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505793
聚合酶链反应和改良抗酸染色诊断L型结核杆菌感染
http://www.100md.com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
     聚合酶链反应和改良抗酸染色诊断L型结核杆菌感染

    邹菊贤 刘茂贤 齐为民 郭天程 金发光

     摘 要: 目的 探讨L型抗酸菌的IK染色和PCR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IK染色和PCR技术,对结核病患者(35例)、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患者(30例)和正常胎儿(10例)的石蜡切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两种方法(PCR和IK染色)对上述3组75例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83%;67%,60%及0%. 结论 PCR技术及IK染色,检测抗酸菌L型的阳性率及灵敏度均较高.

    关键词:结核病;诊断;PCR;L-型

    0 引言

    结核菌在抗生素、抗体、补体和溶菌酶等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其细胞壁可部分或完全性缺陷形成L型菌,其感染性淋巴结炎通常失去原菌感染引起的典型病变特征,仅表现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的病理改变[1]. 为此,我们对75例(其中结核病患者35例,非特异性淋巴结炎30例,正常胎儿10例)切片以改良抗酸染色(intensifed kinyoun ,IK)[1]和PCR扩增分别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 百拇医药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实验组标本:65例,其中结核病患者35例(包括:肺、淋巴、腰椎、肾和其他结核病患者),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患者30例. 正常对照组10例,均为正常胎儿. 以上75例的石蜡切片,为1990/1994年空军南京医院、解放军451医院和本院病理科取材后制备.

    1.2 方法

    1.2.1 IK改良抗酸染色 DNA提取:石蜡切片(厚4~5 μm)各5张于Eppendorf管内分别做IK改良抗酸染色与PCR. 每一蜡块切完后,为避免交叉污染,均用二甲苯擦洗刀和镊子. 改良抗酸染色法:所用的石蜡切片经脱蜡、水洗后、置石碳酸品红液中(临用前加吐温80℃ 0.1 mL)浸泡24 h. 水洗后用5 mL.L-1盐酸乙醇退色、水洗. 1 g.L-1美蓝液复染30 s,水洗、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结果判断:抗酸菌呈短杆状、亮红色或紫红色,而L型呈多形性:有原生小体(直径约为0.05~0.5 μm),圆球体(直径1 μm左右),巨形体(直径1.5~50 μm)及长丝体(长短差异较大)等. 结果报告可为阳性或阴性;PCR结核菌DNA的提取按文献[2]的方法略加改进. 取装有石蜡切片的Ependorf管,加入二甲苯脱蜡30 min,以16 000 g高速离心5 min,弃上清,沉淀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翻转混匀,同上离心;加入丙酮3滴,50℃水溶敞盖蒸发干燥,加入消化酶缓冲液,55℃ 3 h,短时离心,97℃ 8~10 min灭活,除沉淀,离心,取上清-20℃保存备用. 正常对照组织切片同上处理提取备用.
, 百拇医药
    1.2.2 结核患者DNA检测分析 取提取之模板DNA 3 μL加入25 μL反应混合Eppendorf管(单人单管)中(由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提供),Thermolyne Co,Amplitron Ⅱ仪上进行PCR扩增,即94℃ 30 s,55℃ 50 s,72℃ 40 s,循环38次,72℃延伸5 min. 扩增的靶DNA是结核分枝杆菌群特异的MPB64蛋白编码基因片段[3],其引物序列为5′-GCTCTCGGGAGTCTAGGC CA-3′和5′-TCCGCTGCCAGTCGTCTTCC-3′, 240 bp (nts460~700),(由上海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成并提供);消化酶缓冲液,试剂盒等(由本校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提供). 取10 μL扩增液,常规20 g.L-1琼脂糖凝胶(含EB 0.5 mg.L-1),电压60 V,1×TAE缓冲液中电泳15 min,置反射透射紫外灯下观察结果,扩增片段若在240 bp处出现橙黄色带者即为阳性. 阳性对照(标准人型结核杆菌DNA)和阴性对照为试剂混合反应液(不含模板,含3 μL无菌双蒸馏水)与标本模板同样条件下扩增.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IK改良抗酸染色结果 结核病患者35例中,检出杆菌型抗酸菌2例,L型2例,其中有2例同时检出了杆菌型和L型.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患者组30例中,检出L型抗酸菌20例.

    2.2 PCR检测结果 结核病患者35例中,阳性29例;30例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患者中,PCR阳性18例. 正常胎儿组织10例IK染色与PCR检测均为阴性. 两组实验间用两种方法检出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ab 1,Fig 1).

    表 1 IK染色和PCR检测结核杆菌感染结果

    Tab 1 Detection results of IK staining and PCR checkout

    for tubercle bacillus infection (n,%)
, 百拇医药
    Group

    n

    IK staining

    PCR

    Bacillus

    L-form

    Tuberclosis

    35

    2(6)

    28 (80)

    29 (83)

    Non-specific
, 百拇医药
    Lymphadentitis

    30

    0(0)

    20 (67)

    18 (60)

    Normal

    10

    0(0)

    0 ( 0)

    0 ( 0)

    图 1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Fig 1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of PCR product
, 百拇医药
    1:The standard thing of DNA molecular weight;

    2,3:Tuberculosis groups;4,5:Lymphnoditis;

    6:Positive contrast(standard man model tubercle bacill DNA);

    7:Negative contrast.

    对其中的20例组织标本(结核病组10例,8例阳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组10例,9例阳性),以上述两种方法重复检测,两次结果基本一致(结核病组10例,8例阳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组10例,9例阳性).

    3 讨论

    3.1 IK染色检测临床意义 本结果表明,IK染色对病理证实的结核病和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组织中抗酸菌L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28/35)和67%(20/30),总检出率为73%(48/65). L型抗酸菌主要分布于巨噬细胞内,其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圆球体、长丝体或巨形体等,且常集聚成堆,亦可散在性分布. 有研究发现,在慢性病性灶内结核杆菌以L型为主[1],淋巴结炎患者组30例中,L型抗酸菌的检出率高达67%,说明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结核病的病原学诊断率,并有利于结核病与其他肉芽肿性疾病的鉴别.
, 百拇医药
    3.2 PCR的临床检测意义 对经病理证实的结核病患者(35例),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患者(30例),用PCR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29/35)和60%(18/30),总检出率为72%(47/65). 若以IK染色结果作为判断L型抗酸菌的标准,PCR技术诊断L型抗酸菌的敏感性高达98%(47/48). 因此,对病理改变不典型的结核病患者(如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患者组),应用PCR技术,可从半数以上的组织中检出了结核杆菌DNA(绝大多数为抗酸菌L型). 该组患者临床上多怀疑为淋巴结核而进行活组织检查,但病理诊断却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若不进行PCR检测常被误诊. 提示,及对病理不典型的结核患者的组织标本,均应同时进行PCR检测,以减少漏诊.

    作者简介:邹菊贤(1953-),女(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 主管技师,已发表论文14篇,参编专著1部. Tel.(029)3514246(H)

    邹菊贤(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 http://www.100md.com
    刘茂贤(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齐为民(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郭天程(解放军451医院)

    金发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参考文献:

    [1] 张世馥,姚 敏,洪先知et al. 抗酸菌L型感染病理和临床误诊的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3):159-161.

    [2] 林万明. PCR技术操作和应用指南[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37-38.

    [3] Manjunath N, Shanker P, Rajan L et al. Evalution of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J]. Tubercle, 1991;72(1):21-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