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施慎逊 李华芳 王义方 王立伟 陆峥 张海音 顾牛范 舒良 周沫 陈远光 赵靖平
摘 要 目的 验证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噻奈普汀和阿米替林的多中心开放、对照治疗,其中噻奈普汀组33例(37.5 mg/d),阿米替林组28例(150 mg/d);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清单(AMDP-5)评定副反应。结果 噻奈普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显效率为67%,阿米替林组分别为86%和68%,起效时间均在治疗第2周末;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分别=0.023和0.011)。噻奈普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及减分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噻奈普汀组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常见的有头晕、口干、胃肠不适等。结论 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
, 百拇医药
关键词:抑郁症;阿米替林;噻奈普汀
噻奈普汀(商品名:达体朗)是80年代上市的新型三环抗抑郁药[1], 其抗抑郁机制与传统三环抗抑郁药不同,是增加突触前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1-9]。有研究表明,噻奈普汀能增加鼠脑、人体及大鼠血小板对5-HT的吸收[2]。在抗抑郁药的分类中,噻奈普汀处于镇静和激活性抗抑郁药的中间地位[5]。国外的开放和双盲对照的研究结果显示,噻奈普汀的抗抑郁疗效与传统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1-9]。为验证噻奈普汀对中国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如下临床研究。
对象和方法
一、 对象
入组对象须为作者单位的住院及门诊单相或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抑郁发作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须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抑郁障碍,严重躯体疾病,严重自杀倾向,有癫痫、闭角型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1个月内接受其它抗抑郁药治疗,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入组后依从性差或对研究药物过敏,清洗期后HAMD减分率≥30%,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转为躁狂者予以剔除。对睡眠困难者小剂量使用水合氯醛、忆梦返或思诺思等非苯二氮类药物。按上述条件共入组65例,脱落4例(噻奈普汀组1例,阿米替林组3例),实际完成61例。
, 百拇医药
1.噻奈普汀组:33例,男性13例,女性20例;年龄18~65岁,平均(40±13)岁。入组时HAMD总分(27.60±5.47)分,>24分26例,>18分7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8.76±6.94)分;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之疾病严重程度(CGI -SI)评定轻度4例,中至重度例29例。阳性家族史5例,抑郁首次发作14例,单相抑郁24例,双相抑郁9例,抑郁伴躯体症状19例。
2.阿米替林组:28例,男女各14例;年龄22~65岁,平均(43±12)岁。HAMD总分(29.17±7.37)分,>24分21例,>18分7例;HAMA总分(19.39±8.46)分; CGI-SI轻度1例、中到重度27例。阳性家族史4例,抑郁首次发作11例,单相抑郁20例,双相抑郁8例,抑郁伴躯体症状11例。
两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 治疗:6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进入噻奈普汀组或阿米替林组,安慰剂清洗5~7天,HAMD减分率<30%再予药物治疗6周。噻奈普汀(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12.5 mg/片。剂量:噻奈普汀12.5 mg/次,3次/d(37.5 mg/d)。 阿米替林50 mg/次,3次/ d(150 mg/d)。
2. 观察指标:采用的量表为 HAMD、HAMA、CGI、不良反应清单(AMDP-5)等,在入组时、治疗后第2,4,6周后评定。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糖、电解质、血脂、血常规、尿常规、血压、体重等,在入组和研究结束时检查(噻奈普汀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各项目均在正常范围;阿米替林组有2例在治疗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105次/min和108次/min,随访时恢复正常)。
3. 疗效标准: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
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由专业人员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卡方、t检验和Wilcoxon检验等统计分析。
, http://www.100md.com
结果
一、临床疗效
