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隔脑膜瘤的CT、MRI诊断(附18例报告)
鞍隔脑膜瘤的CT、MRI诊断(附18例报告)
关长群 李爱娟 薛洪利 周怀伟
摘要 目的:提高对鞍隔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鞍隔脑膜瘤18例,17例经CT检查,其中6例同时行MRI检查,1例单纯行MRI检查。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18例肿瘤位于鞍上及鞍内,17例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15例、不均匀高密度2例, 明显均匀增强14例、环形增强3例;MRI(7例)T1WI为均匀等信号6例,略低信号1例;T2WI略高信号6例,等信号1例;肿瘤位于垂体腺之上,境界清楚。病理诊断:上皮型11例, 合体细胞型 4例, 微囊型、非典型型、混合型各1例。 结论 鞍隔脑膜瘤的影像诊断对临床确定正确的手术入路,提高肿瘤手术治愈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鞍隔脑膜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鞍隔脑膜瘤少见。影像学诊断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肿瘤手术入路能否完全切除肿瘤的关键性问题。为提高影像学对鞍隔脑膜瘤的认识,对CT、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1980~1998年间经CT及MRI检查的鞍隔脑膜瘤18例, 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男4例,女14例。年龄26~55岁,平均40.3岁。临床表现:头痛伴视物不清14例, 偏盲、视物模糊、月经失调2例, 闭经、泌乳1例, 视力下降、多饮多尿1例。 14例摄了蝶鞍X线正侧位片,显示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8例, 蝶鞍形态及骨质未见异常4例, 鞍区钙化2例。18例中,17例经CT检查, 先平扫, 后行增强扫描检查。 6例同时作了MRI检查, 1例只作MRI检查。其中3例作了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检查。
使用日立HF型颅脑CT机、日立W- 4型CT机、岛津5000 TX型CT机、Philips AVEI 螺旋CT扫描机。磁共振为美国Fonar永磁β-3000型磁共振仪,磁场强度0.3 T。头线圈, 行SE序列成像。横断面T1WI: TR 500 ms,TE 15 ms; T2WI: TR 200 ms,TE 85 ms。 矢状面T1WI:TR 500 ms,TE 30 ms。
结果
1. CT、MRI检查:(1)肿瘤部位 :鞍内及鞍上池15例(图1~6) 。其中2例突入第3脑室,鞍内、鞍上及鞍旁2例,鞍内1例。(2)肿瘤密度及信号:CT平扫, 均匀稍高密度影9例,不均匀稍高密度影2例, 均匀等密度影 6例,CT值30.1~50.0 HU;强化后, 肿瘤均匀增强14例, CT值61.9~78.0 HU, 环形增强3例。MRI T1WI均匀、略均匀等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5例;T1 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1例,T1WI和T2WI均为等信号1例,3例经Gd-DTPA增强扫描后呈环形增强2例、均匀增强1例。(3)肿瘤形态:类圆形及圆形13例, 不规则形3例, 葫芦状2例。(4)肿瘤钙化: CT显示肿瘤呈斑状、半环状钙化各1例。(5)肿瘤大小:1.6 cm×1.6 cm×2.0 cm~5.5 cm×4.0 cm×4.2 cm。其中1.6 cm×1.6 cm×2.0 cm~2.0 cm×2.0 cm×2.5 cm 9例,2.5 cm×3.0 cm×3.5 cm~5.5 cm×4.0 cm×4.2 cm 9例。(6)肿瘤境界: 18例肿瘤境界清楚, 其中 2例肿瘤周围环绕低密度水肿区。(7)肿瘤与毗邻关系:MRI冠状面或矢状面见肿瘤位于垂体腺之上, 可压迫垂体腺 (图3,5,6) , 鞍上池充盈缺损。CT诊断:垂体瘤11例, 鞍区占位性病变4例, 颅咽管瘤2例。MRI诊断:鞍上占位性病变2例, 颅咽管瘤2例, 垂体瘤2例, 鞍上脑膜瘤1例。
图1 CT平扫,鞍上池前半部见圆形均匀稍高密度区,边缘略清楚 图2 增强CT扫描,鞍内及鞍上池内见类圆形均匀高密度增强区图3 MRI T1WI矢状面,见鞍上、鞍内类圆形均匀与脑干相仿的等信号肿块,与下方的垂体腺境界清楚 图4 平扫CT,鞍内见境界模糊的稍高密度区 图5 MRI T1WI冠状面,见鞍上及鞍内不规则形近似脑白质信号的均匀等信号肿块,与下方高信号的垂体后部境界较清楚 图6 MRI T1WI冠状面,见鞍上及鞍内类圆形近似脑灰质信号的等信号肿块,与下方高信号的垂体后部境界清楚
2.手术所见: 18例肿瘤起源于鞍隔, 其中 2例肿瘤延伸至鞍结节及鞍旁颅中窝, 与颈内动脉粘连。肿瘤供血丰富, 肿瘤前上缘压迫视交叉及左、右视神经向前上方移位伴粘连, 肿瘤下缘与垂体亦可粘连。肿瘤大小:2.0 cm×2.0 cm×2.0 cm~4.5 cm×4.5 cm×5.0 cm, 肿瘤包膜及瘤内钙化各 1例。病理诊断:上皮型脑膜瘤11例, 合体细胞型4例,微囊型、非典型型、混合型脑膜瘤各1例。
讨论
