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30例
作者:唐玲华 许建中
单位:唐玲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许建中(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000228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以往用西医治疗支气管扩张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显著。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肺痈”、“咯血”等范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刘昕曜等主编.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5—46)拟定。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武维屏等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24—126)分为风热袭表,热毒伤肺;热毒内蕴,痰瘀互结;热毒久蕴,气阴亏耗;气血衰败,阳微欲绝4型。6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6年9月~1998年9月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单纯西医组(对照组)。中西医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平均(46.2±14.3)岁;病程2~30年,平均16.3年。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7例,伴肺气肿9例,伴发热18例,其中伴有咯血15例,有杵状指5例。舌红20例,舌暗红10例,苔黄腻者20例,苔黄者4例,苔薄少津者6例。伴周围血白细胞增高18例,胸片或肺CT显示支气管扩张:右上肺3例,右下肺7例,左下肺12例,两下肺2例,双中下肺5例,右全肺及左下肺1例;治疗前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13.50±1.93)分。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7~70岁,平均(46.5±14.5)岁;病程2~30年,平均16.5年。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6例,伴肺气肿8例。伴发热18例,伴咯血16例,有杵状指4例。舌红20例,舌暗红10例,苔黄腻者19例,苔黄者5例,苔薄少津者6例。伴周围血白细胞增高者18例,胸片或肺CT显示支气管扩张:右上肺2例,右下肺8例,左下肺12例,两下肺2例,双中下肺6例。治疗前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13.47±1.95)分。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抗感染治疗,在急性感染期,一般选用青霉素,每次用320~40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庆大霉素,每次8万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用;青霉素过敏者,改用林可霉素,每次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与庆大霉素合用;其他抗生素的选择,根据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而定。青霉素或林可霉素疗程为2周,庆大霉素疗程7~10天。2周后改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每次0.5g,每日3次,阿莫西林过敏者,选用交沙霉素,每次0.2g,每日3次,疗程2周。对于慢性感染患者,单纯用阿莫西林胶囊,或交沙霉素片口服4周,剂量和服法同前。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千金苇茎汤合二陈汤加减。基本方由苇茎30g 薏苡仁10g 桃仁10g 冬瓜仁12g 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2g 甘草6g组成。感染重者,加鱼腥草20g,黄芩12g,金银花15g;夹肝火犯肺者,加青黛10g,海蛤壳10g,丹皮12g;热伤血络者,加白及15g,白茅根15g,生三七5g;肺热阴伤者,加沙参12g,麦冬12g,川贝母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温服。疗程为4周。
, 百拇医药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结果
1 疗效判断标准 (1)支气管扩张中所出现的咳嗽、咯痰量、喘息、咯血、发热等症状判断标准均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陈贵廷等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122—123,750—751,637—638);疗效统计采用积分法,用下例公式判断疗效。即:(治疗前总分值-治疗后总分值)/治疗前总分值×100%;积分分级:>60%为显效;59%~30%为有效;≤29%为无效。
2 结果 中西医治疗组:显效24例(80.0%),有效4例(13.33%),无效2例(6.67%),显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2例(40.0%),有效10例(33.33%),无效8例(26.67%),显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分)分别为4.17±2.38和7.67±3.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观察期间未见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一反复感染的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大多数支气管扩张患者对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即使近期有一定疗效,但因扩张支气管纤毛的破坏,引流的不畅,分泌物的潴留,导致细菌的反复滋生,而使病情反复不愈。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肺痈”、“咯血”范畴,本病的病机为痰瘀日久阻肺,郁而化热,热壅血瘀,蓄结痈脓。肺热伤络或肝火上炎,灼伤肺络导致咯血。治疗除了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还需健脾燥湿行气逐顽痰,故方用千金苇茎汤清扫肺内化脓性炎症,又用二陈汤加减去除留积不散之痰饮,从而达到根本性改善症状的治疗目的。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千金苇茎汤有与人参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有抗疲劳、抗寒,增强机体应激力的作用,还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二陈汤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有较好的祛痰、镇咳、平喘和抗菌消炎作用,其中甘草、茯苓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从而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的效果。
(收稿:1998-11-08 修回:1999-05-20), 百拇医药
