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503532
B超诊断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伴肝脾肿大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年第8期
     杨德献

    关键词:B超;诊断;下腔静脉血栓;肝脾肿大 患者,男, 65岁。因急性腹痛, 腹胀3天, 来我院就诊。体检:BP:14/9.5kPa, 心界不大, 心率81次, 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肺呼吸音清, 腹紧, 叩击音呈实音, 腹壁浅静脉曲张, 肝肋下7cm, 质较硬, 脾肋下4cm, 双下肢中度浮肿。B超检查:肝右叶最大径17.3cm, 肝光点分布均匀, 内未见肿瘤。脾上下径14.5cm, 厚径5.2cm, 腹腔见5.1cm×4.3cm液性暗区, 内未见肿瘤。IVC内径3.4cm, 于第二肝门下方纵切见一8.5cm×2.6cm的条块状等回声, 其内见一5.0cm×1.3cm的无回声液性暗区, 其游离缘整齐, 局部与IVC壁相连, 管壁内膜清楚(图1)。B超诊断:IVC血栓形成伴肝脾大及中度腹水。外科行IVC切开摘除术, 术中见一8.7cm×3.0cm栓子, 经病理检验, 证实为血栓。

    IVC血栓形成(箭头所指)

    L:肝脏 IVC下腔静

    图 1 左为IVC纵切;右图为IVC横切

    讨论:IVC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静脉壁损害; ②血流缓慢; ③血液凝固性增高, 临床上常出现急性腹痛, 肝脾肿大, 腹水, 上腹壁浅静脉曲张等症状, IVC血栓形成临床很少见。像如此大的血栓更少见, 诊断比较困难, B超是最简便、最快速、最准确的检查方法, B超的正确诊断是临床医师及时、正确有效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肺脑栓塞依据。

    鉴别诊断、IVC血栓形成常与IVC癌栓相鉴别。前者一般呈扁平、条块状, 回声多较低, 均匀, 游离缘整齐, 可与血管壁相连, 但分界清楚, 内膜无中断, IVC周围器官组织无肿瘤, 后者常呈团块状、圆形或不规则状, 回声较强不均匀, 游离缘多不规则, 与血管壁可粘连或浸润, 血管内膜模糊或中断, 可在腹部找到恶性肿瘤。

    作者单位:杨德献(239400 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B超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