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502599
甲真菌病355例病原菌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7期
     作者:曾仁山 黎志刚 王瑞善

    单位:510180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甲真菌病;病原菌

    实用医学杂志000746 摘 要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近2年来手足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及变动趋势。方法:门诊直接镜检真菌阳性的甲真菌患者355例共387个病甲进行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269株,其中皮肤癣菌85株(31.6%),酵母菌176株(65.4%),霉菌8株(3.0%)。结论:广州地区近2年来甲真菌病病原菌为酵母菌、皮肤癣菌及霉菌,以酵母菌为优势菌种,较以前报道相比,有增加的趋势。

    自1997年11月~1999年11月,我们对所有门诊的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及菌种鉴定,并复习有关资料,以了解本地区甲真菌病的病原菌流行情况及变动趋势。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到我科门诊就诊,有典型的甲真菌病临床表现且真菌直接镜检均阳性的患者,共355例,其中男166例,女189例。年龄21~67岁,平均32.77岁。病期2周~32年,平均5.48年。

    1.2 取材 每例患者取一病甲刮取碎屑进行培养。其中32例指、趾甲共同受累者,则分别于指、趾甲各一病甲取材。共取病变指甲222个,病变趾甲165个,总共检测病甲387个。

    1.3 病原菌检测 所有标本分别接种于3种沙堡弱葡萄糖蛋白栋琼脂培养基,其中一种加含氯霉素;另一种加含放线酮及氯霉素。培养基置25℃~27℃孵育2~4周;当有真菌生长时分离鉴定,念珠菌属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32试剂盒鉴定到种。

    1.4 污染菌的排除 当分离培养出酵母菌或霉菌时,则重复培养2次,以排除污染的可能。
, 百拇医药
    2 结果

    387个病甲中有265个培养出269株真菌,其中4个病甲混合感染,均为皮肤癣菌合并酵母菌感染。

    分离出菌种14个,见表1。其中指、趾甲同时培养阳性27例,感染菌种相同者10例,占37.04%,感染不同菌种17例,占62.94%。

    3 讨论

    甲真菌病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本组资料显示:我院近2年来甲真菌病的病原菌包括有酵母菌、皮肤癣菌和霉菌,以酵母菌为主 (65.43%),皮肤癣菌次之(31.60%),霉菌最少(2.97%),与既往文献[1,2]报道皮肤癣菌始终占甲真菌病病原菌的主要部分不同。提示治疗甲真菌病有条件者,应尽量作病原菌培养鉴定以指导临床用药。

    表1 病原真菌分离培养阳性结果[株(%)] 菌种
, http://www.100md.com
    指甲

    趾甲

    合计

    酵母菌

    93(34.57)

    83(30.86)

    176(65.43)

    白色念珠菌

    31(11.52)

    23(8.55)

    54(20.07)

    近平滑念珠菌
, http://www.100md.com
    23(8.55)

    24(8.92)

    47(17.47)

    热带念珠菌

    10(3.72)

    12(4.46)

    22(8.18)

    红酵母菌

    4(1.49)

    1(0.37)

    5(1.86)

    其它酵母菌
, 百拇医药
    25(9.29)

    23(8.55)

    48(17.84)

    皮肤癣菌

    58(21.56)

    27(10.04)

    85(31.60)

    红色毛癣菌

    24(8.92)

    14(5.20)

    38(14.13)

    犬小孢子菌
, http://www.100md.com
    14(5.20)

    5(1.86)

    19(7.06)

    絮状表皮癣菌

    10(3.72)

    4(1.49)

    14(5.20)

    石膏样毛癣菌

    7(2.60)

    4(1.49)

    11(4.09)

    玫瑰色毛癣菌
, http://www.100md.com
    3(1.12)

    0(0)

    3(1.12)

    霉菌

    6(2.23)

    2(0.74)

    8(2.97)

    青霉菌

    4(1.49)

    1(0.37)

    5(1.86)

    黄曲霉

, http://www.100md.com     1(0.37)

    0(0)

    1(0.37)

    烟曲霉

    1(0.37)

    0(0)

    1(0.37)

    黑曲霉

    0(0)

    1(0.37)

    1(0.37)

    合计

    157(58.36)
, 百拇医药
    112(41.64)

    269(100)

    一直以来,甲真菌感染被认为是皮肤癣菌引起而称作甲癣。虽然,近年来,认为甲真菌感染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其它丝状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引起的,而改称甲真菌病。但在病甲中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究竟是致病菌抑或是共生、寄生、污染菌仍存在着争议[3]。本研究显示:病甲中仅能分离出念珠菌或霉菌而无皮肤癣菌者共180例,占66.91%,其致病性似应得到支持,且过去认为不能引起甲感染的红酵母在本研究中亦分离到,此点值得引起重视并进一步研究。

    文献[4,5]报道甲真菌病病原体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变迁,其变动趋势是由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感染日渐增多并取代皮肤癣菌为最常见病原菌,已达50%,甚至达73%,皮肤癣菌已退居第二位。本组支持这个观点,所分离出的菌株,酵母菌占65.43%,成为甲真菌病的优势菌种。这表明,一方面对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研究已改变过去取材常认为酵母菌与霉菌是污染菌而不作分离或分离出亦作为污染菌而未作统计所导致的结果偏差;另一方面,也表明甲真菌病的病原菌构成比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因而有条件的单位,应坚持开展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很有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朱文元,主编. 甲真菌病与甲病.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28.

    2,周文明. 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7,23(3):133~135.

    3,Evans EG. Causative pathogens in onychomycosi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reatment resistance:a review. J Am Acad Dermatol,1998,38(5 Pt 3):s32~56.

    4,姚志荣,廖万清,徐 红,等. 甲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变迁趋势.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24(3):162.

    5,虞瑞尧. 伊曲康唑和特比奈芬治疗甲癣的优与劣.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5,21(2):76.

    (收稿日期:2000-01-2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