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精神科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504140
抑郁症住院患者适应性睡眠改变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0年第1期
     耿直 翟书涛 徐捷 侯钢 张心保

    摘 要:目的 了解抑郁症住院患者适应性睡眠改变的情况。方法 连续两晚测量14例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多导睡眠图,比较其两晚的睡眠参数。结果 患者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醒起时间、运动觉醒时间、醒觉次数、睡眠效率、睡眠结构、快动眼(REM)睡眠潜伏期、REM强度、REM密度、REM时间、REM周期数等指标,第1晚与第2晚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抑郁症住院患者存在适应性睡眠改变的相对缺乏,其第1晚的睡眠资料不应轻易地丢弃。

    关键词:抑郁症 多道睡眠描记术 睡眠障碍

    对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已有较多的研究,如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总时间减少、早醒、深睡减少、快动眼(REM)睡眠潜伏期缩短和REM密度增加等,但抑郁症住院患者是否存在适应性睡眠改变,目前国内鲜见报道,因而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 百拇医药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6~57岁,平均(35±10)岁;总病程2个月至8年(M=6个月),本次病程1~8个月(M=2.5个月);10例为初次发病,4例为反复发作(2~6次);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相)3例;6例受试前未服用过任何精神药物,8例曾服用过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抗抑郁药,均为常规剂量,试验前至少15 d内未服用过任何精神药物。所有试验对象均无严重躯体疾病,内科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二、方法

    于患者入院当天或第2天连续两晚测量多导睡眠图。电极为直径1 cm的盘状镀银电极,共有4个导联。其中2个导联为眼球运动电图,置于左眼(或右眼)外眦向下(或向上)向外1 cm处,参考电极置于右耳垂;1个导联为张力性肌电图,其2个电极分别置于下颌中线旁开1.5 cm处;1个导联为脑电图(C3-A2)。信号输入多导生理记录仪(光电-RM6000日本太阳交易株式会社生产)放大并描记。记录张力性肌电图的时间常数为0.1 s,高频滤波为0,增益为2.5 cm=50 μV,其余3个导联的时间常数为0.3 s,高频滤波为30 Hz,增益为1 cm=50 μV。除C3点电极用火棉胶固定外,其余电极用胶布固定。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15~28℃。睡眠时间依受试者平时作息习惯而定。睡眠资料分期按照Rechtschaffen等[1]制定的睡眠分期标准。试验参数的设立参考张远惠等[2]的研究。结果统计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
, 百拇医药
    结果

    一、第1晚与第2晚睡眠进程的比较

    患者第1晚与第2晚各睡眠参数见表1,经t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表1 14例抑郁症住院患者第1晚与第2晚睡眠进程的比较(X±s)

    睡眠参数

    第1晚

    第2晚

    t值

    总记录时间(min)

    462.5±39.3

    465.4±31.5
, http://www.100md.com
    0.214

    睡眠潜伏期(min)

    43.2±18.5

    31.7±19.1

    1.705

    醒起时间(min)

    12.0±4.9

    9.5±4.4

    1.439

    醒觉时间(min)

    27.3±17.0

    22.1±14.7
, 百拇医药
    0.851

    运动觉醒时间(min)

    5.7±2.9

    5.9±3.0

    0.224

    醒觉次数(次)

    2.9±1.7

    2.6±1.7

    0.445

    睡眠总时间(min)

    374.4±49.2

    396.7±44.5
, 百拇医药
    1.288

    觉睡比(%)

    7.6±5.2

    6.0±4.5

    0.589

    睡眠效率(%)

    80.8±6.9

    85.2±6.6

    1.738

    睡眠维持率(%)

    91.8±4.2

    93.2±4.1
, http://www.100md.com
    0.905

    注:第1晚与第2晚各参数比较,P均>0.05 二、第1晚与第2晚睡眠结构的比较

    患者第1晚与第2晚各睡眠阶段在睡眠总时间中所占的百分比见表2,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

    表2 14例抑郁症住院患者第1晚与第2晚睡眠结构的比较(X±s,%)

    睡眠参数

    第1晚

    第2晚

    t值

    第1阶段

    11.9±4.5
, 百拇医药
    9.2±2.8

    1.944

    第2阶段

    52.1±9.2

    49.1±11.0

    0.790

    第3,4阶段

    13.3±5.6

    17.2±6.8

    1.650

    REM睡眠

    21.4±6.9
, 百拇医药
    24.5±9.0

    1.062

    注:(%)为百分比;REM为快动眼睡眠;P均>0.05 三、第1晚与第2晚REM睡眠各参数的比较

    患者第1晚与第2晚REM睡眠各参数的平均值见表3,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表3 14例抑郁症住院患者第1晚与第2晚REM睡眠指标的比较(X±s)

    睡眠参数

    第1晚

    第2晚

    t值

    REM睡眠潜伏期(min)
, http://www.100md.com
    61.2±19.4

    58.0±19.2

    0.443

    REM活动量(U)

    93.9±27.1

    106.6±31.0

    1.179

    REM强度(%)

    25.4±8.0

    26.9±7.0

    0.551

    REM密度(%)
, 百拇医药
    117.5±20.0

    114.4±15.9

    0.463

    REM睡眠时间(min)

