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498947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进展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10期
     作者:郑燕红

    单位: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 柳州 545005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001026

    目前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存在着重视抢救生命,忽视功能恢复,重治疗,轻康复的倾向[1],使许多病人未得到早期功能锻炼,后遗症的发生率仍很高。据统计其致残率为86.5%,其中15%的病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国内学者主张在发病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最大程度的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2]。现将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任何疾病发作之时,康复护理即应开始[3]。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通过反复训练,使这些突触建立接近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经环路网络——突触链,实现中枢神经功能重新组合,同时抑制异常的低位中枢控制的运动,使其突触链处于受抑制的多阈值状态,从而改善患肢的功能[4]。根据国内外资料证实[5~7],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行功能锻炼。早期成功的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8]
, http://www.100md.com
    2 急性期康复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后2周内、出血性脑卒中在出血后1个月内为脑卒中急性期[9]。关于急性期的康复护理开始时间,至今仍无一致意见,一般认为,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病情稳定后即可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而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则在发病后的当天即可进行康复治疗,甚至可以作运动强度较大的康复治疗[10]

    2.1 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

    脑卒中发生后,即应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包括卧位和肢体摆放,减少患侧肢体受压。

    2.1.1 卧位:采取健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的方法,每1~2 h翻身1次,减少患侧卧位,预防肢体受压。对重症脑出血病人,首次翻身时间在起病后12 h即可翻身[11]

    2.1.2 肢体摆放:①仰卧位时,患肩垫枕,使肩胛处于伸位。同时患侧上肢也要垫枕,使肘腕伸直,掌心向上[12]。下肢由臀下至小腿置一低平长软枕,窝处再加放一小软枕,使腿微曲。足底与床尾之间置一硬枕,防止足下垂。保持屈髋、屈膝、踝背屈90°。双足之间夹一硬枕,防止小腿内收[13]。②健侧卧位时,肩胛处于伸位,患侧上肢应支撑,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健侧,健侧下肢稍后伸,屈膝,患侧下肢放在健侧下肢前,膝关节呈>90°弯曲,并在膝内侧至足部置一较厚软枕(厚度为13 cm左右),保持屈髋、屈膝、踝中立位[2]。③患侧卧位时,背部垫软枕,60~80°倾斜为佳,不可过度侧卧,以免引起窒息,患手可置90°位放于枕边,健手可置于胸前或身上,健肢屈曲,患肢伸直呈迈步或屈曲状,两下肢间垫软枕,以免压迫患肢,影响血液循环[14]
, 百拇医药
    2.2 进行肢体活动

    脑卒中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后,在不妨碍治疗时,应立即开始进行肢体按摩和被动活动[13]

    2.2.1 按摩:包括按、摩、揉、捏四法。顺序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2次/d,每次20 min。对病人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轻缓的按摩。

    2.2.2 被动运动:包括肩、肘、指、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如前臂的外旋、腕及手部关节的外展与对掌。对意识清醒的病人,在被动运动的同时,可配合意念主动运动[15],嘱病人思想上有一个强烈的想法,相信自己肢体可以活动。被动活动2~3次/d。

    2.2.3 主动运动:当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运动训练,以利肢体功能的恢复。主动运动应在护士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2~3次/d。主要训练方法有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等[14]。①Bobarth握手。帮助病人将患手五指分开,健手拇指置于患手拇指下,余4指相对应交叉,并尽量向前伸直肘关节,以健手带动患手上举,在30°、60°、90°、120°时,可视病人情况,要求病人保持5~10 min,手不要晃动,不要憋气或过分用力。②桥式运动。嘱病人平卧,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足抵于床边,助手压住病人双足关节,尽量使臀部抬离床面,并保持不要摇晃,两膝关节尽量并拢。做此动作肘,抬高高度以病人最大能力为限,嘱病人不要过分用力憋气等,保持平静呼吸,时间可从5 s开始,渐至1~2 min,2~3次/d,5下/次,这对腰背肌、臀肌、股四头肌均有锻炼意义,有助于防止甩髋、拖足等不良步态的发生。③床上移行。教会病人以健手为着力点,健肢为支点在床上进行上下移行。健手握紧床头栏杆,健肢助患肢直立于床面,如桥式运动状,臀部抬离床面时顺势往上或往下做移动,即可自行完成床上移动。若病人健手肌力达5级,可教会病人以手抓住床边栏杆,健足插入患肢膝关节下向健侧或患侧翻身。
, http://www.100md.com
    3 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病人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后即进入恢复期。进入恢复期需要的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1~2周后,而出血性脑卒中在两周至1个月后[9]。此期的主要任务是增强患肢的活动,对患肢进行坐、立、行的训练及各种日常生活训练[16]

    3.1 坐卧练习[17]

    当病人能自行翻身后,将训练体位改为坐位。先抬高床头30°,再逐渐增大角度,并延长时间,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帮病人床边坐位或椅坐位,健手扶床栏,两腿下垂,增加脊椎和髋关节的肌肉、韧带功能和坐位平衡能力,为站立行走创造条件。病人能坐稳后再开始进行站立训练。

