,傅文芳,许植之.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200~205.
收稿日期:1999-11-02, http://www.100md.com
单位:仝运琴(运城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运城 044000);邵芳莲(运城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运城 044000);杜淑静(运城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运城 044000)
关键词:婴儿,新生,疾病;加强医疗,新生儿;危重病;胃肠外营养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000245 摘要: 为了提高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生存率,避免体格及智力发育落后,对25例高危新生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了静脉营养方法。结果体重增加20例,无变化5例,无1例体重下降。说明静脉营养对不能经口喂养的新生儿是提供营养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6611(2000)02-0172-02
, 百拇医药
静脉营养也叫胃肠道外营养,是为高危新生儿,尤其长期不能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和早产儿提供营养的重要方法,可帮助其度过难关,减少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应用静脉营养治疗25例高危新生儿取得理想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胎龄28~30周1例,30~32周4例,32~34周6例,34~36周5例;体重:1 300~1 500 g 3例,1 500~2 500 g 5例;消化道出血4例;硬肿症5例;呼吸暂停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新生儿破伤风2例。
1.2 方法 根据患儿胃肠道耐受情况,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及2例新生儿破伤风采用全静脉营养;23例新生儿采用部分静脉营养。25例静脉营养均从周围静脉输入。
生后第1 d给0.5~1.2 g/L葡萄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输糖速度,从4~6 mg/(kg*min)逐渐递增最高不超过12~14 mg/(kg*min)。48 h后加用氨基酸,采用0.725 g/L复方氨基酸以0.5~1 g/(kg*d)开始,每日增加0.5~1 g/(kg*d)最大剂量为2.5~3.5 g/(kg*d),加入葡萄糖液中配成<0.2~0.25 g/L浓度输入。静脉营养1周以上加用脂肪乳,选用2 g/L英脱利匹特,开始剂量为0.5~1 g/(kg*d),如能耐受每日增加0.5~1 g/(kg*d)直到2~3 g/(kg*d),每5 g脂肪乳中加肝素1 mg可增加脂肪水解,降低血栓形成。长期静脉营养者同时配加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制剂。酌情每周输1~2次血浆或全血。
, 百拇医药
配制程序为:先将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加入葡萄糖液中,再加入氨基酸,最后将配好的脂肪乳及肝素加入其中,边加边摇,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配好后于24 h内用完[1]。
应用静脉营养时要监测血常规+血小板,血糖、电解质、胆红素、肝肾功能、测体重及出入量,注意有无黄疸及出血倾向[2]。
2 结果
用静脉营养后存活23例,死亡2例(与使用营养液无关)。体重增加20例,不变5例,无1例体重下降。其中早产儿平均体重增加35 mg/d,多项指标均正常,2例生理性黄疸及3例呼吸暂停者应用脂肪乳后无不良影响,未见黄疸加重。
3 讨论
危重症新生儿均有呼吸、消化功能障碍,较长时间不能经口喂养而影响营养液的补充,重者危及生命,静脉营养液中有足够的能量,可保证209.2~251.0 kJ/(kg*d)的能量供应,以满足机体应激状态下的消耗,避免了体格及智力发育落后。
, 百拇医药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能力低下,易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多种并发症而不能经口喂养,而婴儿每日需求高于成人两倍的能量,其能量储备低,所以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更为迫切,为保证出生体重过低的早产儿在关键性的生后最初数周内获得最好的生长率,可采用完全或部分静脉营养。新生儿破伤风时张口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消化道出血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需要禁食,胃肠减压,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营养物质缺乏,为使患儿获得足够的必要的营养物质,顺利度过病危期,进行静脉营养是十分必要的。
采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及电解质混合输入的办法,其优点:①减少污染营养液的机会,一次性在无菌条件下完成配制;②提高营养液的效果,因氨基酸与非蛋白热卡同时输入,提高利用度,有利于蛋白质合成;③减少并发症发生,如高血糖及肝损害;④简化护士操作,便于护理[1]。
由于采用了周围静脉输入,使操作简单易行,避免了操作不当所致组织损伤,感染及栓塞等并发症。
作者简介:仝运琴,女,1964年4月生,本科,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项全申,门振兴,傅文芳.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849~851.
[2] 韩玉昆,傅文芳,许植之.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200~205.
收稿日期:1999-11-0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