1.疗效评价:阿米替林组和噻奈普汀组均在治疗第2周末HAMD平均减分率>25%达到进步,第6周末平均减分率>50%达到显著进步。噻奈普汀组有效率为85%,显效率为67%;阿米替林组分别为86%和68%;两组比较,χ2=0.023及0.011,差异无显著性。噻奈普汀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噻奈普汀组t=11.576,P<0.01;阿米替林组t=11.941,P<0.01。两组治疗后第1,2,4,6周末的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表1)。治疗第6周末HAMD评定噻奈普汀组痊愈14例,阿米替林组10例;噻奈普汀组显著进步8例,阿米替林组9例;噻奈普汀组进步6例,阿米替林组5例;噻奈普汀组无效3例,阿米替林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ilcoxon检验Z=0.788,P>0.05)。治疗第6周末HAMA评定噻奈普汀组和阿米替林组HAMA总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第2周末HAMA减分率平均>25%,第6周末减分率平均>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1)。
, 百拇医药
治疗第6周末CGI疗效指数(GI)评定噻奈普汀组显著进步14例,进步9例,稍进步5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阿米替林组相应为11例,10例,5例,0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ilcoxon检验Z=0.266 P<0.05)。
2.HAMD、HAMA量表各因子分比较:治疗第6周末, 噻奈普汀组HAMD抑郁量表的体重因子减分率(99.5%)与阿米替林组(81.8%)的差异有显著性(t=2.117,P<0.05);噻奈普汀组焦虑/躯体化因子的减分率(60.7%)大于阿米替林组(38.4%),但差异无显著性(t=1.943,P=0.057)。噻奈普汀组HAMA量表中躯体焦虑因子的减分率(66.5%)大于阿米替林组(32.4%),差异有显著性(t=2.461, P<0.05)。
二、不良反应分析
1.CGI量表副反应指数(EI)评定:CGI-EI显示噻奈普汀组极轻度不良反应19例、轻度12例、中度0例,阿米替林组相应为3例、20例、5例,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Z=4.257,P<0.01)。这种差异从治疗后第1周末开始,噻奈普汀组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植物神经症状的发生均明显少于阿米替林组。第1周末噻奈普汀组极轻度不良反应22例、轻度10例、中度0例,阿米替林组相应为8例、17例、3例(Z=3.254,P<0.01)。第2周末噻奈普汀组为18例、14例、1例, 阿米替林组为8例、12例、8例(Z=2.673,P<0.01)。第4周末噻奈普汀组为18例、14例、1例, 阿米替林组为5例、17例、6例(Z=3.249,P<0.01)。
, http://www.100md.com
表1 噻奈普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抑郁、焦虑量表及减分率比较(X±s)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总分
HAMD
噻奈普汀组
27.60±5.47
, http://www.100md.com
23.03± 8.43
18.90± 8.05
14.78± 8.76
10.32± 7.83
阿米替林组
29.17±7.37
24.85± 7.38
19.07± 6.48
12.89± 7.00
11.25± 6.98
减分率(%)
, http://www.100md.com
噻奈普汀组
-
17.6±20.7
32.2±24.3
46.6±28.8
61.8±29.7
阿米替林组
-
15.1±13.7
33.7±18.4
54.2±24.8
59.7±26.4
, 百拇医药
总分
HAMA
噻奈普汀组
18.76±6.94
14.97± 6.23
12.24± 6.48
9.64± 5.64
7.09± 5.31
阿米替林组
19.39±8.46
16.04± 7.04
12.93± 5.69
, http://www.100md.com
9.00± 5.88
8.89± 6.99
减分率(%)
噻奈普汀组
-
18.2±22.8
31.1±31.7
43.6±31.2
57.4±27.9
阿米替林组
-
15.4±18.8
, http://www.100md.com
30.3±18.7
48.2±33.4
51.9±36.6
注:噻奈普汀组33例,阿米替林组28例;“-”表示未评;两组间各项经t检验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经t检验比较,P均<0.01 2. 噻奈普汀组与阿米替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表2):噻奈普汀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口干、胃肠不适、烦渴、恶心、便秘,偶见心悸、呕吐、头痛、静坐不能。噻奈普汀组口干、便秘的发生率低于阿米替林组(表2),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噻奈普汀组的口干、烦渴等都得到明显缓解。但阿米替林组的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烦渴症状均缓解不明显。
表2 噻奈普汀组与阿米替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项目
, http://www.100md.com
噻奈普汀组(34例)
阿米替林组(31例)
头晕
29(10)
19( 6)
口干
21( 7) *
52(16)
恶心
15( 5)
7( 2)
烦渴
, 百拇医药
15( 5)
29( 9)
胃肠不适
15( 5)
13( 4)
便秘
9( 3)*
32(10)
头痛
6( 2)
7( 2)
震颤
, 百拇医药
3( 1)
10( 3)
呕吐
3( 1)
3( 1)
嗜睡
3( 1)
3( 1)
排尿困难
0( 0)*
16( 5)
盗汗
, 百拇医药
0( 0)
10( 3)
眼球震颤
0( 0)
7( 2)
静坐不能
0( 0)
10( 3)
全身皮疹
0( 0)
7( 2)
注:脱落例数统计在内;括号内为发生例次;* 与阿米替林组经χ2检验比较,P<0.05讨论
, http://www.100md.com
