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眼科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502482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双眼单视功能
http://www.100md.com 《中华眼科杂志》 2000年第4期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双眼单视功能

    夏群 关航 戴虹 崔宝华 褚德发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 为评价老年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康复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我们对100例(150只眼)接受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对象:随机抽取1997年3月至1998年10月在我院行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100例(150只眼),男性63例(81只眼),女性37例(69只眼);年龄49~89岁,平均(69.86±8.87)岁。

    2.手术方式

    150只眼中,124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式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3只眼采用平行角巩膜缘大切口行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只眼为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http://www.100md.com
    3.检查方法:术后早期(1d~2周)开始定期随诊检查以下内容:(1)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位、眼肌运动、眼前节、眼底及眼压检查,并验光矫正远、近视力。(2)双眼影像检查:采用刘蔼年《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检测患者双眼同时视像差。(3)近立体视功能检查: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抑制性暗点及立体视锐度和立体视范围。(4)同视机检查:采用国产TSJ-3型同视机3级画片,检查患者双眼同时视功能、融合范围和立体视功能。对定性立体画片观察有立体感者,采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画片定量检测患者的远立体视交叉视差锐度和非交叉视差锐度。

    远、近立体视功能的判定标准:立体视锐度≤60″,为中心立体视,表示立体视功能正常;>800″为看不到立体视。近立体视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100′,为正常立体视范围;≤80′为异常。

    二、结果

    1.视力:150只眼术后平均矫正视力0.78±0.27(0.15~1.2),其中≥0.8者81只眼,占54%;0.4~0.6者54只眼,占36%;≤0.3者15只眼,占10%。50例单眼手术者对侧非手术眼平均矫正视力0.67±0.51(0.02~1.2)。
, 百拇医药
    2.屈光度:150只眼术后平均散光度(1.55 ±1.05)DC(0.25 ~6.0 DC),以等值球镜法折算后平均屈光度为(-0.63±1.23)DS(-3.75 ~+3.13 DS)。50例单眼手术者对侧非手术眼等值球镜屈光度范围为-12.0~+2.75 DS。

    3.双眼影像:在双眼不等同时视检查中,44例影像完全相等;45例双眼影像大小有差异,其中像差为1%~3%者34例,像差≥4%(最大达15%)者11例;11例为单眼抑制。

    4.同视机功能:术后2周内检查,62例具有1级同时视功能;38例具有2级融合功能,其中1/3患者功能欠稳定,表现为融合范围较窄或单眼抑制时隐时现;19例出现立体视。随诊观察3个月至1年,19例具有1级同时视功能,平均重合点为(2.88±4.88);72例具有2级融合功能,平均融合范围(25.76±8.72);69例出现立体视。
, http://www.100md.com
    5.远、近立体视功能:术后获得远或近立体视功能者69例。其中39例近立体视的立体视锐度和立体视范围达到正常,30例近立体视功能指标有1项或几项未达到正常。该30例与无立体视功能者31例同为近立体视功能异常者。远立体视达中心立体视者54例,未达到正常者14例,看不到800″者32例。

    三、讨论

    形成双眼单视的基础之一是单眼视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及双眼视力相等或接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因术前视力低下(手动至0.2),多丧失了双眼单视功能。在本研究中,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脱盲率为100%,脱残率为89%;随着患眼视力的逐步恢复和稳定,91%的患者重新获得双眼单视功能,69%的患者出现了立体视。由此可见,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不仅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视力,而且可恢复患者双眼单视功能,甚至重建正常的立体视觉。

    在本研究中,尽管多数患者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但仍有9例无双眼同时视功能,28例2级融合功能缺失,31例无立体视。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为矫正视力低下和(或)双眼视力相差过大。采用χ2检验方法,对矫正视力≥0.8、0.4~0.6及≤0.3 的3组患者双眼单视功能进行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70.48,P<0.01);对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相差≥3行的患者双眼单视功能进行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χ2=16.45,P<0.01)。由此说明矫正视力水平及双眼视力差对白内障术后患者双眼单视功能的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康复的原因:(1)手术合并症,如角膜散光、后发性白内障等;(2)伴发损害视力的其他眼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退行性病变、视网膜脱离术后、青光眼及弱视等。
, 百拇医药
    除了视力因素之外,双眼屈光参差及斜视所造成的视觉不平衡及眼轴不协调也是影响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在本研究中,术后屈光参差(3.50~12.00 DS)患者11例,8例无双眼单视,无1例恢复立体视。本研究中6例斜视患者,2例为白内障术前失代偿间歇性外斜视;4例为白内障术后发现眼位垂直偏斜并有眼肌运动障碍,考虑可能因局麻药肌毒性作用引起眼肌麻痹所致[1,2]。此外,据文献报道,接受双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好于接受单眼手术者[3,4]。在本研究中,单、双眼手术患者各50例,其双眼同时视、融合及立体视功能正常者比例分别为41∶48、31∶41及10∶29,由此可见双眼手术者有较好的双眼单视功能。

    作者单位:夏群(100730 北京医院眼科)

    关航(100730 北京医院眼科)

    戴虹(100730 北京医院眼科)
, http://www.100md.com
    崔宝华(100730 北京医院眼科)

    褚德发(统计室)

    参考文献

    1.Capo H, Guyton DL.Ipsilateral hypertropia after cataract surgery.Ophthalmology,1996,103:721-730.

    2.中村修,平井千顺,宫坂英世,他.白内障手术後斜视とその手术.眼科临床医报,1995,89:1104-1111.

    3.Liekfeld A,Pham DT,Wollensak J.Functional results in bilateral implantation of a foldable refractive multifocal posterior chamber lens.Klin-Monatsbl-Augenheilkd,1995,207:283-286.

    4.Elliott DB,Patla A,Bullimore MA.Improvements in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vision and perceived visual disabillity after first and second eye cataract surgery.Br J Ophthalmol,1997,81:889-89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