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颌骨病变的平片和CT比较
颧颌骨病变的平片和CT比较
刘豆豆 尤志军
摘 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颧、颌骨病变的X线平片、断层摄影,CT扫描表现,讨论合理选择不同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 4例颧骨、3例上颌骨行瓦氏位投照,2例硬腭行侧位投照,11例下颌骨行正、侧位投照. 20例CT横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其中4例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轴位检查. 结果 3例X线平片表现阴性(15%),全口曲面断层2例阴性(10%). 20例CT均能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和周围结构,CT定性诊断率达85%. 结论 X线平片对颧、颌骨病变诊断经验较成熟,方法简单、经济,能满足临床需要. CT分辨率高,可早期诊断,但定性尚有困难. X线平片和CT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平片;X线断层;诊断,计算机辅助;骨病变
0 引言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对颧、颌骨病变的检查方法不仅逐渐增多,而且越来越强调早期正确诊断. 因颧、颌骨的形态不规则,病变种类繁多,某些表现不具备特异性,单一方法诊断较难,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我们回顾性分析20例颧、颌骨病变的X线平片、断层的投照方法,显示定位、定性程度,同CT轴、冠状面结果比较,讨论合理选择平片和CT在颧、颌骨病变中的原则,提高定性诊断水平.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64(平均29)岁. 病史15 d~2 a. 临床表现颧、颌部隆起,肿块17例次,眼球突出2例次,张口受限1例次,上腭溃疡,进食时疼痛2例次. 体征,颧骨肿块4例,硬腭肿块2例,上颌骨肿块3例,下颌骨肿块11例. 临床首次诊断均考虑为肿瘤.
, 百拇医药
1.2 X线平片检查 采用日本东芝800 mA X线机. 投照距离100 cm,胶片20 cm×25 cm,均使用滤线器. 瓦氏位投照78 kV,200 mA,0.64 s,以显示上颌骨体结构完整,颧骨结构清楚、骨小梁清晰为标准. 下颌骨正位投照,68 kV,100 mA,0.85 s,重点观察下颌骨体部和联合部为主,而下颌骨侧位投照,采用56 kV,100 mA,0.16 s,球管向头侧倾斜25°,用于显示下颌骨体,角和升支及髁状突、喙突等结构[1]. 全口曲面断层使用日本岛津产全景X机,80 kV,10 mA,17 s,断层厚度5 mm,以颌骨体面为中心,用以显示平片观察不清的病变.
1.3 CT检查 采用美国GE9800-Quick和Siemen's ARC扫描机,层厚5 mm,距阵256×256,140 kV,120 mA,均以听眶下缘连线为准行横轴位及与轴位垂直的冠状位扫描,4例注射欧乃派克(omnipaque)100 mL后轴位增强扫描.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检查方法及显示病变情况 颧骨病变4例,上颌骨病变3例,下颌骨11例,X线平片3例阴性,显示率为85%;平片加断层均能显示出病变的密度,范围,破坏情况. 但2例硬腭病变,因病灶较小,部位深而且缺乏对比,故未发现阳性征象(占10%). CT可全部显示病变的骨破坏及软组织受侵表现(100%),4例静脉内注射造影剂,4例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有助于识别病变范围和大小.
2.2 X线及CT诊断及病理诊断 ① X线诊断: 恶性骨肿瘤7例,良性骨肿瘤6例,肿瘤样病变2例,不能确定有无病变3例,阴性表现2例. 定性诊断率为63%. ②CT诊断: 恶性骨肿瘤13例,良性骨肿瘤5例,肿瘤样病变1例,不能确定性质1例. CT定性诊断率为85%. ③病理诊断:骨纤维肉瘤3例,转移瘤2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骨肉瘤4例,含齿囊肿1例,神经纤维瘤1例,高分化鳞癌1例,囊肿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巨细胞肉芽肿1例,恶性混合性腺瘤1例,软骨肉瘤1例,造釉细胞瘤1例.