国外的研究表明[1-9],噻奈普汀不仅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且不良反应明显比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少,几乎无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作用,对血液、肝、肾功能均无损害,亦没有镇静作用。噻奈普汀不仅对抑郁症有效,且对抑郁性神经症、慢性酒精中毒和戒酒后出现的抑郁也有效[9]。长期使用可预防复发[3]。
本结果表明噻奈普汀对抑郁症的疗效是肯定的,第6周末HAMD平均减分率为61.8%,与阿米替林相当(59.7%)。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85%,显效率为67%,与阿米替林相似(86%和68%)。这与文献报道相近[7]。从HAMD、HAMA量表减分率看,噻奈普汀起效时间在服药后第2周,与传统抗抑郁药相同;但个别患者在服药7天后即起效。本结果还显示噻奈普汀对焦虑症状也有效,且第6周末HAMA减分率稍高于阿米替林,与文献报道一致[7-9] 。从量表因子分看,噻奈普汀对躯体焦虑的改善优于阿米替林(减分率分别为66.5%,32.4%),而两药对精神焦虑的差异无显著性。这可能与阿米替林的不良反应有关。
, 百拇医药
本结果显示噻奈普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口干、胃肠不适、烦渴、恶心等,未见危及生命及延长住院等严重不良反应[6-8]。噻奈普汀治疗时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服药后口干、便秘等胆碱能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且通常患者都能耐受,不需特殊处理[8]。噻奈普汀镇静作用很轻,对于睡眠不好的患者可适当加用镇静催眠药。研究中发现阿米替林对心脏的影响不明显,可能与所用的剂量小有关。
总之,本结果显示噻奈普汀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程度轻。患者服药耐受性好、依从性高,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施慎逊(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李华芳(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王义方(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 百拇医药
王立伟(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陆峥(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张海音(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顾牛范(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舒良(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周沫(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陈远光(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赵靖平(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参考文献
1,Silva JAC, Ruschel SI, Caetano D, et al.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tianeptine on major deprassive episodes. Neuropsychobiology, 1997,35:24-29.
, http://www.100md.com
2,Cassaano GB, Loo H, Mendlewicz J, et al. A 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tianeptine, imipremine and placebo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Eur Psychiatry, 1996,11:2254-2259.
3,Loo H, Dellaeau B, Kamoun A. Tianeptine: clinical properties. Eur Psychiatry, 1993, 8 Suppl, 2:103-109.
4,Guelfi JD, Dulcire J, Moine PL, et al. 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ianeptine in 1 858 depressed patients treated in general practice. Neuropsychobiology, 1992,25:140-148.
, 百拇医药
5,Loo H, Ganry H, Dufour H, et al. Long-term use of tianeptine in 380 depressed patients. British J Psychiatry, 1992, 160 Suppl, 15:61-65.
6,Guelfi JD. Efficacy of tianeptine in comparative trials versus reference antidepressants, an overview. British J Psychiatry,1992, 160 Suppl, 15:72-75.
7,Guelfi JD, Pichot P, Dreyfus JF. Efficacy of tianeptine in anxious-depressed patients: Results of a 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 versus amitriptyline. Neuropsychobiology, 1989,22:41-48.
8,Delaallean B, Dulcire C, Le Moine P, et al. Analysis of the side effects of tianeptine. Clin Neuropharmacology, 11: Suppl,2 83-89.
