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骨伤》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504833
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改变与手术治疗相关性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国骨伤》 2000年第3期
     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改变与手术治疗相关性的研究

    陈晓春 朴成哲 杨军 李洪波 赤仁杰

    摘 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病理改变与脊柱畸形的因果关系。方法:对其术前、术后病人取标本进行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术后Cobb′s角小于50°的患者椎旁肌基本正常、双侧肌力平衡;而Cobb′s角仍大于50°者椎旁肌病理改变与术前病人相似、双侧肌力不平衡,凸侧明显大于凹侧。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病变是继发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终止椎旁肌的继发性病理改变,使其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

    关键词:脊柱侧凸 病理学 手术

    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 简称IS)病因不清。目前对IS椎旁肌的研究资料很多[1,2,3,4]。许多学者发现其双侧椎旁肌有明显差异,凸侧较凹侧发达。而就椎旁肌改变与脊柱侧弯的因果关系至今仍有争议。从这一角度出发,作者对IS术前、术后及正常椎旁肌做对比研究,观察手术矫形后椎旁肌的恢复情况,对椎旁肌病变与脊柱侧弯的因果关系做初步探讨。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IS矫形术后五年以上病人20例,手术年龄12~20岁,平均15.3岁;术前Cobb′s角40~90°,术后20~70°,平均矫正率34%;采用卢氏棒固定4例,哈氏棒16例,均行后方脊柱融合。按术后Cobb′s角将病人分成三组:A组小于30°,B组30~50°,C组大于50°。选择未经治疗的IS病人15例,年龄14~18岁,平均16.1岁,Cobb′s角42~65°,入院前未经任何治疗。术后病人在取内固定物术中取顶椎水平双侧椎旁肌;术前病人在矫形术中取顶椎水平双侧椎旁肌,常规制备琥珀酸脱氢酶(简称SDH)及透射电镜标本。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SDH染色椎旁肌的改变 术前组:SDH染色均存在明显病理改变,凸侧表现为Ⅰ型肌纤维比例增加,平均75%左右,个别达90%以上,染色不均,并有大量空泡;Ⅱ型比例下降,切面呈多角状(见图1)。凹侧Ⅰ、Ⅱ型比例近似,但切面均呈多角状,横截面积明显小于凸侧,边缘界限不清(见图2)。通过张力因子(Strength Factor,简称SF[3])的计算,术前组双侧椎旁肌的各项指标间差异非常显著,凸侧肌力明显大于凹侧。术前组数据见表1。
, 百拇医药
    术后组:A、B组病人椎旁肌未见明显病理改变,Ⅰ、Ⅱ型肌比例近似相等,横切面呈圆形、椭圆形,凸凹侧无差异(图3)。C组病人可见较明显的病理改变,其病变与术前组相似。

    2.2 超微结构的改变 术前组:肌肉在纵切面上病理变化明显,凸侧表现为规则性肌丝断裂,Z线、M线不齐,线粒体扩张、脱颗粒(图4)。凹侧肌丝排列十分松散,肌丝扭曲,区域性中断,Z线、M线不清,线粒体减少、空化(图5)。

    术后组:A、B组基本正常,肌丝排列整齐,不同肌原单位的Z线、M线均在一条直线上,线粒体分布均匀,大小基本一致(图6),只是偶见肌原单位变细。C组可见与术前组相似的病理改变。t131-1.gif (23869 bytes)t131-2.gif (24532 bytes)t131-3.gif (24278 bytes)t131-4.gif (21318 bytes)t131-5.gif (25667 bytes)t131-6.gif (25091 bytes)t131-7.gif (22861 bytes)t131-8.gif (24424 bytes)t131-9.gif (24365 bytes)r131-10.gif (11109 bytes)
, 百拇医药
    图1 椎旁肌的异常肌型分布,Ⅰ型肌群聚(×400) 图2 椎旁肌的异常肌型分布,Ⅰ、Ⅱ型肌构成多角状(×400) 图3 椎旁肌的正常肌型分布(×400) 图4 椎旁肌的异常超微结构,规则性肌丝断裂,线粒体空化(×10000) 图5 椎旁肌的异常超微结构,肌丝排列松散,线粒体变性(×10000) 图6 椎旁肌的正常超微结构(×10000)

