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教育》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503735
《农村卫生知识简明读本》预试验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国健康教育》 2000年第1期
     郑伯承 刘立 祖光怀 刘瑞兰

    摘 要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农村卫生知识简明读本》初稿的理解程度和修改意见,并将其修改得适合农村读者的需求。 方法:请识字的北京延庆县农村居民自行阅读《农村卫生知识简明读本》初稿中的文章;试验者将文章读给不识字者听。然后用专题小组讨论的形式收集被试验者的意见。文章当场修改后即刻反馈给被试验者,再次收集他们的意见。 结果:两组被试验者均认为大部分预试验材料可懂,并对一些具体写法和用语提出具体修改意见。都认为修改后的段落较前好懂。 结论:预试验能使文章更适合农村居民的理解能力和知识需求。这种方法应广泛用于科普材料和健康教育材料的编写。

    关键词:预试验 农村居民 健康教育材料
, 百拇医药
    为了实施科教兴农的方针,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有必要编写一套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的教材。1998年12月国务院研究室牵头,组织18个有关部委局,着手编写一套《中国农村社会基本知识丛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丛书分为经济、技术、社会三大类,共计30个分册,每分册的篇幅在5万字左右,其内容基本涵盖农村经济、社会、农业技术、卫生、计划生育、法律等方面。李岚清副总理指示,丛书的内容以实用为主,兼顾系统性,要求编写得深入浅出,使识字者一看就懂,不大识字者也能一听就懂,能照着做。丛书的发行采取发送与征订相结合的办法。每个乡镇可以得到一套,用作公共教材,全国共需6万套。农民和农村干部又可以根据需要自愿选择购买。

    其中的一个分册——《农村卫生知识简明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由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牵头,组织有关机构的专家撰写,其实也是一本健康教育教材。《读本》编写的目的是向农民普及卫生知识,帮助他们改进健康相关行为。本书分农村卫生服务、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妇幼卫生、传染病和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劳动卫生、意外伤害等8章,共130余题,每题均为三、四百字的短文,全书共计7万多字。内容涉及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实用的预防知识为主,兼及切实可行的急救、治疗措施,短文的标题如: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怎样灭蝇,月经期卫生,什么是儿童计划免疫,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死的牲畜、家禽不能吃,安全使用化肥、农药,怎样止血,家庭小药箱等。
, 百拇医药
    1999年1月11日,在卫生部有关官员的组织下,来自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安徽省健康教育所、辽宁省健康教育所的专家对收到的稿件进行处理、审阅。为了解目标人群对本书内容和表达形式的接受程度和意见,以使本书适应广大农村读者的需求,我们于15日将初稿进行了预试验。根据预试验结果对初稿又作了修改补充。现将此项预试验的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方法和对象

    选择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镇里炮村为试验点。延庆县面积2000平方公里,人口30万,县城人口10万。共辖18个乡镇,山区面积占76%。人均年收入3300元。八达岭镇位于长城脚下,面积98.8平方公里,人口6700人,人均年收入4360元。里炮村离八达岭镇约一公里。全村有110户,312口人。经济以苹果树种植为主,平均每人合果园2.5亩,人均年收入4500元。绝大部分村民都接受过小学教育,小部分人受过初中教育,完全没受过教育的只占极少数,但许多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多年不读书,不看报,知识水平已经下降。村中户户都有电视机,加之地近旅游点,村民还是能接触到新信息的。
, 百拇医药
    请村干部帮助随意挑选识字村民和文盲村民各6~7名作为被试者,性别、年龄不限。结果选出6名被试者被列入“识字组”,其中男性2名,女性4名,年龄从33~36岁,年龄分布较为集中。除一名仅上过小学外,余5名接受过初中教育。其中务农者4人,开小店者1人,乡村企业干部1人。6人均经常看电视,也常阅读非专业报纸或杂志。被归入“文盲组”的村民有7名,经询问,一位56岁的妇女自称上过初中,而且经常看报,所以不合本组的条件,后来该妇女自动离去。本组男性和女性各3人,年龄差异较大,从33岁到67岁。除一名67岁的妇女完全未受过教育外,余均上过小学或小学毕业,但多年不看报,自言所学的字多已忘却。本组成员均务农。