9,Loo H, Malka R, Defrance R, et al. Tianeptine and amitriptyline. Neuropsychology,1988, 19:79-85., 百拇医药
施慎逊 李华芳 王义方 王立伟 陆峥 张海音 顾牛范 舒良 周沫 陈远光 赵靖平
摘 要 目的 验证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噻奈普汀和阿米替林的多中心开放、对照治疗,其中噻奈普汀组33例(37.5 mg/d),阿米替林组28例(150 mg/d);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清单(AMDP-5)评定副反应。结果 噻奈普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显效率为67%,阿米替林组分别为86%和68%,起效时间均在治疗第2周末;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分别=0.023和0.011)。噻奈普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及减分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噻奈普汀组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常见的有头晕、口干、胃肠不适等。结论 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
, 百拇医药
关键词:抑郁症;阿米替林;噻奈普汀
噻奈普汀(商品名:达体朗)是80年代上市的新型三环抗抑郁药[1], 其抗抑郁机制与传统三环抗抑郁药不同,是增加突触前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1-9]。有研究表明,噻奈普汀能增加鼠脑、人体及大鼠血小板对5-HT的吸收[2]。在抗抑郁药的分类中,噻奈普汀处于镇静和激活性抗抑郁药的中间地位[5]。国外的开放和双盲对照的研究结果显示,噻奈普汀的抗抑郁疗效与传统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1-9]。为验证噻奈普汀对中国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如下临床研究。
对象和方法
一、 对象
入组对象须为作者单位的住院及门诊单相或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抑郁发作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须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抑郁障碍,严重躯体疾病,严重自杀倾向,有癫痫、闭角型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1个月内接受其它抗抑郁药治疗,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入组后依从性差或对研究药物过敏,清洗期后HAMD减分率≥30%,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转为躁狂者予以剔除。对睡眠困难者小剂量使用水合氯醛、忆梦返或思诺思等非苯二氮类药物。按上述条件共入组65例,脱落4例(噻奈普汀组1例,阿米替林组3例),实际完成61例。
, 百拇医药
1.噻奈普汀组:33例,男性13例,女性20例;年龄18~65岁,平均(40±13)岁。入组时HAMD总分(27.60±5.47)分,>24分26例,>18分7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8.76±6.94)分;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之疾病严重程度(CGI -SI)评定轻度4例,中至重度例29例。阳性家族史5例,抑郁首次发作14例,单相抑郁24例,双相抑郁9例,抑郁伴躯体症状19例。
2.阿米替林组:28例,男女各14例;年龄22~65岁,平均(43±12)岁。HAMD总分(29.17±7.37)分,>24分21例,>18分7例;HAMA总分(19.39±8.46)分; CGI-SI轻度1例、中到重度27例。阳性家族史4例,抑郁首次发作11例,单相抑郁20例,双相抑郁8例,抑郁伴躯体症状11例。
两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 治疗:6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进入噻奈普汀组或阿米替林组,安慰剂清洗5~7天,HAMD减分率<30%再予药物治疗6周。噻奈普汀(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12.5 mg/片。剂量:噻奈普汀12.5 mg/次,3次/d(37.5 mg/d)。 阿米替林50 mg/次,3次/ d(150 mg/d)。
2. 观察指标:采用的量表为 HAMD、HAMA、CGI、不良反应清单(AMDP-5)等,在入组时、治疗后第2,4,6周后评定。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糖、电解质、血脂、血常规、尿常规、血压、体重等,在入组和研究结束时检查(噻奈普汀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各项目均在正常范围;阿米替林组有2例在治疗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105次/min和108次/min,随访时恢复正常)。
3. 疗效标准: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
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由专业人员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卡方、t检验和Wilcoxon检验等统计分析。
, http://www.100md.com
结果
一、临床疗效
