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哈萨克族
编号:10336297
哈萨克民族医药简史
http://www.100md.com 2000年8月29日 中国中医药网
     哈萨克医药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为哈萨克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大贡献。

    几千年来,哈萨克人的祖先,在对天、地、日、月、水、火等自然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了它们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和相互克制的依存关系,从而演译出了哈医药学说中最重要的阿勒吐格尔学说(即六原素学说)。用这一学说解释宇宙万物及生命的起源和人体生理解剖、疾病的变化、转归,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哈医药理论。

    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3)曾在塞种部落中生活(塞种人是哈萨克人的祖源),他吸收了塞种人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郎万物之本是气、阳光、水、土,融合并成为他的医学理论的一部分,翻译成阿拉伯文字,成为中亚民族医学的理论基础。

    古时在希腊,塞种医生受到尊重和欢迎。当时塞种人的军队中,就有加热克什(外科医生),哈热克什(内科医生),塔恩克什(骨科医生)等,希波克拉底在哈萨克人祖先中被称为“吾鲁可曼卡克木”。民间哈医医生,在治病时祷告“这不是我的手,是吾鲁可曼卡克木之手。”
, 百拇医药
    阿布那斯尔·阿拉法拉比(870~950)是伟大的知识文化的第二导师,他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认识世界的进程中,研究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创立了医学基础知识。

    依本斯依那(908~1037)出生在布哈拉恩(乌孜别克斯坦的一个小镇)。他对医药学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一生著有16部书,其中有10万多字的巨著《医学法规》,详细说明了各科疾病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原则。这部书后来成为西医的基础理论。12世纪时就被译为多种文字,亦流传到中国。

    朱斯伯·波巴拉·沙根尼(1015~1070)为优秀诗人,伟大的思想家、医学家,他著的《知识源泉》一书闻名于世。这本书用吐厥文字撰写,反映了中世纪历史、政治、文字、教育、文艺、医学、谚语、成语等等。

    马合木提·哈什哈热依,他在《吐厥文字集》中描写了突厥部落的全部历史和谚语及成语。以上两书中的各种谚语、成语都来源于哈萨克族民间。
, 百拇医药
    乌太波依达克·特烈吾哈布勒(1388~?)也是一位民间医生,由于医术很高,被当朝哈萨克王阿加尼别克所器重,并授意他编写《奇帕格叶尔勒克巴亚尼》(《哈萨克医药志》)一书。乌太波依达克奉旨后,详尽的研究了前贤们的医学著作,吸取其精华,并四处周游行医,收集大量的民间医药资料,亲自作药物试验,尝尽百草,曾多次险些中毒身亡,经多年艰辛努力完成了这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书中记载了药用植物728种,动物318种,矿物60种,共计1106种药物,记载有4577张处方。书中除重要医学部分以外,还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各学科,为哈萨克医药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乌太波依达克,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未曾成婚育子,以他的话讲:“我没有儿子,这本书就是我的儿子。”

    书完稿,呈送哈萨克王的时候,战争爆发,王朝被推翻,阿加尼别克被杀,乌太波依达克死里逃生,他把手稿交给最可信赖的弟弟托派,临终遗言:“此稿传男不传女,要传于有责任感,可信赖的后代,代代之相传,不可问世”。
, 百拇医药
    乌太波依达克家族,根据遗嘱,500年来代代珍藏密传这部巨著手槁,经阿勒泰地区哈医医院多方寻找,于1994年12月由他第32代嫡系子孙贡献出来,在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领导下,新疆科学卫生出版社首次印刷出版,使这一民族瑰宝和人民见面。此书中,尤让世人惊叹的是:哈萨克族祖先,在500年前就找到的预防天花的疫苗——牛痘接种预防天花,较1796年初次发现牛痘疫苗的英国医学家叶德瓦尔特·金尼尔早350年,因此,我们认为乌太波依达克是历史上发现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先驱。他还通过无数次科学试验,临床验证,阐明了心、脑生理功能,相互间的关系,这一发现较哈维《心血运动论》(1682年)早100年。另对冻伤、烫伤患者有哈医特色的特殊疗法。对疑难病症有独特疗法。乌太波依达克说:“我品尝药物多次中毒,最后又在百草中获救,在这坎坷不平的摸索中,我发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东西”。

    他举例如下:麻疹流行时,在流行区域或患者居室门外系红布条以告示:有病人,谢绝入内。

, http://www.100md.com     “医药志”中明确规定,三代近亲不可结婚,七代以外方能婚嫁,哈萨克民族一直保持着这一优良传统。书中也记载了,动物各部位的淋巴结均不能食用,食用可导致疾病,要求哈萨克人宰食动物时,一定要剔除淋巴结。至今哈萨克人不食动物淋巴部分。

    乌太波依达克按当时医生的分工分成:哈勒吾孜干其帕格尔(现称医学家)等24类。

    阿布来汉时期(1700年),在新疆赛里木湖边库克山区,那依曼部落,一名叫木尔扎可勒迪的人,精通阿拉伯语、蒙语、英语和俄语,自学神医吾鲁可曼卡克木编写的医书,研究和发展了哈医药,成为一代神医。儿子别嘎勒把医术传给了儿子加依勒汗,当时他们可采集并运用500多种动植矿物药治疗疾病,并在传染病流行时,动员人们上山采集野蒜取汁外用,撒房中,并用蒜瓣串成项链,挂在脖子上,预防传染病。

    1930年哈医民间医生厄米尔拜,用草药制成麻醉药,给两位小腿胫腓骨折,骨头缺失的病人进行手术,并用骆驼仔的骨头植入其中,把断骨接上,治愈后患肢复如常人。他还能治骨结核病、骨髓炎等病。

    骨伤科(吾塔什)民间哈医,擅长骨折的复位固定,对于骨折后畸形愈合了几年的骨头,也能使用一种马驹油和药物的配方,使骨痂软化,从原骨折处分离,然后重新复位,固定治愈。

    摘自中国中医药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