, 百拇医药
2.3 影像学表现 平片和断层表现①转移瘤:均呈局限性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无骨膜反应,其中颧骨1例X线平片无阳性表现,断层可见局限性破坏,无软组织肿块. ②原发性肿瘤:骨肉瘤为成骨性(1例)或溶骨性虫蚀状破坏,边缘不清,骨膜反应不明显,未见瘤骨形成,2例可见软组织肿块. 骨纤维肉瘤显示为上颌骨体,颧骨体破坏,高密度局限性病变伴有软组织肿块,无骨膜反应(Fig 1,2). 下颌升支的嗜酸性肉芽肿呈现为单一椭圆形透光区,边缘较清楚,骨皮质有膨胀,变薄. 成釉细胞瘤为囊状透光区,外周硬化带,局部颌骨膨大、畸形,内含牙齿结构. 含齿囊肿为囊状单房病变,界限清楚,内含牙齿. 骨纤维异常增殖征表现为囊状膨胀性破坏. CT表现:CT扫描因无重叠结构,定位准确,可清楚观察病变的内部情况,实性(Fig 3)、囊性及有无周围结构的侵犯. 本组硬腭肿瘤X线平片和断层均呈阴性表现,亦无确切破坏,而CT轴位薄层和冠状扫描显示肿块分别为1.8 cm×1.2 cm及1.1 cm×1.3 cm,有骨质破坏而诊断为恶性肿瘤(Fig 4). 颧、颌骨病变因中心部位不同可向不同方向侵犯. 颧骨病变向前达皮下,向后上侵犯眼眶,致眼球突出;向内下侵犯上颌窦,向后外侵犯颞窝,翼腭窝. 上颌骨病变向下达齿槽突,向外达皮下,向后上侵犯翼内、外肌,咽旁,上颌窦后壁,向外发展达咬肌、皮下组织,向后与腮腺相邻,而喙突及下颌髁状突与颞下凹相邻. 本组20例CT扫描的优越性为对深部病变显示满意,均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 百拇医药
图 1 瓦氏位示右上颌骨体及颧骨体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
Fig 1 Right zygomatic and maxilla destruction and
soft mass in water's position film
图 2 同一患者正位断层示右上颌骨体及颧骨体骨质破坏
Fig 2 Zygomatic and maxilla destruction in
X-ray tomography of the same patient
, 百拇医药
图 3 同一患者CT示右上颌骨体及颧骨体为中心骨质破坏及
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未见骨膜反应
Fig 3 Zygomatic and maxilla destruction and soft mass,with clear margin and no periosteal reaction
in CT scanning of the same patient
图 4 CT轴位薄层扫描显示1.8 cm×1.2 cm肿块,骨质破坏而诊断为恶性肿瘤
, http://www.100md.com Fig 4 CT scanning showing 1.8 cm×1.2 cm,destruction of bone, a malignant tumor
3 讨论
3.1 检查方法选择 颧、颌骨病变由于结构不规则,常需用不同角度的投照方法观察某一所需部位,如瓦氏位可清楚显示上颌骨,颧骨. 下颌骨需合适的正位、侧位,及全口曲面断层,后者对显示下颌骨的全貌及较小病灶有一定优越性,如本组1例下颌升支偏外病变,X线侧位平片不能肯定骨质破坏,而全口曲面断层片则予以确定. 硬腭病变选择上颌牙 合位片及正、侧位断层为佳,而本组两例硬腭病变漏诊,检查方法不当是其重要原因. CT扫描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且可多方位检查,在颧、颌骨病变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依肿块实、囊性及周围侵犯情况判断良、恶性,本组符合率占17/20(85%),CT对小型病灶早期骨质改变多为阳性表现. X线片可整体显示病变的全貌,尤其是对骨肿瘤诊断经验较成熟、方法简单、方便,经济仍为首选方法.
, http://www.100md.com
3.2 病变定性 良性肿瘤骨质破坏较局限于某一部位呈膨胀性改变,边缘有或无硬化边且较清楚,一般具有浸润性生长,邻近肌肉间隙或脂肪层存在. 恶性肿瘤骨质破坏较广泛,肿块不规则,密度呈实性不规则,常累及多个部位,邻近脂肪层消失,轮廓不完整. 但当早期恶性肿瘤局限性破坏时难以区别出良、恶性,本组转移瘤1例误诊为良性肿瘤.
3.3 X平片同CT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X线多方位,多角度投照对显示病变有一定优越,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 CT对早期病变和颧、颌骨深部病变表现较敏感;对累及周围结构提供可靠依据,既可观察骨质结构又可分析软组织情况,但对于有软组织肿块弥漫性浸润与肌肉难以分辨,对是否起源于骨组织或软组织的肿瘤定性困难,需结合X线,断层及临床进一步分析[2].
作者简介:刘豆豆(1954-),女(汉族),江西省石城县人. 1991年北京医科大学函授毕业,主管技师,发表论文5篇. Tel.(029)3373753
刘豆豆(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院放射科)
尤志军(西京医院放射诊断科,陕西 西安 710033)
参考文献:
[1] 邹仲. X线检查技术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68-185.