    “识字组”的预试验材料是用下列方式选取的。将《读本》中所有的短文按次序排好,给每篇短文一个编号。随机从钱包内抽出一张纸币,该纸币号码的末位数字为4,于是将第4篇短文取出作为第一篇预试验材料,然后每隔7篇取出1篇,到第130篇正好取出18篇。全书8章中每一章都有文章被抽出用作预试验材料。将这18篇短文随机分给“识字组”的6位被试者自行阅读,每人分得3篇。15分钟后将短文收回。用专题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听取被试者的意见:这些短文是否说清问题,所用词语是否好懂,哪些地方应予改进等。这18篇材料的题目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农村居民个人卫生要求、水源的卫生防护、饮酒要适量、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分类、预防猩红热、什么是鼠疫、“红眼病”的预防、如何杀灭跳蚤、妊娠期保健、母乳喂养好、预防小儿肺炎、怎样防治胃病、一日三餐好、发芽的土豆不能吃、肌肉骨骼损伤及其预防、怎样止血、溺水的救治。
, http://www.100md.com
    “文盲组”的预试验材料是〈呼吸道传染病〉和〈稻田皮炎的防治〉两篇短文,由试验者以较慢的速度读给“文盲组”的被试者听。读完后亦以专题小组讨论的方式逐段讨论这两篇短文。

    为了解书中出现的术语能否为农村读者所理解,另外选出腹泻,膳食,摄入,感染,症状,发绀,动脉、静脉,激素,月龄,辅食,代谢,计划免疫等12个(组)词汇,让“识字组”的被试者阅读或念给“文盲组”的被试者听,然后收集他们的反馈。

    结 果

    “识字组”被试者反馈说18篇短文中有17篇能读懂,但〈肌肉骨骼损伤及其预防〉一文较难懂。均反映没听说过猩红热;认为鼠疫、红眼病、饮酒的危害等内容非常重要;认为关于水井应距离住宅多远等内容有实用价值。对〈肌肉骨骼损伤及其预防〉一文意见较多。认为本文应改写为农业劳动中肌肉骨骼损伤的防护。文中的一段话:“生产劳动引起的相应器官损伤主要是腱鞘炎、神经肌肉痛、局部肌肉痉挛、茎突炎、上髁炎、关节周炎、胼胝、掌挛缩及滑囊炎”,6个人都说不好懂,认为没必要列出这么多群众无须掌握的病名,并建议不如改成“劳动时不注意防护会引起伤病。”多数被试者建议增加有关厨房卫生的具体内容。他们还认为“胃痉挛”、“疫情”等术语不好懂,建议把语句尽量改得通俗些,如“尽量设法把屈曲和倾斜的体位调整为端正的体位”一句可以改成“尽量站直坐正。”
, 百拇医药
    “文盲组”6名被试者一致反映〈呼吸道传染病〉一文一听就懂。而〈稻田皮炎的防治〉一文比较难懂。文中使用较多的术语,如“浸渍糜烂型皮炎”、“动物血吸虫尾蚴性皮炎”、“局部治疗”、“全身性治疗”、“灭活”等医学词汇,“硼锌糊”等药物名称,和“治疗应以收敛、干燥、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等提法听了不知所云。建议对难以避免的术语应加解释。与其在文中列出一大串药名,不如改为“请医生开药”,“龙胆紫”则可以改用较通俗的“紫药水”之名。

    对12个医学术语,识字组的理解能力强于文盲组。其中腹泻,膳食,感染,症状,动脉、静脉等,两组被试者都说能懂。对“计划免疫”,两组都说:就是打预防针。对“代谢”,识字组多数能猜到其含义,文盲组则多听不明白,仅一人说就是“有进有出”。而对“摄入”一词,识字组有2人说懂,1人说“不明白”,另外3人回答“说不准”;文盲组6人均不懂。对“发绀”一词,两组被试者都说不懂,但识字组有4人表示能“猜”到该词的意义。对“激素”一词,识字组有3人说“知道,但不会解释”,另3人不懂,文盲组均不懂。对“月龄”,识字组均能理解,文盲组成员反复听含有该词的句子后,有4人说“懂了”,并建议不如直截了当说“几个月”。试验人员当场将过于书面化的用语和难懂的术语改用通俗的词语代替,如将“紫绀”改为“口唇青紫”,将“亦可”改为“也能”等,对难以回避的术语加上解释。然后再将句子念给被试者听,大家听后都说“好多了”。
, http://www.100md.com
    讨 论

