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方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观察
丁淑华 高卫萍 倪云 陆绵绵 魏伟
摘 要 目的:观察夜明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方法:用中药夜明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46例(92只眼)。对治疗前后的视力、视敏 度、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92只眼中有76只眼(82.6 %)的视功能得到改善;闪光视网膜电图为熄灭型的66只眼中治疗后有44只眼出现微型b波;6 4只眼中有54只眼的视敏度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夜明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在减缓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中药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变 性的疾病。病程早期主要损害杆状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晚期视网膜细胞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均受损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我们用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46例92只眼,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平均32.1岁,年 龄分布:8岁1例,11~20岁5例,21~30岁18例,31~40岁9例,41~50岁8例,51~60岁4例,65岁1例;有家族史14例,占28.5%;父母近亲结婚6例;合并白内障21例。
1.2 诊断标准〔1〕
凡接受治疗的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夜盲;②视野缩小,早期环状暗点,并随病情逐渐向 内外两侧扩大,晚期呈10°以内管状视野,进而影响黄斑,中心视力减退可致失明;③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早期在赤道部散布骨细胞样色素,随病情进展,视盘呈蜡黄色,色素向周边部和后极部扩展,可覆盖于视网膜血管上,视网膜呈青灰色,可透见硬化的脉络膜血管;④ERG a波、b波振幅降低,峰时延迟,以致消失呈熄灭型;⑤常有家族史。
, http://www.100md.com
1.3 纳入标准
①有明确的病史及临床诊断;②外眼无异常;③排除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外的其他影响视力的 眼底改变;④连续接受本治疗时间为60天。
1.4 治疗和观察
46例患者均服中药夜明方颗粒剂或水煎剂,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2疗程。夜明 方主药由黄芪、丹参、石菖蒲、枸杞子、当归、夜明砂、炙全蝎等组成。接受治疗前后对视 力、视敏度、闪光视网膜电图进行了观察。
1.5 疗效标准〔1〕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本组疗效判定标准。好转:①视力提高2行以上(含2 行,0.1以下视力每增加0.02等于1行);②视敏度增高。无效:视力和视野无改善或退步 。治疗前后比较,达到以上标准之一者,分别归属好转或无效。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视力变化
治疗后92只眼中视力提高2行以上69只眼,提高1行13只眼,视力无变化10只眼。无视力下降。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视力分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92只眼视力分布
时 间
光感~
0.05
0.06~
0.1
0.12~
0.2
, http://www.100md.com
0.25~
0.3
0.4
0.5
0.6
0.8
1.0
1.2
治疗前
13
22
12
17
, http://www.100md.com
15
4
1
6
2
0
治疗后
4
7
18
12
8
5
18
, http://www.100md.com
8
6
6
2.2 视敏度变化
静态视野检查用北京生产的MQDS-Ⅰ型视野分析仪,采用定量分析,检查用2mm直径白色视标 ,76个刺激点,适阈曲线阈上值测定法,全过程计算机处理后给出视野检查结果。
92只眼中64只眼治疗前后进行了视敏度检查,其中视敏度提高54只眼,无变化10只眼。10° 、30°和60°平均视敏度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视敏度变化
范围
眼数
, 百拇医药 治疗前(x±s)
治疗后(x±s)
t值
P值
10°
18
8.44±5.77
10.39±5.46
5.074
<0.01
30°
22
3.14±4.66
, 百拇医药
4.77±4.87
5.434
<0.01
60°
24
2.50±4.05
4.00±4.27
7.88
<0.01
2.3 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变化比较
43例86只眼治疗前F-ERG微型b波20只眼,治疗后64只眼。
, 百拇医药 经服中药2疗程后,熄灭型66只眼中44只出现微型b波。22只眼仍为熄灭型,该22只眼治疗前 视力均在0.1以下,视敏度为零。提示中药对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的作 用不大。
2.4 综合疗效评定
46例92只眼中好转72只眼,无效20只眼,有效率为82.6%。3 讨论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属中医学之高风内障。该病多自视网膜赤道部向后极部内层发展,晚 期累及视神经节细胞,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最终导致失明。中医学认为本病为先天禀赋不 足,肝肾脾虚血滞,血脉枯涩,脉道不通所致。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我们筛选了补益肝 肾,益气活血,通络开窍的中药组成复方夜明方在临床用之有效。方中黄芪、当归、白芍、 何首乌对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与代谢等均起促进作用。并必须要配合应用活血通络药,方中 用丹参、石菖蒲、炙全蝎等活血通络开窍药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使视网膜的 供血、供氧状况得到好转。本方综合作用,可以提高视网膜视细胞的敏感性,改善视网膜的 营养与代谢,从而有利于提高视力,改善视敏度及视网膜电图的作用。特别是治疗后44只眼出现微型b波,提示本中药方对早、中期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闪光视网 膜电图有改善作用。本研究表明,夜明方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减轻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 的作用。
注释:1996年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中标课题(编号96053)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眼科教研室(南京210029)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3, 百拇医药