一、鞍隔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意义
目前, 临床及影像学仍将起源于鞍结节、鞍隔、蝶骨平台, 解剖范围直径不超过3 cm以内的脑膜瘤统称为鞍上脑膜瘤[1,2]。鞍隔脑膜瘤是指自鞍隔脑膜的蛛网膜颗粒生长的脑膜瘤, 较为罕见, 国内仅见25例报道[3-5]。以往影像学缺乏对鞍隔脑膜瘤的认识, 容易误诊为垂体瘤者, 神经外科多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鞍底行鞍内肿瘤切除术。由于鞍隔脑膜瘤位于垂体腺上方, 经此入路手术,切除肿瘤难度大, 时常不可避免地损伤垂体腺, 较难全部切除肿瘤, 容易残留肿瘤组织, 术后易复发,术中损伤垂体严重, 可出现或加重视力障碍、失明、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并发症[1-6]。CT、MRI可清楚显示颅内解剖结构, 准确提供病变部位及侵及范围、毗邻关系等资料。既往将鞍隔脑膜瘤笼统地称为鞍上或鞍结节脑膜瘤显然不妥。因此, 影像学应采用鞍隔脑膜瘤诊断名称,对神经外科提高鞍隔脑膜瘤手术治愈率以及其降低手术并发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鞍隔脑膜瘤CT及MRI诊断
本组 18例鞍隔脑膜瘤术前CT表现为肿瘤向鞍内生长压迫垂体腺或肿瘤向鞍上、鞍旁生长,CT较难分辨肿瘤与垂体腺等解剖结构,均误诊为垂体瘤等肿瘤。MRI检查中7例鞍隔脑膜瘤向鞍上、鞍内生长压迫垂体腺使之变扁,肿瘤信号酷似垂体瘤等肿瘤,加之诊断医师缺乏对鞍隔脑膜瘤的认识,均误诊为垂体瘤。
笔者体会, 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脑膜瘤:CT上表现为鞍上圆形、类圆形均匀或略均匀的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影,亦可伴有钙化, 增强明显; MRI在冠状面或矢状面上表现为正常垂体腺之上的圆形或类圆形影,T1WI上呈较均匀等信号,增强明显, 边缘清楚, T2WI上呈略均匀高信号区;临床上结合病人视力障碍及头痛表现,无内分泌紊乱,以及生长激素和泌乳素正常等资料。MRI在冠状面或矢状面上显示正常垂体腺呈均匀类圆形信号,与脑干相仿, 可见垂体柄, 垂体后部呈点状脂肪信号为特征性表现。 由于垂体腺在肿瘤下方, 二者境界较清楚,容易鉴别, 故MRI对诊断鞍隔脑膜瘤有其独道之处。CT 诊断价值不如MRI, 而且CT很难分辨出鞍隔脑膜瘤与垂体腺, 但CT 在显示脑膜瘤伴钙化时比MRI优越。
鞍隔脑膜瘤主要应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相鉴别。(1)垂体腺瘤:CT表现为由鞍内向鞍上及鞍旁生长的类圆形、哑铃形肿块,呈均匀或略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明显;MRI T1WI呈等信号或混杂信号, T2WI呈混杂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由于垂体腺瘤常伴有组织坏死及囊性变, 显示长T1、长T2信号, 结合蝶鞍 X线平片,如蝶鞍扩大、鞍底下陷, 前后床突上翘及骨质变尖细等,临床上病人有内分泌紊乱等表现, 对垂体腺瘤诊断不难。(2)颅咽管瘤 :CT表现为鞍上或突入第 3脑室的圆形、类圆形的囊性低密度区伴囊壁蛋壳样钙化, 诊断不难。但对等密度或高密度颅咽管瘤, 单凭CT较难与鞍隔脑膜瘤鉴别 ,应配合MRI检查。由于颅咽管瘤的瘤内容物含胆固醇角化物、蛋白、正铁血红蛋白、钙化等, 故T1WI上呈混杂信号 (低信号与高信号混杂), 或不均匀低信号; T2 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结合病人有内分泌紊乱等表现, 对大多数颅咽管瘤诊断不难。
作者单位:关长群(110015 沈阳,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李爱娟(干一科)
薛洪利(神经外科)
周怀伟(神经病理实验室)
参考文献
[1]王致瑜.颅脑局部显微解剖.见: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9-52.
[2]周定标.颅内肿瘤手术.见:段国升,朱诚,主编.手术学全集.神经外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33-300.
[3]李龄,张光璞.鞍隔脑膜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78-80.
[4]薛洪利,孔令权,魏学忠,等.鞍隔脑膜瘤11例报道.解放军医学杂志,1998,23:477.
[5]Cappabianca P, Cirillo S, Alfieri A, et al. Pituitary macroadenoma and diaphragma sellae meningiom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n MRI. Neuroradiology, 1999,41:22-26.
[6]Civit T, Marchal JC, Pinelli C, et al. Meningiomas of the sellar diaphragm: apropos of 4 cases. Neurochirurgie,1997,43:21-26.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