单位:唐玲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许建中(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000228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以往用西医治疗支气管扩张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显著。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肺痈”、“咯血”等范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刘昕曜等主编.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5—46)拟定。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武维屏等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24—126)分为风热袭表,热毒伤肺;热毒内蕴,痰瘀互结;热毒久蕴,气阴亏耗;气血衰败,阳微欲绝4型。6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6年9月~1998年9月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单纯西医组(对照组)。中西医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平均(46.2±14.3)岁;病程2~30年,平均16.3年。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7例,伴肺气肿9例,伴发热18例,其中伴有咯血15例,有杵状指5例。舌红20例,舌暗红10例,苔黄腻者20例,苔黄者4例,苔薄少津者6例。伴周围血白细胞增高18例,胸片或肺CT显示支气管扩张:右上肺3例,右下肺7例,左下肺12例,两下肺2例,双中下肺5例,右全肺及左下肺1例;治疗前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13.50±1.93)分。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7~70岁,平均(46.5±14.5)岁;病程2~30年,平均16.5年。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6例,伴肺气肿8例。伴发热18例,伴咯血16例,有杵状指4例。舌红20例,舌暗红10例,苔黄腻者19例,苔黄者5例,苔薄少津者6例。伴周围血白细胞增高者18例,胸片或肺CT显示支气管扩张:右上肺2例,右下肺8例,左下肺12例,两下肺2例,双中下肺6例。治疗前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13.47±1.95)分。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抗感染治疗,在急性感染期,一般选用青霉素,每次用320~40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庆大霉素,每次8万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用;青霉素过敏者,改用林可霉素,每次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与庆大霉素合用;其他抗生素的选择,根据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而定。青霉素或林可霉素疗程为2周,庆大霉素疗程7~10天。2周后改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每次0.5g,每日3次,阿莫西林过敏者,选用交沙霉素,每次0.2g,每日3次,疗程2周。对于慢性感染患者,单纯用阿莫西林胶囊,或交沙霉素片口服4周,剂量和服法同前。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千金苇茎汤合二陈汤加减。基本方由苇茎30g 薏苡仁10g 桃仁10g 冬瓜仁12g 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2g 甘草6g组成。感染重者,加鱼腥草20g,黄芩12g,金银花15g;夹肝火犯肺者,加青黛10g,海蛤壳10g,丹皮12g;热伤血络者,加白及15g,白茅根15g,生三七5g;肺热阴伤者,加沙参12g,麦冬12g,川贝母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温服。疗程为4周。
, 百拇医药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结果
1 疗效判断标准 (1)支气管扩张中所出现的咳嗽、咯痰量、喘息、咯血、发热等症状判断标准均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陈贵廷等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122—123,750—751,637—638);疗效统计采用积分法,用下例公式判断疗效。即:(治疗前总分值-治疗后总分值)/治疗前总分值×100%;积分分级:>60%为显效;59%~30%为有效;≤29%为无效。
2 结果 中西医治疗组:显效24例(80.0%),有效4例(13.33%),无效2例(6.67%),显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2例(40.0%),有效10例(33.33%),无效8例(26.67%),显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分)分别为4.17±2.38和7.67±3.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观察期间未见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一反复感染的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大多数支气管扩张患者对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即使近期有一定疗效,但因扩张支气管纤毛的破坏,引流的不畅,分泌物的潴留,导致细菌的反复滋生,而使病情反复不愈。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肺痈”、“咯血”范畴,本病的病机为痰瘀日久阻肺,郁而化热,热壅血瘀,蓄结痈脓。肺热伤络或肝火上炎,灼伤肺络导致咯血。治疗除了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还需健脾燥湿行气逐顽痰,故方用千金苇茎汤清扫肺内化脓性炎症,又用二陈汤加减去除留积不散之痰饮,从而达到根本性改善症状的治疗目的。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千金苇茎汤有与人参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有抗疲劳、抗寒,增强机体应激力的作用,还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二陈汤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有较好的祛痰、镇咳、平喘和抗菌消炎作用,其中甘草、茯苓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从而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的效果。
(收稿:1998-11-08 修回:1999-05-20),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支气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