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504215
纵隔寄生胎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谭群友 蒋耀光 王如文 赵云平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重庆 400042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288 患者,女,23岁,已婚。因受凉后反复咳嗽、咯黄色粘稠痰、右侧胸痛 、间歇发热3月余,于1999年10月28日在门诊胸部X线照片诊断为纵隔肿瘤入院。患者家族中 无遗传病史和类似病史,足月顺产,出生后生长发育正常。入院时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右侧胸壁稍膨隆,语颤减低,叩诊实音,右肺呼吸音消失。X 线 胸片正位见右中纵隔巨大块影,其范围约10cm×12cm,突向右中肺野,内部质地不均,有骨 化影。侧位见肿块呈纺锤形,与前后胸壁均关系密切,仅在胸顶和后肋膈角有少许透光区; CT见右中纵隔一约10cm×12cm块影,密度不均,内见钙化、骨化影,包膜完整光滑,但部分 有钙化,肿块与纵隔紧密相连,相应气管段、纵隔大血管及心脏等结构受压左移;右肺可见 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经术前准备,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术中见病变 位于右侧纵隔,突向胸腔,与肺组织、胸壁和纵隔广泛粘连,基底较宽,活动度差;大小约 13cm×11cm×10cm,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壁厚,局部张力较高,穿刺抽出约600ml淡黄色 液 体,以减少病变体积及张力。切开包膜后见内有大量毛发和淡黄色粘稠胎脂样液体,并可见 一 长形的胎体卷曲于囊内。因基底较宽,与纵隔紧密相连,为避免损伤邻近重要结构而行分块 切除,切除时见有眼球一对,约成人眼球大小的2/5;并有脊柱,长约20cm;脑组织、四肢 、肝脏和脑脊液等,但未见明显外生殖器。诊断为寄生胎。术后恢复顺利。
, http://www.100md.com
    讨论 自1864年Breslau等在尸检中发现第一例颅内寄生胎以来,国内外共报道100多例,其 中国内报道36例。其发生率约占新生儿总数的百万分之一;发生部位最多见于 腹膜后,占国内报道的86%(31/36),若能辨清性别,往往与其宿主性别一致。胎龄0~30岁 ,平均18岁,胎体重40~2500g。本例位于右纵隔内,胎体大小约13cm×11cm×10cm,胎体 重约1200g,实属罕见。

    寄生胎主要需与畸胎瘤相鉴别。有人认为寄生胎是畸胎瘤和双胎的一种移行,但目前尚缺乏 足够的依据。寄生胎又称为胎内胎或包入性寄生胎,系在一完整胎体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具 或 几具不完整的胎体。其发生机制一般认为是由于受精卵在胚胎发育早期的内细胞群阶段,胚 泡内全能细胞团分裂成2或3团以上的内细胞群,如这些内细胞群均等地发育便成为正常双胎 或多胎;如因某种原因其中一团或几团内细胞群发育受限或停止,被包入另一团或几团内细 胞群所形成的胎儿体内,就成为单具或多具寄生胎。寄生胎无独立生活能力,但在寄主体内 仍是活的组织,并随寄主的成长而增大,其营养供给来自寄主,常因营养缺乏而造成发育不 正常或严重畸形。畸胎瘤的发生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生殖细胞单性生殖, 发生于性腺内或腹膜后;另一种是一群全能性细胞在胚囊早期未形成三个胚层前从胚囊逃出 ,并逐步发展成畸胎瘤。其特点是各组织排列极无系统,分化程度差异很大。畸胎瘤是由外 、中、内三层原始胚层演变而来的先天性肿瘤,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但永远不会发展为 寄生胎。二者在临床上主要通过X线摄片包括CT相鉴别。寄生胎的主要标志是有 脊柱存在,且常有肋骨;而畸胎瘤仅有散在零星的钙化或骨化影,无脊柱和肋骨影。手术则 进一步明确诊断。对寄生胎,常常以纵隔肿瘤而手术治疗,多能完形切除。 本例由于术前反复感染致粘连较重,为避免损伤邻近结构,只能分段切除。对术中残余的少 量囊壁,用石碳酸烧灼处理,以破坏囊壁分泌层,避免发生感染。采用此法本病例得以顺利 切除和恢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