    3 讨论

    近年来对IS椎旁肌的研究资料很多,但缺乏术后资料的研究。而术后椎旁肌病变能否恢复,是区别肌肉改变与脊柱畸形因果关系的关键。

    正常椎旁肌Ⅰ型肌纤维占54~65%[5,6],Ⅰ、Ⅱ型肌纤维比例近似,横切面呈圆形、椭圆形,Ⅰ型横切面略大于Ⅱ型。IS病人矫形前椎旁肌病变非常明显,15例病人中均可见病理改变,在凹侧两型肌纤维明显萎缩,横切面均呈多角状,边界不清,截面积明显小于凸侧。
, 百拇医药
    椎旁肌SDH染色的术后组中,术后Cobb′s角小于50°的病人椎旁肌形态基本正常;而Cobb′s角大于50°者,椎旁肌病变仍很明显,与术前组相一致,病理结构无明显恢复。术后A、B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电镜结果也相似,说明肌肉恢复良好,通过张力因子计算,双侧椎旁肌肌力平衡。

    IS病人矫形术一般只能矫正30~40%,而术后A、B组椎旁肌恢复良好,下列因素促进了椎旁肌的恢复:1.矫形术中凹侧肌肉被进一步牵开,原有废用状态得到改善,而术前一直处于过度牵拉状态的凸侧椎旁肌得到了放松;2.内固定物的存在,消除了侧弯应力;3.脊柱的骨性融合,保证了脊柱的永久稳定,防止侧弯的继续发展。

    术后C组病人,术前Cobb′s角均在70°以上,而且病史都较长,一般均在五年以上,椎旁肌形成了难以恢复的病理改变,手术后病变仍难以恢复。另外重度脊柱侧弯,凹侧软组织广泛挛缩,形成了弓弦效应[7],妨碍了畸形的矫正。如过度矫正,则脊髓及神经根受牵拉,导致瘫痪。
, 百拇医药
    那么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病变究竟是原发还是继发的?一种学说认为是原发的[8],是先于脊柱侧弯而存在的,由于椎旁肌的病变,使双侧椎旁肌肌力不平衡,导致脊柱侧弯;而另一种学说则认为椎旁肌病变是继发的[9],由于脊柱侧弯,双侧椎旁肌做功不同,肌肉进行适应性改建。有人对小白鼠肢体进行不同强度的功能训练,结果腓肠肌肌型发生了改变[10],说明肌肉对不同做功状态发生适应性改建。

    本实验多数病人术后椎旁肌有明显的恢复,说明这种改变是继发的。因早期畸形并不严重,治疗效果也较好。而进入青春期后,脊柱畸形迅速发展,给治疗带来了一系列困难,长期以来椎旁肌形成难复性病理改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但有利于畸形的矫正,同时又利于终止椎旁肌的适应性改建过程,使其病理改变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

    作者单位:陈晓春(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 百拇医药
    朴成哲(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杨 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辽宁 沈阳)

    李洪波(沈阳水泵厂职工医院,辽宁)

    赤仁杰(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参考文献

    [1]Kaneke.Histopathologic-histochemical studies on back muscles in scoliosis.J Jap Orthop Ass 1968,42(1):13.

    [2]Zetterberg C,Aniansson A,Grimby G.Morphology of the paravertebralmuscles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Spine 1983,8(5):457.
, 百拇医药
    [3]Ford DM,Bagmall KM,Mcfaddeen KD,et al.Paraspinal muscle imbalance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Spine 1984,9(4):373.

    [4]Jean-cheng chiu.Morphological studies on the Erector spinae muscle in sixty consecutive Scoliotic patients.J Jap Orthop Ass 1988,62(1):69.

    [5]Mattila M,Hurme M,Alaranta H,et al.The multilidus muscle on patients with disc hernation:histochemical and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interaoperative biopsies.Spine 1986,11(8):732.
, 百拇医药
    [6]郑斌,周永德,吉士俊,等.椎旁肌病理与脊柱侧弯的关系.中华骨科杂志,1995,15(7):702.

    [7]梁栋,荣德斌,史颍奇,等.凹侧松解矫形治疗脊柱侧弯.中华骨科杂志,1990,10(4):401.

    [8]Fidler MW,Jowett RL.Muscle imbalance in the aetiology of scoliosis.J Bone jointsurg[Br],1976,58(2):200.

    [9]John D,Susan M,Ming H,et al.Idiopathic Scoliosis:A clinical,Morphometric and hist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J Pediatr Orthop,1988,8(2):147.

    [10]张霖,赵连科,高杰.不同负荷训练对小白鼠腓肠肌内侧头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21(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