    3.2 站立训练

    3.2.1 人工站立训练[18]:病人坐于床边,如无不适试行站立。站立时,护士在患侧保护,让病人身体靠床边,健手扶床栏,身体重心置于健侧,站立时间可由几秒钟逐渐延至几分钟,在此基础上可练习前后摆动患肢,前摆时伸膝,踝背屈;后摆肘屈膝,足跖屈。然后逐渐将重心移向患侧,反复练习,直到独立站立。
, 百拇医药
    3.2.2 站立床站立训练[19]:有条件者早期(急性期后)使用站立床进行有效的站立训练。通过自体负重改善肌张力的机理,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第一,早期站立能有效的预防健侧肢体萎缩;第二,早期站立能通过自体感受器改善下肢肌张力。日本学者认为,早期站立可预防废用性萎缩[20]。进行站立训练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据报道,对重度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使用站立床训练,90.8%的病人可获得室内步行能力[19]

    3.3 行走练习[21]

    行走练习是独立生活的重要步骤,是自理的关键,也是康复过程的一个跃进。随着病情的好转,当病人能站稳10~15 min而无疲劳感时即可开始步行锻炼。步行时先原地踏步,护士站于患侧,病人健手扶手杖,嘱病人先出手杖,迈患肢,向患侧移动身体重心,护士辅助患肢膝关节支撑重力,再迈健肢,完成一个步行周期,反复练习直到独立行走。
, 百拇医药
    3.4 日常生活训练[22]

    此项训练的目的是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或半自理。其中包括吃饭、穿衣、洗漱、上厕所及室外活动。在锻炼中必须有人照顾,病人有独立生活能力时,才能逐渐脱离助手。

    4 家庭前期康复指导

    4.1 增强康复信心

    传统观念认为,偏瘫病人的康复潜力极小,为其康复所作的努力都是白费,认为病残就是死亡的前奏[23]。这些有害的偏见必然产生相应的护理方式。要对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配合。

    根据病人个性和病残状况,带来的物质、社会、工作丧失的痛苦,对前途丧失希望,表现有哭泣、拒食、烦躁、懒言、不配合等等。对此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和安慰,让他们了解疾病的转归及各种康复锻炼的意义,以增强信心。
, http://www.100md.com
    4.2 掌握自我护理方法

    康复训练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病人在进入康复期不久就要出院。因而出院后的家庭康复训练是关系到病人日后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自我护理是提高训练效果的措施,也是防止依赖心理,体现自身价值的好方法。故住院期间做好出院指导[24],设法训练病人家属掌握一些必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及基础护理知识包括褥疮、便秘、肺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等。可打印成小册子,发给病人亲属,先讲解、再示范。做好出院指导,可有效的防止出院后盲目负荷体育性走路,促进运动功能的完全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及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在整个康复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需要护士和病人及家属的密切配合,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照顾,帮助病人减轻因疾病导致的身体和心理创伤。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高丽萍,霍春暖,张雅静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93

    [2]高少茹,林惠卿,林秀兰.卧位护理在偏瘫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17

    [3]施永敏.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2):91

    [4]刘丽守,许月红,时秀珍.脑血管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9,15(2):15

    [5]Sherrill H. Early intervention care in the acute stroke patient. Arch Phys Med Rehobil, 1998,67:319

    [6]杨志香.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4):157
, http://www.100md.com
    [7]李红玲,郭 力,宋兰欣等.老年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5):202

    [8]王喜全,张 京.急性脑血管病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1):29

    [9]孙学斌,王学峰主编.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与实践.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32

    [10]饶敬忠.脑血管意外的早期康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143

    [11]徐国英,郭新节.重症脑出血病人首次翻身时间探讨.护理学杂志,1999,14(3):131

    [12]赵 艳,林晓莹,池明姬.50例脑血管偏瘫早期康复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4):61
, http://www.100md.com
    [13]李世珍.偏瘫肢体功能锻炼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意义.齐鲁护理杂志,1997,3(4):9

    [14]蒋冬梅主编.病人健康教育指导.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01~302

    [15]张桂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天津护理,1997,5(3):129

    [16]逯柏华.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吉林医学,1997,18(3):185

    [17]王宏卫.浅谈脑血管意外恢复期的康复护理体会.承德医科大学学报,1998,15(2):139

    [18]赖宝珠.脑出血早期活动方法与康复护理.福建医药杂志,1997,18(6):108

    [19]高怀民,瓮长水,于增志.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重建.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3):118
, http://www.100md.com
    [20]近藤克厕,他.脑卒中早期リハビリテミヨニ下肢筋断面积の经时变化,リハビリテミヨニ医学,1997,34(2):129

    [21]涂丽萍.急性脑血管偏瘫的早期护理.贵阳医学院学报,1997,22(2):205

    [22]杜丽鸣.脑卒中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南方护理学报,1999,6(2):23

    [23]赵森娟,谢瑞满.中风后早期Bobath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0):32

    [24]周桂苹,丁邦厚,吴学秀.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亲属的家庭前期康复指导.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2):628

    (2000-05-09收稿 2000-07-14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