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各类论文6
编号:10502638
制药技术:"肽丸"尚不可见
http://www.100md.com 德国临床用药 2000年第3期第3卷 医药信息篇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德国临床用药000334 Pharmazeutische Technologie

    ,,Peptidpille" noch nicht in Sicht

    在肽和蛋白药物的应用中,对制剂学家也提出新的要求,即这类现在通常是胃肠道外给予的药物改为口服剂型。法兰克福/美因兹德国Aventis药品有限公司Norbert Lill博士对肽类现代剂型作如下概述。

    现在,90%肽类药是胃肠道外给予的。例如,胃肠道外给予胰岛素有悠久的传统。在过去几年,借助给药辅助手段使肽类药的使用获得了进步,例如使用细的套管针,尤其是采用所谓PEN作为定量辅助手段。这种类似自来水笔的定量装置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因为这种应用花费甚少。对于有"打针恐怖"者,无针喷射泵可供使用。这种喷射泵通过高压把注射液经皮下推入组织。但是,该应用辅助装置在注射时会发出一声强烈的清响,还是会引起轻微的注射痛。可植入的外用胰岛素泵意义不大。
, http://www.100md.com
    吸入性胰岛素的研制甚为神速.几种装置处于临床试验末期

    喷鼻剂

    用于肽类药(如布舍瑞林、降钙素、缩宫素、那法瑞林)的喷鼻剂,是对针剂的一个突破。问题是病人对这种剂型顺应性差,因而治疗前景不容乐观。此外,其生物利用度小,大多<10%。

    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

    在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的基础上开发的新剂型,是肽类应用的新突破。迄今临床应用的这类缓释剂,大多是使用聚乙醇酸、聚乳酸类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在体内降解的性能,由于乳酸的分子量及其转化为乙醇酸的克分子性能发生变化而受到调控。分子量较小而乙醇酸含量高的聚合物,比分子量大而乳酸含量高的聚合物降解速度更快。这就可制备其活性物可均匀地释放1个月、2个月或3个月的缓释剂。活性物可释放6个月的装置在开发中。

    聚合物在体内的降解,首先是由于酯键发生水解。在聚乙醇酸、聚乳酸中被证实发生所谓大面积浸蚀,就是说整个制剂内外同时发生酯键水解。活性物释放呈三相:在起始释放相,活性物通过聚合物膜扩散,并通过微孔释放;在第二相吸收水份,使聚合物膨胀,从而抑制扩散;在第三相聚合物发生降解,从而使活性物浓度第二次达到最高峰。紧接着聚合物继续降解,伴随活性物释放减少至零。
, 百拇医药
    肽类药不必注射给药,而是作为贴剂使用.这要求剂型学家作大量艰辛的研制工作

    植入物和微囊颗粒

    此外还有植入物和微囊剂型。这种植入物使人想起细长面条碎片(约1-2cm长、1-2cm厚)。它是这样制备的:含聚合物的活性物通过挤压形成长条,然后按所需长度切断。

    与此相反,微囊颗粒大多呈球形,直径1-50mm。它通过水/油/水干燥法、通过喷雾干燥和相分离而制备。在水/油/水干燥过程中,活性物在水中溶解,掺入增稠剂(如明胶),用一种聚合物的有机溶液使之形成水/油乳剂;重又置于含水容器,最终形成水/油/水乳剂。外水相的有机溶剂消除,导致聚合物在活性物小滴上析出。小球分离,重新干燥,形成微囊粉,然后装入相应的容器,如滚边瓶或二室注射器内。

    展望

    在肽类非侵入性应用领域内研究在继续。也许可用离子电渗法透皮应用小分子量肽类:通过离子迁移机理,肽分子被随同拖曳。但是,这种系统尚未取得突破。对于口服剂,人们致力于研究和改善微囊和毫微囊颗粒。例如,包裹维生素B12的金颗粒通过肠粘膜被吸收,但是迄今尚未达到治疗所需的浓度。
, 百拇医药
    另一种剂型是把毫微囊颗粒嵌入贴膏中,这种贴膏可粘附在口腔粘膜上。肽类PEG化,为未来肽类的口服给药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人们还对肽类的吸入剂型寄予厚望。这种剂型的优点是,肺可提供大的吸收表面积(约80平方米,相当于网球场面积)。1-5mm的小颗粒在肺泡中极易被吸收。还可考虑胰岛素的吸入给药。已有几种装置处于临床试验末期。胰岛素在肺中的生物利用度至少在20%以上。

    自1999年1月起有3种剂量的7天贴剂Fem 7在德国上市出售。它每日可释放50、75和100mg雌二醇。

    Fem 7适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和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八角形贴剂持续7天释放17b雌二醇。它品质优良,粘附性能好,粘贴后感觉极为舒适。

    7天贴剂Fem现在有3种剂量

    This article is published with authorization from Deutsche Apotheker Zeitung Vo1.140 No.23 (200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