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496190
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脂多糖的新方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
     龚建平 韩本立

    摘 要 目的 介绍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脂多糖(LPS)的新方法。方法 用三乙胺将4 mg LPS双链离解为单链结构后,再用FITC标记LPS,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标记率,并与旧式FITC标记LPS的方法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标记后FITC-LPS的生物活性、刺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能力及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结果 新方法FITC标记LPS的标记率为1 mol LPS中FITC占0.980 mol,原方法FITC的标记率为1 mol LPS中FITC占0.025 mo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FITC-LPS与标准LPS的生物学活性、刺激单核细胞分泌TNF-α的能力及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新式FITC标记LPS的方法其标记率高,方法简单,且保存LPS的生物学特性,是实验外科中研究LPS有效的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脂多糖 异硫氰酸荧光素 标记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异硫氢酸荧光素(FITC)标记脂多糖(LPS)的新方法,其标记率高、方法简单,且为非放射性标记,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LPS(O111∶B4)和FITC购于Sigman公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盒购于华美生物工程公司,鲎试剂盒购于上海医化所。

    2.标记方法:旧式FITC标记LPS的方法按Weersink等[1]介绍的方法进行。新式标记法步骤为:将4 mg LPS加入0.5%三乙胺2 ml内0℃搅拌20 min,使LPS双链离解为单链结构。用10 μl 1 mol/L的盐酸将其pH值调节为5,然后加入含5 mg FITC的0.1 mol/L磷酸钠溶液1.5 ml(pH9.5),并在37 ℃下搅拌孵育3 h,孵育后,在4 ℃下将其混合物与磷酸钠溶液彻底分离、离心后,去上清即得FITC-LPS。将2种方法所得到的FITC-LPS溶液用分光光度计(492 nm)测定FITC的浓度。
, 百拇医药
    3.单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参照Medvedey等[2]介绍的方法进行。将分离的单核细胞放入1640培养液中培养12 h,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个/L待用。

    4.检测指标:(1)FITC-LPS生物活性测定:FITC-LPS用鲎试验微量基质显色法,测定其生物活性并与标准LPS(O111∶B4)相比较。(2)FITC-LPS诱导单核细胞TNF-α释放:不同浓度(0、20、40、60和100 μg)LPS或FITC-LPS与单核细胞(1×109 个/L)共同孵育2 h,取其上清液用ELISA法测TNF-α含量(重复3次测定,结果取其平均值),具体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FITC-LPS与单核细胞膜结合能力的测定:采用台盼兰灭活法[2],主要步骤为:分别在4 ℃和37 ℃条件下,将单核细胞(1×109个/L)与FITC-LPS一起孵育2 h,冲洗,再放入醋酸钠缓冲液内(pH 5.8),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结合有荧光素的10 000细胞的荧光强度;然后将该标本与含有0.02%台盼兰的醋酸钠缓冲液孵育20 s,细胞再用醋酸钠缓冲液冲洗,再次测其荧光强度。结合到细胞表面的FITC-LPS的百分率按以下公式计算:100(A-bgr)/(B-bgr)×100%。其中A是台盼兰染色后的平均荧光强度,B是染色前的平均荧光强度,bgr是对照细胞的背景荧光强度(重复3次测定,结果取其平均值)。
, 百拇医药
    结 果

    1.FITC标记LPS的标记率:旧式方法1 mol LPS溶液中FITC的含量为0.025 mol,即FITC∶LPS的标记比例为1∶40。新式方法1 mol LPS溶液中FITC的含量为0.980 mol,即FITC:LPS的标记比较为1∶1.02,新式方法FITC的标记率显著高于旧式法(P<0.05)。

    2.鲎试验法测定结果:FITC-LPS与标准LPS(O111∶B4)生物活性基本一致,两者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单核细胞分泌TNF-α量变化:分别将不同浓度FITC-LPS和LPS与单核细胞一起孵育2 h,观测其分泌TNF-α的情况,发现2种LPS刺激单核细胞分泌TNF-α的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4.FITC-LPS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在4℃时,FITC-LPS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为47%,LPS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为50%;在37℃,FITC-LPS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为86%,LPS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为93%。各时相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讨 论

    LPS是研究感染的重要材料之一,LPS与细胞表面的结合是观察细胞激活及激活后信号传导的关键步骤[3]。本实验中介绍的FITC标记LPS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先将LPS转化成单链状态,在此基础上再用FITC进行标记,其标记率高(1/1.02)、方法简单,且为非放射性标记,结合FCM的应用,是实验外科中研究LPS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观察用FITC标记后的LPS的生物学特性及与细胞结合能力有无变化,我们用FITC-LPS刺激单核细胞观测其分泌TNF-α的能力,发现在FITC-LPS刺激下,单核细胞分泌TNF-α的量与天然LPS刺激下分泌的量基本一致,说明FITC标记后的LPS仍保留刺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这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其差异有待进一步分析[4]。标记后的LPS与单核细胞在0 ℃和37 ℃时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率分别为47%和86%,与标准LPS的结合力一致,说明标记FITC后并未影响LPS与细胞膜的结合能力。
, 百拇医药
    FITC结合到LPS分子上的确切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根据有关LPS生物活性区的研究发现,LPS由多糖部分和脂质部分构成,前者是LPS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成分,后者的主要成分为脂质IVa,它不参与LPS诱导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和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介质,所以FITC可能是与LPS的脂质部分即IVa结合[5]。通过对IVa或LPS的去酰基不引起对CD14依赖的结合抑制,表明FITC与LPS的结合和LPS对细胞的刺激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719)

    作者单位:龚建平(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中心)

    韩本立(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中心)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Weersink AL,Kessel KP,Torensma R, et al. Binding of rough lipo-polysaccharides (LPS) to human leukocytes. J Immunol, 1990,145:318-324.

    [2]Medvedey AE, Flo T,Ingalls RR,et al.Involvement of CD14 and complement receptors CR3 and CR4 in nuclear factor-kB activation and TNF production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and group B streptococcal cell walls.J Immunol,1998,160:4 535-4 542.

    [3]Bellezzo JM,Britton RS,Bacon BR,et al. LPS-mediated NF-kB activation in rat kupffer cells can be induced independently of CD14.Am J Physiol,1996,270:956-961.
, http://www.100md.com
    [4]Troelstra A, Szalmas PA,Miltenburg LA, et al. Saturable CD14-dependent binding of flurescein-labeled lipopolysaccharide to human monocytes.Infection Immunty,1997,65:2 272-2 277.

    [5]Netea MG,Kullberg BJ,Meer WM.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production of tumour mecrosis factor and interleukin-1 i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at the receptor level:the role of CD14-depenent and CD14-independent pathways.Immunology,1998,94:340-34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