1.疗效评价:阿米替林组和噻奈普汀组均在治疗第2周末HAMD平均减分率>25%达到进步,第6周末平均减分率>50%达到显著进步。噻奈普汀组有效率为85%,显效率为67%;阿米替林组分别为86%和68%;两组比较,χ2=0.023及0.011,差异无显著性。噻奈普汀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噻奈普汀组t=11.576,P<0.01;阿米替林组t=11.941,P<0.01。两组治疗后第1,2,4,6周末的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表1)。治疗第6周末HAMD评定噻奈普汀组痊愈14例,阿米替林组10例;噻奈普汀组显著进步8例,阿米替林组9例;噻奈普汀组进步6例,阿米替林组5例;噻奈普汀组无效3例,阿米替林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ilcoxon检验Z=0.788,P>0.05)。治疗第6周末HAMA评定噻奈普汀组和阿米替林组HAMA总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第2周末HAMA减分率平均>25%,第6周末减分率平均>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1)。
, 百拇医药
治疗第6周末CGI疗效指数(GI)评定噻奈普汀组显著进步14例,进步9例,稍进步5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阿米替林组相应为11例,10例,5例,0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ilcoxon检验Z=0.266 P<0.05)。
2.HAMD、HAMA量表各因子分比较:治疗第6周末, 噻奈普汀组HAMD抑郁量表的体重因子减分率(99.5%)与阿米替林组(81.8%)的差异有显著性(t=2.117,P<0.05);噻奈普汀组焦虑/躯体化因子的减分率(60.7%)大于阿米替林组(38.4%),但差异无显著性(t=1.943,P=0.057)。噻奈普汀组HAMA量表中躯体焦虑因子的减分率(66.5%)大于阿米替林组(32.4%),差异有显著性(t=2.461, P<0.05)。
二、不良反应分析
1.CGI量表副反应指数(EI)评定:CGI-EI显示噻奈普汀组极轻度不良反应19例、轻度12例、中度0例,阿米替林组相应为3例、20例、5例,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Z=4.257,P<0.01)。这种差异从治疗后第1周末开始,噻奈普汀组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植物神经症状的发生均明显少于阿米替林组。第1周末噻奈普汀组极轻度不良反应22例、轻度10例、中度0例,阿米替林组相应为8例、17例、3例(Z=3.254,P<0.01)。第2周末噻奈普汀组为18例、14例、1例, 阿米替林组为8例、12例、8例(Z=2.673,P<0.01)。第4周末噻奈普汀组为18例、14例、1例, 阿米替林组为5例、17例、6例(Z=3.249,P<0.01)。
, http://www.100md.com
表1 噻奈普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抑郁、焦虑量表及减分率比较(X±s)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总分
HAMD
噻奈普汀组
27.60±5.47
, http://www.100md.com
23.03± 8.43
18.90± 8.05
14.78± 8.76
10.32± 7.83
阿米替林组
29.17±7.37
24.85± 7.38
19.07± 6.48
12.89± 7.00
11.25± 6.98
减分率(%)
, http://www.100md.com
噻奈普汀组
-
17.6±20.7
32.2±24.3
46.6±28.8
61.8±29.7
阿米替林组
-
15.1±13.7
33.7±18.4
54.2±24.8
59.7±26.4
, 百拇医药
总分
HAMA
噻奈普汀组
18.76±6.94
14.97± 6.23
12.24± 6.48
9.64± 5.64
7.09± 5.31
阿米替林组
19.39±8.46
16.04± 7.04
12.93± 5.69
, http://www.100md.com
9.00± 5.88
8.89± 6.99
减分率(%)
噻奈普汀组
-
18.2±22.8
31.1±31.7
43.6±31.2
57.4±27.9
阿米替林组
-
15.4±18.8
, http://www.100md.com
30.3±18.7
48.2±33.4
51.9±36.6
注:噻奈普汀组33例,阿米替林组28例;“-”表示未评;两组间各项经t检验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经t检验比较,P均<0.01 2. 噻奈普汀组与阿米替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表2):噻奈普汀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口干、胃肠不适、烦渴、恶心、便秘,偶见心悸、呕吐、头痛、静坐不能。噻奈普汀组口干、便秘的发生率低于阿米替林组(表2),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噻奈普汀组的口干、烦渴等都得到明显缓解。但阿米替林组的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烦渴症状均缓解不明显。
表2 噻奈普汀组与阿米替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项目
, http://www.100md.com
噻奈普汀组(34例)
阿米替林组(31例)
头晕
29(10)
19( 6)
口干
21( 7) *
52(16)
恶心
15( 5)
7( 2)
烦渴
, 百拇医药
15( 5)
29( 9)
胃肠不适
15( 5)
13( 4)
便秘
9( 3)*
32(10)
头痛
6( 2)
7( 2)
震颤
, 百拇医药
3( 1)
10( 3)
呕吐
3( 1)
3( 1)
嗜睡
3( 1)
3( 1)
排尿困难
0( 0)*
16( 5)
盗汗
, 百拇医药
0( 0)
10( 3)
眼球震颤
0( 0)
7( 2)
静坐不能
0( 0)
10( 3)
全身皮疹
0( 0)
7( 2)
注:脱落例数统计在内;括号内为发生例次;* 与阿米替林组经χ2检验比较,P<0.05讨论
, http://www.100md.com
