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502159
癌症的脑电图诊断与治疗作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王惠瑛

    单位: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 404000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78

    癔症是由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易与精神病、癫痫等混淆,而脑电图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收集了我科1995~1998年间检查和随访的52例较典型的癔症患者资料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52例均系门诊与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3人,占25%,女性39人,占75%。发病年龄8.5~45岁,平均年龄25.79岁。主要临床表现:突然昏倒、抽搐、瘫痪、哭闹、心慌等。临床诊断为癫痫16例,晕厥待查17例,癔病13例,疑诊病毒性脑膜脑炎、精神分裂症各3例,其中19人作头颅CT检查结果正常,14例加作蝶骨电极,4例作剥夺睡眠或睡眠诱发检查。
, http://www.100md.com
    52例均采用16导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省去中线电极)。检查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每次发病的情况,以便在检查中暗示时备用,检查准备中告诉患者在检查中会发病,使患者心理上有所准备,在检查进行至过度换气中时便采用暗示语言告之脑电波已出现问题,即将发病等等,平时好在人多时发病者将其陪伴等叫到身边并加强暗示程度,此种情况下大多数病人便出现与平时相同的发作,如哭泣、突然昏倒但肢体松软,呼之不应、双目紧闭,但撑开其眼睑可见眼球转动,有的活动其肢体出现抗力,有的肢体不规则抖动但能应答切题并能继续作过度换气。此时的同步脑电活动与发作前相比没有改变,稍后再用针灸扎入合谷穴或手臂皮肤任一处(目的是给予刺激),配合暗示好转的语言,患者即能立即中止发作。

    2 结 果

    经暗示出现发作的42例(80.77%),可疑发作(自述有发病感觉但不典型)4例(7.69%),未发6例(11.54%)。脑电图正常49例(94.23%),轻度异常2例(3.84%),中度异常1例(1.92%)。脑电图中度异常者是一女性患者,临床表现是晕厥,每次发病时均神志清楚,四肢抽动,呼之不应,但事后能回忆。检查脑电背景活动为中波幅4.5~7HZθ频率,蝶骨电极无特殊改变,头颅CT结果正常,晕厥发生前后的脑电活动相同,无痛样波发放。临床给予苯妥英纳片0.1克每日三次口服治疗,二月后复查脑电图仍为中度异常,其间没有发病,继续服药治疗二月后因与人吵架后又发生晕厥,复查脑电图仍为中度异常,随之停用苯妥英纳片,估计该患者脑电图中度异常是个体差异造成。
, 百拇医药
    随访的结果是52例患者中有29例(55.76%)未吃任何药物至今没有复查,其余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3 讨 论

    癔症患者因无器质性损害,脑电图是以正常脑电活动为主,尤其是经暗示后出现临床发作时的同步脑电活动显示正常是最有价值的依据,在癔症与癫痫发作的签别诊断上尤为重要,对类似癫痫的发作最好加作蝶骨电极或剥夺睡眠和睡眠等诱发试验帮助鉴别。

    由暗示脑电活动异常患者发病至小银针刺激后暗示脑电活动恢复正常,患者终止发作,(整个过程脑电图均无特殊改变),脑电图在癔症患者的检查中不单起到了诊断作用,还有一种暗示治疗作用。因为癔症本身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在脑电图室的特殊环境下,导线从患者头上联结到仪器上,使他们本身以为有一种电疗作用,此时的暗示作用得到了加强,使患者在心理上相信他们的病得到了不同以往的治疗了,所以有大多数(55.76%)的患者至今未再复发。因此本人认为脑电工作者在工作中不能单纯以检查为目的,如能充分运用仪器和经验就会给临床治疗以更大的帮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