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
黄帆 梁秀龄 林正 徐评议 马少春 程钢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胆汁排铜障碍引起金属铜离子沉积于体内多个器官,如肝、肾、大脑基底节和角膜等。为了达到早期诊断WD和检出症状前患者及携带者的目的,我们尝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中国人WD基因的突变热点Arg778Leu(2273G→T,位于8号外显子),发现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高,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1)研究对象:66例WD患者来自58个WD家系,男38例,女28例,平均年龄15.5岁。全部患者均经本院神经内科确诊为WD。(2)对照组:30例非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头晕、头痛等),没有血缘关系的个体,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5岁。
, 百拇医药
2.研究方法:采用人DNA抽提药盒提取白细胞DNA,扩增WD基因8号外显子的引物序列为P1:5′-AACCCTTCACTGTCCTTGTC-3′;P2:5′-AGGCAGCTCTTTTCTGAAC-3′。荧光标记探针针对778密码子G→T突变设计合成,探针1(标记绿色荧光素,检测正常序列):5′-(FAM)CAGCCACCGGCCCAGGG(TAMRA)-3′;探针2(标记红色荧光素,检测突变序列):5′-(FAM)CAGCCACAGGCCCAGGG(TAMRA)-3′。反应总体积40 μl,5×buffer 8 μl,2 mMdNTP 4 μl,primer 1 1 μl,primer 2 1 μl,Taq酶1 μl,模板DNA 2 μl,探针1和探针2各0.3 μl。在7700型PCR荧光自动检测仪中先93℃预变性3 min,再按下列温度和时间反应40个循环:93℃45 s,66.5℃2 min。结果若红色荧光增长而绿色荧光无增长,表示突变纯合子;若绿色荧光增长而红色荧光无增长,表示778密码子不存在G→T突变;若红、绿色荧光同时增长,表示突变杂合子。
, http://www.100md.com
3.DNA测序:随机抽取1例纯合子,1例杂合子和1例荧光PCR结果正常的对照个体进行DNA直接测序。
二、结果
1.非WD对照组的结果:全部正常。
2.WD患者的检验结果:66例WD患者中,有5例为Arg778Leu突变纯合子,占患者总数的7.58%;21例为Arg778Leu突变杂合子,占31.82%;其余40例正常。本试验的总检出率为39.4%。
3.DNA测序结果:纯合子双链均存在2273G→T,杂合子一条链存在2273G→T,非WD对照个体双链均无碱基突变,与荧光PCR结果一致。
三、讨论
迄今不少疾病均可采用基因诊断方法进行诊断,但因目前的基因诊断方法相对复杂耗时,昂贵而且效率低,因而需要寻求更好的基因诊断方法。过去检测WD患者基因突变的方法,主要有限制性多态性片断长度(RFLP)分析、微卫星DNA单倍体分析[1]等,这些方法检测的不是突变基因本身,需要先证者的完整家系进行分析,且先证者双亲必须是等位基因片段的杂合子,因而这些方法在临床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发展起来的其他方法还有SSCP分析、DNA测序、半巢式快速反应PCR[2]、PCR-酶切法[3]等,这些方法较以前的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们检测的是突变基因本身,而且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家系连锁分析,因而诊断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这些方法仍然存在较多缺点:需要酶切位点的存在,酶切技术在操作上较为困难,往往由于酶切不完全导致假阳性结果;需要电泳和染色技术;对操作员和环境有害等。
, http://www.100md.com
我们采用荧光PCR方法在66例WD患者中,检出5例Arg778Leu突变纯合子和21例突变杂合子,总检测率为39.4%,是目前该位点的最高检出率[4,5],我们认为荧光PCR在WD家系的筛查、症状前患者和杂合子的检出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WD基因的突变位点复杂多样,目前国内外已报道存在134种突变,因而只能选择某地区人群的1个或几个高频突变点(即突变热区)进行基因诊断,没有该位点突变也不能排除WD,还需其他基因诊断方法进行检测。
基金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大项目基金(37091);中山医科大学211工程基金项目(046)
作者单位:黄帆(51008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梁秀龄(51008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徐评议(51008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 http://www.100md.com
马少春(51008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林正(中山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程钢(中山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梁秀龄,徐评议,等. Wilson′s病与微卫星DNA的连锁分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4:205-207.
2,Maier-Dobeersberger T, Ferenci P, Polli C, et al. Detection of the His1069Gln mutation in Wilson′s disease by rapi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n Intem Med, 1997, 127: 21-26.
3,马少春,梁秀龄,徐评议,等. 肝豆状核变性8,14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4-17.
4,Lie YS, Petropoulos CJ. Advances in quantitative PCR technology: 5′ nuclease assays. Curr Opin Biotechnol, 1998, 9:43-48.
