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504384
哈氏棒加椎板下钢丝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截瘫23例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1999年第1期
     哈氏棒加椎板下钢丝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截瘫23例

    湖南省津市市人民医院(津市 415400)

    朱传银 宋小宝

    关键词:脊柱损伤 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内

    本院1988年以来,采用哈氏棒器械撑开复位固定及椎板下钢丝固定[1]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截瘫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中男20例,女3例,平均年龄34.3岁。骨折部位:T101例,T112例,T11~123例,T126例,L18例,T12~L11例,L22例。按损伤分类:屈曲损伤20例,垂直压缩2例,侧屈损伤1例。术前完全瘫痪4例,不完全瘫痪19例。受伤距手术时间3~32h,平均12h。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摄X线片,了解伤椎损伤程度及有无附件骨折,据此选择哈氏棒长度及置钩部位。患者俯卧于三角软枕上,插管全麻,使用哈灵顿分离棒及上下钩,软钢丝构成内固定系统。上钩置于距伤椎上二节段椎间关节内,下钩置于距伤椎下二节段椎板上。根据病情切除伤椎全椎板,将硬脊膜牵向对侧,清除血肿,凿除凸入椎管内的碎骨块或椎间盘,彻底止血、减压[2],观察硬脊膜搏动情况。撑开哈氏棒矫正畸形,将软钢丝分别穿过与伤椎相邻的上、下椎板下绕同侧哈氏棒加固固定,使骨折得以复位。

    1.3 随访结果 全组23例中,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法,术后A级3例,B级3例,C级5例,D级7例,E级5例。1例并发感染,无1例脱钩。

    2 讨论

    一般认为完全性截瘫恢复的可能性较小,但临床资料表明,采用积极适时的治疗措施,可有一定比例的恢复。因为胸腰段损伤可表现为腹股沟平面以下的完全瘫痪,可能是脊髓圆锥与神经根的混合伤,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压迫解除后仍有可能恢复。损伤后的不全瘫,手术后可以解除病因。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传统的棘突钢板固定已被哈氏棒、Luque氏棒及椎体钉等取代。本院则使用哈氏棒加椎板下钢丝内固定治疗,其特点有固定坚强,固定节段长,复位满意,尤其对多节段或屈曲压缩骨折或扭转暴力所致侧弯畸形复位固定均满意。在椎板下穿钢丝将哈氏棒固定在椎板上有冠状面矫正畸形作用,可以进一步矫正脊柱侧凸,同时增加了脊柱骨折复位的水平前推力,克服弯力和残留畸形角对复位的影响,保持脊柱正常生理弧度,还可以防止脱钩。而哈氏棒在纵轴上有足够的撑开力,对解除脊髓受压很有帮助,并矫正压缩畸形。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主要原因是骨折椎折后上角突入椎管,以及椎体后缘骨折块向椎管内移位和骨折脱位,使椎管矢状径变小,压迫或损伤脊髓[3]。本组23例脊髓损伤均采用急诊手术。一般争取在伤后6h内,尽早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改善脊髓血液供应及微循环,终止脊髓损伤进行性病理改变的进展,保存周围白质,特别是长传导束,奠定好促进截瘫可能恢复的解剖基础,以期达到功能恢复。术后可卧硬板床,允许病人自由翻身,使用高压氧治疗,同时适时使用激素及脱水药,东莨菪碱,阿斯匹林治疗,改善脊髓缺氧,改善微循环,减轻脊髓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略)

    (19970331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