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作者:李旭雯 刘红勇
单位:514011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人民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272 患者男,18岁,因发热、乏力、少尿、双小腿酸痛1周入院。体温最高39.5℃。发病第6天出现黑便,伴呕吐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发病前2 d有在山塘游泳史。查体:T 37℃,P 90次/min,BP 13/10 kPa,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可触及腹股沟淋巴结,双侧结膜充血较明显,心肺腹无异常体征。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腓肠肌压痛明显,腱反射对称,病理征未引出。血常规:WBC 5.8×109/L,RBC 3.2×1012/L,Hb 91 g/L。尿常规:PRO(+),BLD(++),RBC(++)。大便常规:OB(+++)。钩端
螺旋体显凝试验:秋季热群1∶400阳性,流感伤寒群1∶200阳性。血生化:TBIL 50.4 μ mol/L,IBIL 40.3 μ mol/L,ALT 239 U/L,AST 511 U/L,LDH 828 U/L,CK 792 U/L,BUN 44.56 mmol/L,Cr 743 μ mol/L。诊断: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予青霉素抗感染,为防止赫氏反应,合理地使用激素及稳定内环境,对症治疗。4 d后患者肾功能指标BUN及Cr持续升高,尿量由每日400 ml左右减至100 ml以下,立即行血液透析治疗,经血透治疗5次,尿量渐恢复至正常,血生化示TBIL 10.4 μ mol/L,IBIL 1.7 μ mol/L,BUN 6.03 mmol/L,Cr 122.3 μ mol/L。治疗17 d,治愈出院。3个月后门诊随访,肝肾功能正常。
讨论 钩端螺旋体病致ARF目前在临床已不多见。本例患者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明显,出现黄疸,出血倾向及ARF(少尿型),符合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一般临床表现,而ARF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亡原因。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笔者认为当患有钩端螺旋体病并有ARF特别是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应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及时有效地纠正尿毒症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不但有利于预防某些危险的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使肾功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百拇医药
单位:514011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人民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272 患者男,18岁,因发热、乏力、少尿、双小腿酸痛1周入院。体温最高39.5℃。发病第6天出现黑便,伴呕吐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发病前2 d有在山塘游泳史。查体:T 37℃,P 90次/min,BP 13/10 kPa,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可触及腹股沟淋巴结,双侧结膜充血较明显,心肺腹无异常体征。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腓肠肌压痛明显,腱反射对称,病理征未引出。血常规:WBC 5.8×109/L,RBC 3.2×1012/L,Hb 91 g/L。尿常规:PRO(+),BLD(++),RBC(++)。大便常规:OB(+++)。钩端
螺旋体显凝试验:秋季热群1∶400阳性,流感伤寒群1∶200阳性。血生化:TBIL 50.4 μ mol/L,IBIL 40.3 μ mol/L,ALT 239 U/L,AST 511 U/L,LDH 828 U/L,CK 792 U/L,BUN 44.56 mmol/L,Cr 743 μ mol/L。诊断: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予青霉素抗感染,为防止赫氏反应,合理地使用激素及稳定内环境,对症治疗。4 d后患者肾功能指标BUN及Cr持续升高,尿量由每日400 ml左右减至100 ml以下,立即行血液透析治疗,经血透治疗5次,尿量渐恢复至正常,血生化示TBIL 10.4 μ mol/L,IBIL 1.7 μ mol/L,BUN 6.03 mmol/L,Cr 122.3 μ mol/L。治疗17 d,治愈出院。3个月后门诊随访,肝肾功能正常。
讨论 钩端螺旋体病致ARF目前在临床已不多见。本例患者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明显,出现黄疸,出血倾向及ARF(少尿型),符合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一般临床表现,而ARF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亡原因。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笔者认为当患有钩端螺旋体病并有ARF特别是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应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及时有效地纠正尿毒症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不但有利于预防某些危险的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使肾功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