[2] 张贵祥,郭庆林. 平片和CT对小型骨肿瘤的诊断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6;12(4):41-46., 百拇医药
刘豆豆 尤志军
摘 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颧、颌骨病变的X线平片、断层摄影,CT扫描表现,讨论合理选择不同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 4例颧骨、3例上颌骨行瓦氏位投照,2例硬腭行侧位投照,11例下颌骨行正、侧位投照. 20例CT横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其中4例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轴位检查. 结果 3例X线平片表现阴性(15%),全口曲面断层2例阴性(10%). 20例CT均能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和周围结构,CT定性诊断率达85%. 结论 X线平片对颧、颌骨病变诊断经验较成熟,方法简单、经济,能满足临床需要. CT分辨率高,可早期诊断,但定性尚有困难. X线平片和CT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平片;X线断层;诊断,计算机辅助;骨病变
0 引言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对颧、颌骨病变的检查方法不仅逐渐增多,而且越来越强调早期正确诊断. 因颧、颌骨的形态不规则,病变种类繁多,某些表现不具备特异性,单一方法诊断较难,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我们回顾性分析20例颧、颌骨病变的X线平片、断层的投照方法,显示定位、定性程度,同CT轴、冠状面结果比较,讨论合理选择平片和CT在颧、颌骨病变中的原则,提高定性诊断水平.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64(平均29)岁. 病史15 d~2 a. 临床表现颧、颌部隆起,肿块17例次,眼球突出2例次,张口受限1例次,上腭溃疡,进食时疼痛2例次. 体征,颧骨肿块4例,硬腭肿块2例,上颌骨肿块3例,下颌骨肿块11例. 临床首次诊断均考虑为肿瘤.
, 百拇医药
1.2 X线平片检查 采用日本东芝800 mA X线机. 投照距离100 cm,胶片20 cm×25 cm,均使用滤线器. 瓦氏位投照78 kV,200 mA,0.64 s,以显示上颌骨体结构完整,颧骨结构清楚、骨小梁清晰为标准. 下颌骨正位投照,68 kV,100 mA,0.85 s,重点观察下颌骨体部和联合部为主,而下颌骨侧位投照,采用56 kV,100 mA,0.16 s,球管向头侧倾斜25°,用于显示下颌骨体,角和升支及髁状突、喙突等结构[1]. 全口曲面断层使用日本岛津产全景X机,80 kV,10 mA,17 s,断层厚度5 mm,以颌骨体面为中心,用以显示平片观察不清的病变.
1.3 CT检查 采用美国GE9800-Quick和Siemen's ARC扫描机,层厚5 mm,距阵256×256,140 kV,120 mA,均以听眶下缘连线为准行横轴位及与轴位垂直的冠状位扫描,4例注射欧乃派克(omnipaque)100 mL后轴位增强扫描.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检查方法及显示病变情况 颧骨病变4例,上颌骨病变3例,下颌骨11例,X线平片3例阴性,显示率为85%;平片加断层均能显示出病变的密度,范围,破坏情况. 但2例硬腭病变,因病灶较小,部位深而且缺乏对比,故未发现阳性征象(占10%). CT可全部显示病变的骨破坏及软组织受侵表现(100%),4例静脉内注射造影剂,4例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有助于识别病变范围和大小.
2.2 X线及CT诊断及病理诊断 ① X线诊断: 恶性骨肿瘤7例,良性骨肿瘤6例,肿瘤样病变2例,不能确定有无病变3例,阴性表现2例. 定性诊断率为63%. ②CT诊断: 恶性骨肿瘤13例,良性骨肿瘤5例,肿瘤样病变1例,不能确定性质1例. CT定性诊断率为85%. ③病理诊断:骨纤维肉瘤3例,转移瘤2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骨肉瘤4例,含齿囊肿1例,神经纤维瘤1例,高分化鳞癌1例,囊肿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巨细胞肉芽肿1例,恶性混合性腺瘤1例,软骨肉瘤1例,造釉细胞瘤1例.
