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常识
编号:10480858
寺院中的女科
http://www.100md.com 2000年4月6日
     佛教寺院本是参禅礼佛的地方,但在古代有时也有济世疗疾的功能,有的寺院还设有女科,如南京风井寺、陕西扶凤县法门寺、浙江萧山县竹林寺女科,其中以浙江萧山竹林寺女科最具代表。

    浙江萧山竹林寺位于浙江省萧山县城厢镇惠济桥北堍,建于南齐年间(公元479~502年)。传至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寺僧高昙“得异授而兴医业”,始有妇科。寺院因业医获利而扩建,改寺名为“资国看经院”。至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朝廷赐名为“惠通院”,当时寺僧皆以妇科医相传,并著称于世。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谢皇后久病不愈,特邀请竹林寺和尚净暹诊治,据说投以秘方,皇后病痛霍然而愈。为此,朝廷封净暹为“医王”,并赐寺名为“惠济”,赐匾两块:一为“晓庵”,一为“药室”。寺史上,称净暹为五世医王,由此上溯四世,下续五世,共称“十世医王”。竹林寺女科代代相传,直至民国初年,历时近千年,医名传遐迩。

    然而,竹林寺也曾历尽沧桑,几度盛衰。据史料记载,明代兵火侵扰,群僧四散,寺院女科由盛渐衰。至清初第三十七世绍钟(即空)禅师,聪颖好学,能诗善文,尤精妇科,积所得诊金,重修寺院,医僧复集,声誉复振。清嘉庆后期,该寺妇科医僧后继乏人,又一度中落。至道光年间(1821~1850年)第九十二世莲尘师徒,行医济世,卓有声望,竹林寺女科又由衰转盛。清人作诗云:“门前车马喧,声声疗苦难”,就是描写当时竹林寺门庭若市,病人拥挤的情景。

    寺院设有诊堂、药室,治疗女科疾病确有疗效。其良方只秘传而不外泄,直至清初才流传民间。此后,以竹林寺僧的名义刊行的女科秘方书不断出现,版本众多,流行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竹林寺女科医集有130种之多,最常见的有一卷本《竹林寺女科秘书》,三卷本《宁坤秘笈》,二十卷本《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等,内容均为妇产科方论,其方剂大多实用有效。

    佛教僧侣治疗女科疾患,可以追溯到晋朝。当时有位名叫于法开的和尚,在云游途中遇到一位妇人正难产,他先令病人进服羊肉羹,然后施以针刺,遂使产妇平安地分娩。

    寺院中的女科,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由多种因素促成。这些因素大致有四:第一,大乘佛教要求僧侣学习“五明”(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包括佛学、音韵、逻辑、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以便弘佛,“普度众生”。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僧侣懂得医药。第二,僧医诊病,采用传统中医的诊察方法,雅而不“粗”,易为女病人接受。第三,僧医在处方时,不仅注意疗效,而且还考虑药物价廉和采集方便,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有时寺院还“施舍药物”以赈济贫病。第四,僧医利用病人对宗教虔诚而能吐露真情的心理,获得可靠的病情资料,治疗时进行精神开导,使病人精神上有所寄托,可以起到心理治疗作用。寺院开设女科,主观上是推行佛教“普度众生”教义,但在客观上则对妇女的医疗保健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健康报:朱建平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