摘 要 目的:观察夜明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方法:用中药夜明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46例(92只眼)。对治疗前后的视力、视敏 度、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92只眼中有76只眼(82.6 %)的视功能得到改善;闪光视网膜电图为熄灭型的66只眼中治疗后有44只眼出现微型b波;6 4只眼中有54只眼的视敏度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夜明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在减缓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中药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变 性的疾病。病程早期主要损害杆状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晚期视网膜细胞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均受损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我们用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46例92只眼,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平均32.1岁,年 龄分布:8岁1例,11~20岁5例,21~30岁18例,31~40岁9例,41~50岁8例,51~60岁4例,65岁1例;有家族史14例,占28.5%;父母近亲结婚6例;合并白内障21例。
1.2 诊断标准〔1〕
凡接受治疗的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夜盲;②视野缩小,早期环状暗点,并随病情逐渐向 内外两侧扩大,晚期呈10°以内管状视野,进而影响黄斑,中心视力减退可致失明;③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早期在赤道部散布骨细胞样色素,随病情进展,视盘呈蜡黄色,色素向周边部和后极部扩展,可覆盖于视网膜血管上,视网膜呈青灰色,可透见硬化的脉络膜血管;④ERG a波、b波振幅降低,峰时延迟,以致消失呈熄灭型;⑤常有家族史。
, http://www.100md.com
1.3 纳入标准
①有明确的病史及临床诊断;②外眼无异常;③排除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外的其他影响视力的 眼底改变;④连续接受本治疗时间为60天。
1.4 治疗和观察
46例患者均服中药夜明方颗粒剂或水煎剂,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2疗程。夜明 方主药由黄芪、丹参、石菖蒲、枸杞子、当归、夜明砂、炙全蝎等组成。接受治疗前后对视 力、视敏度、闪光视网膜电图进行了观察。
1.5 疗效标准〔1〕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本组疗效判定标准。好转:①视力提高2行以上(含2 行,0.1以下视力每增加0.02等于1行);②视敏度增高。无效:视力和视野无改善或退步 。治疗前后比较,达到以上标准之一者,分别归属好转或无效。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视力变化
治疗后92只眼中视力提高2行以上69只眼,提高1行13只眼,视力无变化10只眼。无视力下降。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视力分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92只眼视力分布
时 间
光感~
0.05
0.06~
0.1
0.12~
0.2
, http://www.100md.com
0.25~
0.3
0.4
0.5
0.6
0.8
1.0
1.2
治疗前
13
22
12
17
, http://www.100md.com
15
4
1
6
2
0
治疗后
4
7
18
12
8
5
18
, http://www.100md.com
8
6
6
2.2 视敏度变化
静态视野检查用北京生产的MQDS-Ⅰ型视野分析仪,采用定量分析,检查用2mm直径白色视标 ,76个刺激点,适阈曲线阈上值测定法,全过程计算机处理后给出视野检查结果。
92只眼中64只眼治疗前后进行了视敏度检查,其中视敏度提高54只眼,无变化10只眼。10° 、30°和60°平均视敏度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视敏度变化
范围
眼数
, 百拇医药 治疗前(x±s)
治疗后(x±s)
t值
P值
10°
18
8.44±5.77
10.39±5.46
5.074
<0.01
30°
22
3.14±4.66
, 百拇医药
4.77±4.87
5.434
<0.01
60°
24
2.50±4.05
4.00±4.27
7.88
<0.01
2.3 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变化比较
43例86只眼治疗前F-ERG微型b波20只眼,治疗后64只眼。
, 百拇医药 经服中药2疗程后,熄灭型66只眼中44只出现微型b波。22只眼仍为熄灭型,该22只眼治疗前 视力均在0.1以下,视敏度为零。提示中药对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的作 用不大。
2.4 综合疗效评定
46例92只眼中好转72只眼,无效20只眼,有效率为82.6%。3 讨论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属中医学之高风内障。该病多自视网膜赤道部向后极部内层发展,晚 期累及视神经节细胞,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最终导致失明。中医学认为本病为先天禀赋不 足,肝肾脾虚血滞,血脉枯涩,脉道不通所致。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我们筛选了补益肝 肾,益气活血,通络开窍的中药组成复方夜明方在临床用之有效。方中黄芪、当归、白芍、 何首乌对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与代谢等均起促进作用。并必须要配合应用活血通络药,方中 用丹参、石菖蒲、炙全蝎等活血通络开窍药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使视网膜的 供血、供氧状况得到好转。本方综合作用,可以提高视网膜视细胞的敏感性,改善视网膜的 营养与代谢,从而有利于提高视力,改善视敏度及视网膜电图的作用。特别是治疗后44只眼出现微型b波,提示本中药方对早、中期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闪光视网 膜电图有改善作用。本研究表明,夜明方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减轻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 的作用。
注释:1996年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中标课题(编号96053)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眼科教研室(南京210029)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