    健康教育中,大部分传播材料和学习材料是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出现的,这些材料必须容易读懂(包括容易听懂)。虽然这些作者在写作前已经知道自己的文章是给谁看的,也就是说已经确定了目标人群,作者在写作时也会有意识地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于目标人群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可是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判断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误。为了解目标人群对材料能否理解,是否喜欢这些材料,借以改进材料的质量,提高其可接受性,在材料定稿以前必须进行预试验[1]。预试验是过程评价的一种,其目的是确保健康讯息的吸引性、易读性、个人相关性、可接受性、趣味性等[2]。对这些材料进行的预试验中易读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可读性评估应是设计书面传播材料的常规程序[3]。《农民卫生普及读本》也是一份健康传播材料,是写给广大农村居民,尤其是文化程度不很高的农民看的,必须编写得符合他们的需求。固然,本书的撰稿人多数写过科普作品或健康教育材料,可是要写好《读本》单凭过去的经验还是不够的。《读本》的初稿中出现许多外行不容易懂的术语乃至行话,就证明这点。为使《读本》能让识字者一看就懂,不识字者一听就懂,在定稿前就有必要把草稿拿到农村居民中间进行预试验。虽然我国多年来一直开展义务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人口中仍存在一定的文盲人口,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部分人口尤其需要启蒙,包括可以提高其卫生知、信、行水平的教育。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许多书刊(包括科普书刊)以及健康教育材料的编者、作者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预试验。一些百科全书的编者意识到为让更多的读者接受他们的作品,曾将初稿给选定的读者试读,但这种做法并不普遍,而且他们也未采用严格意义上的预试验方法。《农村卫生普及读本》的读者对象覆盖全国各地,包括偏远地区的农村人口。为让所有的农村居民都能接受书中的讯息,最好能到偏远的地区进行预试验,可是由于时间、经费等的限制,这次预试验只能在北京的远郊区进行。预试验的样本量不大,试验对象中绝对的文盲还极少,他们生活的环境离旅游区和城市都不远。可是这些预试验对象都居住在山村,多数从事农业劳动,大部分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所以还是能代表我国农村的基本情况的。从预试验的结果看,他们的理解能力也符合小学文化程度者的实际情况。
, http://www.100md.com
    从预试验的结果来看,全部被试者均表示对《读本》初稿比较满意。认为本书的总体框架能适合广大农村居民对卫生知识的需求(农村居民需要但初稿中未列入的内容,如蛔虫病、癣病等,预试验后均已补入)。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能理解《读本》的大部分内容。预试验后一些过于专业化的用语被改为更通俗的词语,如“发绀”一词就被“口唇发紫”取代。非专业人员自己不能配制的制剂和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买到的药物就不再提及。但健康教育不能一味迁就外行受众原来不高的知识水平,一些难以回避的术语和科学内容,只能予以保留,并用易懂的话语加以解释,从而让它们进入群众的日常词汇中。

    结 论

    1.无论识字组或文盲组,均对《读本》初稿表示满意,认为大部分预试验材料能达到识字者一看就懂,不识字者一听就懂的要求。认为初稿所选内容能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以,初稿基本上得到农村居民(目标人群)的认可。但一些内容以及用语不够通俗,须作修改。

    2.农村居民喜欢实用性强的内容,对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兴趣不大。这在文盲组尤其如此。
, http://www.100md.com
    3.农村居民喜欢口语化的表述方式,不喜欢难懂的医学术语。“感染”等术语因使用较多,农民多已能理解。对较难懂又难以避免的术语,使用时加解释,这样既普及了科学知识,同时又能使农村居民慢慢地理解并接受该术语。预试验者了解受众的理解程度及改进材料方面非常有效。这种方法应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单位:郑伯承(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 北京,100011)

    刘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 北京,100011)

    祖光怀(安徽省健康教育所 合肥,230006)

    刘瑞兰(辽宁省健康教育所 沈阳,110005)

    参考文献

    1,北京医科大学,主编.健康传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52-157.

    2,米光明,王官仁.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25-326.

    3,Tones K,Tilford S,Robinson Y K.Health Education E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London: Chapman and Hall,1990.179-18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