    84.2±33.7

    97.1±38.3

    0.966

    REM睡眠周期数(次)

    3.5±1.1

    3.7±1.1

    0.351

    注:REM为快动眼睡眠;P均>0.05 14例中有3例(21%)第2晚的REM潜伏期延长,1例(7%)第2晚与第1晚的REM潜伏期相同,10例(72%)第2晚的REM潜伏期短于第1晚,表明第2晚与第1晚的REM潜伏期在个体间存在差异。
, http://www.100md.com
    讨论

    早在6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第1晚效应”(first-night effect)的概念,即陌生的实验室睡眠环境和各种试验操作对受试者第1晚睡眠的影响,代表了机体对于陌生睡眠环境所带来压力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这种反应随着机体对新环境的熟悉而消失,这也是大多数睡眠研究将受试者的第1晚睡眠资料抛弃不用的原因。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报道了正常人的第1晚效应[3],这通常表现为第1晚比第2晚的睡眠潜伏期长、觉醒多、深睡少和REM睡眠时间短等,这一现象代表了受试者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本次研究对象为抑郁症患者,测量结果显示,他们最初两晚在实验室的睡眠差异没有显著性,不仅睡眠参数的绝对值基本没有改变,且睡眠结构也大致相同。这与Mendels等[4]和Kupfer等[5]的报道基本一致,提示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睡眠障碍中存在适应性睡眠改变的相对缺乏。

    目前,虽然对于抑郁症睡眠障碍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有试验依据表明这些睡眠异常反映了抑郁症发病的一种基本生物学改变[6]。正常人对陌生睡眠环境常出现适应性睡眠改变,而本研究中抑郁症住院患者最初两晚的睡眠模式却基本没有改变,提示他们对诱发应激处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即为功能损害的一种表现[5]。也有观点认为患者睡眠模式的病理特征本身就限制了睡眠的适应性改变,睡眠似乎被“锁定”在一个已定的模式中[7]。本研究结果的另外可能解释是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睡眠适应发生较慢。但我们更倾向于前两种观点,因为有研究报道连续4晚或更长时间的睡眠记录都未观察到适应现象的发生[4,5]。目前,尚无充分的试验依据表明这种睡眠异常是阶段性表现还是具有遗传特征。
, 百拇医药
    尽管适应性睡眠改变的相对缺乏对抑郁症住院患者似乎并不具有十分高的特异性,因为在广泛焦虑障碍的门诊患者中也发现有类似的现象[8],但有意义的是抑郁症不同亚型的患者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Reynolds等[7]就观察到抑郁症门诊患者有适应现象,他们认为这种不同的适应模式至少部分与疾病的不同亚型有关,而并不是简单的因为研究地点的不同。另外,在我们的研究结果中,有3例患者的REM睡眠潜伏期出现了与预期结果相反的现象,即第1晚的REM睡眠潜伏期反而比第2晚的REM睡眠潜伏期短,这与Kupfer等[5]的报道一致,Ansseau等[9]在大样本(92例)抑郁症住院患者中证实,尽管最初第1晚与第2晚REM睡眠潜伏期相似,但个体间存在差异,第1晚的平均REM睡眠潜伏期缩短与发病年龄早、此次发病时间较长,以及对三环类抗抑郁药不敏感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受试者第1晚的睡眠资料不应轻易地被抛弃。

    作者单位:耿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233)
, http://www.100md.com
    翟书涛(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生理研究室,210029)

    徐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生理研究室,210029)

    侯钢(精神科)

    张心保(精神科)

    参考文献:

    [1] Rechtschaffen A,Kales A.A manual of standardized terminology,techniques,and scoring system for sleep stages of human subjects.3rd ed. Los Angeles:Brain Information Service/Bra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3.1-12.
, 百拇医药
    [2] 张远惠,刘协和,刘晓华,等. 原发性抑郁症多导睡眠图的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30-33.

    [3] 耿直,徐捷,翟书涛,等. 正常人新环境中睡眠第一晚效应研究.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338-339.

    [4] Mendels J,Hawkins DR.Sleep laboratory adaptation in normal subjects and depressed patients(“first-night effcet”). Electroencephalogr Clin Neurophysiol,1967,22:556-558.

    [5] Kupfer DJ,Weiss BL,Detre TP,et al.First night effect revisited:a clinical note.J Nerv Ment Dis,1974,159:205-209.
, http://www.100md.com
    [6] Reynolds CF 3d.Sleep and affective disorders:a minireview. Psychiatr Clin North Am, 1987,10:583-591.

    [7] Reynolds CF, Newton TF,Shaw DH,et al.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leep findings in depressed outpatients.Psychiatry Res,1982,6:65-75.

    [8] Reynolds CF, Shaw DH, Newton TF, et al. EEG Sleep in out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with depressed outpatients. Psychiatr Res,1983,8:81-89.

    [9] Ansseau M, Kupfer DJ, Reynolds CF 3d, et al.“Paradoxical" shortening of REM latency on first recording night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clinical and polysomnographic correlates.Biol Psychiatry,1985,20:135-14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