, 百拇医药
2.3 影像学表现 平片和断层表现①转移瘤:均呈局限性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无骨膜反应,其中颧骨1例X线平片无阳性表现,断层可见局限性破坏,无软组织肿块. ②原发性肿瘤:骨肉瘤为成骨性(1例)或溶骨性虫蚀状破坏,边缘不清,骨膜反应不明显,未见瘤骨形成,2例可见软组织肿块. 骨纤维肉瘤显示为上颌骨体,颧骨体破坏,高密度局限性病变伴有软组织肿块,无骨膜反应(Fig 1,2). 下颌升支的嗜酸性肉芽肿呈现为单一椭圆形透光区,边缘较清楚,骨皮质有膨胀,变薄. 成釉细胞瘤为囊状透光区,外周硬化带,局部颌骨膨大、畸形,内含牙齿结构. 含齿囊肿为囊状单房病变,界限清楚,内含牙齿. 骨纤维异常增殖征表现为囊状膨胀性破坏. CT表现:CT扫描因无重叠结构,定位准确,可清楚观察病变的内部情况,实性(Fig 3)、囊性及有无周围结构的侵犯. 本组硬腭肿瘤X线平片和断层均呈阴性表现,亦无确切破坏,而CT轴位薄层和冠状扫描显示肿块分别为1.8 cm×1.2 cm及1.1 cm×1.3 cm,有骨质破坏而诊断为恶性肿瘤(Fig 4). 颧、颌骨病变因中心部位不同可向不同方向侵犯. 颧骨病变向前达皮下,向后上侵犯眼眶,致眼球突出;向内下侵犯上颌窦,向后外侵犯颞窝,翼腭窝. 上颌骨病变向下达齿槽突,向外达皮下,向后上侵犯翼内、外肌,咽旁,上颌窦后壁,向外发展达咬肌、皮下组织,向后与腮腺相邻,而喙突及下颌髁状突与颞下凹相邻. 本组20例CT扫描的优越性为对深部病变显示满意,均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 百拇医药
图 1 瓦氏位示右上颌骨体及颧骨体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
Fig 1 Right zygomatic and maxilla destruction and
soft mass in water's position film
图 2 同一患者正位断层示右上颌骨体及颧骨体骨质破坏
Fig 2 Zygomatic and maxilla destruction in
X-ray tomography of the same patient
, 百拇医药
图 3 同一患者CT示右上颌骨体及颧骨体为中心骨质破坏及
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未见骨膜反应
Fig 3 Zygomatic and maxilla destruction and soft mass,with clear margin and no periosteal reaction
in CT scanning of the same patient
图 4 CT轴位薄层扫描显示1.8 cm×1.2 cm肿块,骨质破坏而诊断为恶性肿瘤
, http://www.100md.com Fig 4 CT scanning showing 1.8 cm×1.2 cm,destruction of bone, a malignant tumor
3 讨论
3.1 检查方法选择 颧、颌骨病变由于结构不规则,常需用不同角度的投照方法观察某一所需部位,如瓦氏位可清楚显示上颌骨,颧骨. 下颌骨需合适的正位、侧位,及全口曲面断层,后者对显示下颌骨的全貌及较小病灶有一定优越性,如本组1例下颌升支偏外病变,X线侧位平片不能肯定骨质破坏,而全口曲面断层片则予以确定. 硬腭病变选择上颌牙 合位片及正、侧位断层为佳,而本组两例硬腭病变漏诊,检查方法不当是其重要原因. CT扫描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且可多方位检查,在颧、颌骨病变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依肿块实、囊性及周围侵犯情况判断良、恶性,本组符合率占17/20(85%),CT对小型病灶早期骨质改变多为阳性表现. X线片可整体显示病变的全貌,尤其是对骨肿瘤诊断经验较成熟、方法简单、方便,经济仍为首选方法.
, http://www.100md.com
3.2 病变定性 良性肿瘤骨质破坏较局限于某一部位呈膨胀性改变,边缘有或无硬化边且较清楚,一般具有浸润性生长,邻近肌肉间隙或脂肪层存在. 恶性肿瘤骨质破坏较广泛,肿块不规则,密度呈实性不规则,常累及多个部位,邻近脂肪层消失,轮廓不完整. 但当早期恶性肿瘤局限性破坏时难以区别出良、恶性,本组转移瘤1例误诊为良性肿瘤.
3.3 X平片同CT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X线多方位,多角度投照对显示病变有一定优越,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 CT对早期病变和颧、颌骨深部病变表现较敏感;对累及周围结构提供可靠依据,既可观察骨质结构又可分析软组织情况,但对于有软组织肿块弥漫性浸润与肌肉难以分辨,对是否起源于骨组织或软组织的肿瘤定性困难,需结合X线,断层及临床进一步分析[2].
作者简介:刘豆豆(1954-),女(汉族),江西省石城县人. 1991年北京医科大学函授毕业,主管技师,发表论文5篇. Tel.(029)3373753
刘豆豆(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院放射科)
尤志军(西京医院放射诊断科,陕西 西安 710033)
参考文献:
[1] 邹仲. X线检查技术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68-185.
[2] 张贵祥,郭庆林. 平片和CT对小型骨肿瘤的诊断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6;12(4):41-4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