5,许月芳,范玉新,余龙,等. PCR直接测序在wilson′s病基因第8外显子检出一个突变热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8,15:284-287., http://www.100md.com
黄帆 梁秀龄 林正 徐评议 马少春 程钢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胆汁排铜障碍引起金属铜离子沉积于体内多个器官,如肝、肾、大脑基底节和角膜等。为了达到早期诊断WD和检出症状前患者及携带者的目的,我们尝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中国人WD基因的突变热点Arg778Leu(2273G→T,位于8号外显子),发现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高,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1)研究对象:66例WD患者来自58个WD家系,男38例,女28例,平均年龄15.5岁。全部患者均经本院神经内科确诊为WD。(2)对照组:30例非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头晕、头痛等),没有血缘关系的个体,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5岁。
, 百拇医药
2.研究方法:采用人DNA抽提药盒提取白细胞DNA,扩增WD基因8号外显子的引物序列为P1:5′-AACCCTTCACTGTCCTTGTC-3′;P2:5′-AGGCAGCTCTTTTCTGAAC-3′。荧光标记探针针对778密码子G→T突变设计合成,探针1(标记绿色荧光素,检测正常序列):5′-(FAM)CAGCCACCGGCCCAGGG(TAMRA)-3′;探针2(标记红色荧光素,检测突变序列):5′-(FAM)CAGCCACAGGCCCAGGG(TAMRA)-3′。反应总体积40 μl,5×buffer 8 μl,2 mMdNTP 4 μl,primer 1 1 μl,primer 2 1 μl,Taq酶1 μl,模板DNA 2 μl,探针1和探针2各0.3 μl。在7700型PCR荧光自动检测仪中先93℃预变性3 min,再按下列温度和时间反应40个循环:93℃45 s,66.5℃2 min。结果若红色荧光增长而绿色荧光无增长,表示突变纯合子;若绿色荧光增长而红色荧光无增长,表示778密码子不存在G→T突变;若红、绿色荧光同时增长,表示突变杂合子。
, http://www.100md.com
3.DNA测序:随机抽取1例纯合子,1例杂合子和1例荧光PCR结果正常的对照个体进行DNA直接测序。
二、结果
1.非WD对照组的结果:全部正常。
2.WD患者的检验结果:66例WD患者中,有5例为Arg778Leu突变纯合子,占患者总数的7.58%;21例为Arg778Leu突变杂合子,占31.82%;其余40例正常。本试验的总检出率为39.4%。
3.DNA测序结果:纯合子双链均存在2273G→T,杂合子一条链存在2273G→T,非WD对照个体双链均无碱基突变,与荧光PCR结果一致。
三、讨论
迄今不少疾病均可采用基因诊断方法进行诊断,但因目前的基因诊断方法相对复杂耗时,昂贵而且效率低,因而需要寻求更好的基因诊断方法。过去检测WD患者基因突变的方法,主要有限制性多态性片断长度(RFLP)分析、微卫星DNA单倍体分析[1]等,这些方法检测的不是突变基因本身,需要先证者的完整家系进行分析,且先证者双亲必须是等位基因片段的杂合子,因而这些方法在临床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发展起来的其他方法还有SSCP分析、DNA测序、半巢式快速反应PCR[2]、PCR-酶切法[3]等,这些方法较以前的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们检测的是突变基因本身,而且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家系连锁分析,因而诊断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这些方法仍然存在较多缺点:需要酶切位点的存在,酶切技术在操作上较为困难,往往由于酶切不完全导致假阳性结果;需要电泳和染色技术;对操作员和环境有害等。
, http://www.100md.com
我们采用荧光PCR方法在66例WD患者中,检出5例Arg778Leu突变纯合子和21例突变杂合子,总检测率为39.4%,是目前该位点的最高检出率[4,5],我们认为荧光PCR在WD家系的筛查、症状前患者和杂合子的检出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WD基因的突变位点复杂多样,目前国内外已报道存在134种突变,因而只能选择某地区人群的1个或几个高频突变点(即突变热区)进行基因诊断,没有该位点突变也不能排除WD,还需其他基因诊断方法进行检测。
基金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大项目基金(37091);中山医科大学211工程基金项目(046)
作者单位:黄帆(51008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梁秀龄(51008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徐评议(51008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 http://www.100md.com
马少春(51008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林正(中山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程钢(中山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梁秀龄,徐评议,等. Wilson′s病与微卫星DNA的连锁分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4:205-207.
2,Maier-Dobeersberger T, Ferenci P, Polli C, et al. Detection of the His1069Gln mutation in Wilson′s disease by rapi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n Intem Med, 1997, 127: 21-26.
3,马少春,梁秀龄,徐评议,等. 肝豆状核变性8,14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4-17.
4,Lie YS, Petropoulos CJ. Advances in quantitative PCR technology: 5′ nuclease assays. Curr Opin Biotechnol, 1998, 9:43-48.
5,许月芳,范玉新,余龙,等. PCR直接测序在wilson′s病基因第8外显子检出一个突变热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8,15:284-28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