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4例诊治体会
作者:钱秀珍▲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妇幼保健院 215004
关键词:
苏州医学院学报000557 我院1988年~1997年及作者在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进修期间遇见的共2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皆为女性,年龄22~70岁,平均43.6岁,本组有10例患者以发现乳房肿块就诊。24例中4例仅有肿块无溢液,术前诊断为纤维腺瘤,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余20例均有溢液均为单孔溢液(其中血性液9例,淡黄色液8例,浆液性液3例),20例溢液者中6例合并乳房肿块。本组病例肿块位于乳晕区7例,其他象限3例,肿瘤直径小于1.5cm者8例,大于1.5cm者2例。病变位于左侧乳房17例,右侧乳房7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术前检查与诊断 本组4例仅有肿块无溢液者术前经乳腺摄片及红外线检查,诊断为纤维腺瘤,20例有溢液者术前均做导管造影,其中18例见导管有明显充盈缺损,术前诊断为导管内瘤,2例为导管扩张症。
1.3 治疗 本组病例有溢液者均经手术区段切除。4例行肿块切除。病理报告:单纯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导管内乳状瘤合并乳腺小叶增生3例,合并乳头下导管扩张症1例。
2 讨 论
2.1 病因与症状 病因不十分明确,但一般认为是孕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水平增高所致。
病人常以乳头溢液就诊,本组有20例(其中6例有肿块),溢液可为血性、淡黄色、浆液性,如用食指尖围绕乳头顺时针方向挤压乳晕区,可见相应部位有液体流出。也有因发现肿块才就诊,本组有4例。
2.2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除依据症状和体征外,乳腺导管造影结合乳头分泌物检查可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 百拇医药
单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肿瘤大多位于乳晕下方较大的输乳管内,常可在乳晕下方及其边缘扪及一椭圆形肿物,约0.3cm~1cm,其特点是质软、光滑、活动,少数可与皮肤连缩,也有部分病人肿瘤很小至检查时很难触及。导管内乳头状瘤造影特征:乳管内有单发或多发的椭圆形缺损,近侧乳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肿瘤一般不侵犯管壁,单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大多位于一级乳管内,距乳头开口部约1.5cm~3.5cm。本组20例做导管造影,18例术前明确诊断,准确率为90%,丰美芳等报告诊断符合率为93.7%[1]。
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增生的区别是后者乳头溢液都为清亮或黄色,疼痛及溢液呈周期性,多在经前加重,经后减轻,乳房内可触及增生腺体;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鉴别是后者溢液以淡黄色居多,导管造影可见扩张的导管,管壁光滑无肿物,无充盈缺损;与导管内乳头状癌的区别是后者造影显示导管完全中断,导管壁破坏,且溢液常有粉刺状物。
多发性乳头状瘤常发生于乳腺边缘部位的中小或末梢导管内,可累及多个乳腺小叶的不同导管。本组因病例较少,未发现多发性乳头状瘤。
, http://www.100md.com
2.3 治疗 常用区段切除,首先确定并了解病变的准确位置与范围,可在乳头溢液的导管开口处用一根硬麻用细导丝插入该导管内,然后沿导丝做皮肤放射状切口,分离皮瓣,切除该导管及周围的部分腺体组织。
2.4 预后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疾病,很少发生恶变,临床上所见乳头状癌,多为原发而非恶变而来,本组病例手术后未发现有恶变。
参 考 文 献
[1] 丰美芳,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10例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92,7∶350
2000年1月28日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妇幼保健院 215004
关键词:
苏州医学院学报000557 我院1988年~1997年及作者在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进修期间遇见的共2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皆为女性,年龄22~70岁,平均43.6岁,本组有10例患者以发现乳房肿块就诊。24例中4例仅有肿块无溢液,术前诊断为纤维腺瘤,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余20例均有溢液均为单孔溢液(其中血性液9例,淡黄色液8例,浆液性液3例),20例溢液者中6例合并乳房肿块。本组病例肿块位于乳晕区7例,其他象限3例,肿瘤直径小于1.5cm者8例,大于1.5cm者2例。病变位于左侧乳房17例,右侧乳房7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术前检查与诊断 本组4例仅有肿块无溢液者术前经乳腺摄片及红外线检查,诊断为纤维腺瘤,20例有溢液者术前均做导管造影,其中18例见导管有明显充盈缺损,术前诊断为导管内瘤,2例为导管扩张症。
1.3 治疗 本组病例有溢液者均经手术区段切除。4例行肿块切除。病理报告:单纯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导管内乳状瘤合并乳腺小叶增生3例,合并乳头下导管扩张症1例。
2 讨 论
2.1 病因与症状 病因不十分明确,但一般认为是孕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水平增高所致。
病人常以乳头溢液就诊,本组有20例(其中6例有肿块),溢液可为血性、淡黄色、浆液性,如用食指尖围绕乳头顺时针方向挤压乳晕区,可见相应部位有液体流出。也有因发现肿块才就诊,本组有4例。
2.2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除依据症状和体征外,乳腺导管造影结合乳头分泌物检查可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 百拇医药
单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肿瘤大多位于乳晕下方较大的输乳管内,常可在乳晕下方及其边缘扪及一椭圆形肿物,约0.3cm~1cm,其特点是质软、光滑、活动,少数可与皮肤连缩,也有部分病人肿瘤很小至检查时很难触及。导管内乳头状瘤造影特征:乳管内有单发或多发的椭圆形缺损,近侧乳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肿瘤一般不侵犯管壁,单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大多位于一级乳管内,距乳头开口部约1.5cm~3.5cm。本组20例做导管造影,18例术前明确诊断,准确率为90%,丰美芳等报告诊断符合率为93.7%[1]。
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增生的区别是后者乳头溢液都为清亮或黄色,疼痛及溢液呈周期性,多在经前加重,经后减轻,乳房内可触及增生腺体;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鉴别是后者溢液以淡黄色居多,导管造影可见扩张的导管,管壁光滑无肿物,无充盈缺损;与导管内乳头状癌的区别是后者造影显示导管完全中断,导管壁破坏,且溢液常有粉刺状物。
多发性乳头状瘤常发生于乳腺边缘部位的中小或末梢导管内,可累及多个乳腺小叶的不同导管。本组因病例较少,未发现多发性乳头状瘤。
, http://www.100md.com
2.3 治疗 常用区段切除,首先确定并了解病变的准确位置与范围,可在乳头溢液的导管开口处用一根硬麻用细导丝插入该导管内,然后沿导丝做皮肤放射状切口,分离皮瓣,切除该导管及周围的部分腺体组织。
2.4 预后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疾病,很少发生恶变,临床上所见乳头状癌,多为原发而非恶变而来,本组病例手术后未发现有恶变。
参 考 文 献
[1] 丰美芳,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10例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92,7∶350
2000年1月28日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