国外的研究表明[1-9],噻奈普汀不仅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且不良反应明显比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少,几乎无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作用,对血液、肝、肾功能均无损害,亦没有镇静作用。噻奈普汀不仅对抑郁症有效,且对抑郁性神经症、慢性酒精中毒和戒酒后出现的抑郁也有效[9]。长期使用可预防复发[3]。
本结果表明噻奈普汀对抑郁症的疗效是肯定的,第6周末HAMD平均减分率为61.8%,与阿米替林相当(59.7%)。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85%,显效率为67%,与阿米替林相似(86%和68%)。这与文献报道相近[7]。从HAMD、HAMA量表减分率看,噻奈普汀起效时间在服药后第2周,与传统抗抑郁药相同;但个别患者在服药7天后即起效。本结果还显示噻奈普汀对焦虑症状也有效,且第6周末HAMA减分率稍高于阿米替林,与文献报道一致[7-9] 。从量表因子分看,噻奈普汀对躯体焦虑的改善优于阿米替林(减分率分别为66.5%,32.4%),而两药对精神焦虑的差异无显著性。这可能与阿米替林的不良反应有关。
, 百拇医药
本结果显示噻奈普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口干、胃肠不适、烦渴、恶心等,未见危及生命及延长住院等严重不良反应[6-8]。噻奈普汀治疗时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服药后口干、便秘等胆碱能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且通常患者都能耐受,不需特殊处理[8]。噻奈普汀镇静作用很轻,对于睡眠不好的患者可适当加用镇静催眠药。研究中发现阿米替林对心脏的影响不明显,可能与所用的剂量小有关。
总之,本结果显示噻奈普汀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程度轻。患者服药耐受性好、依从性高,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施慎逊(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李华芳(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王义方(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 百拇医药
王立伟(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陆峥(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张海音(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顾牛范(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舒良(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周沫(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陈远光(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赵靖平(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参考文献
1,Silva JAC, Ruschel SI, Caetano D, et al.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tianeptine on major deprassive episodes. Neuropsychobiology, 1997,35:24-29.
, http://www.100md.com
2,Cassaano GB, Loo H, Mendlewicz J, et al. A 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tianeptine, imipremine and placebo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Eur Psychiatry, 1996,11:2254-2259.
3,Loo H, Dellaeau B, Kamoun A. Tianeptine: clinical properties. Eur Psychiatry, 1993, 8 Suppl, 2:103-109.
4,Guelfi JD, Dulcire J, Moine PL, et al. 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ianeptine in 1 858 depressed patients treated in general practice. Neuropsychobiology, 1992,25:140-148.
, 百拇医药
5,Loo H, Ganry H, Dufour H, et al. Long-term use of tianeptine in 380 depressed patients. British J Psychiatry, 1992, 160 Suppl, 15:61-65.
6,Guelfi JD. Efficacy of tianeptine in comparative trials versus reference antidepressants, an overview. British J Psychiatry,1992, 160 Suppl, 15:72-75.
7,Guelfi JD, Pichot P, Dreyfus JF. Efficacy of tianeptine in anxious-depressed patients: Results of a 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 versus amitriptyline. Neuropsychobiology, 1989,22:41-48.
8,Delaallean B, Dulcire C, Le Moine P, et al. Analysis of the side effects of tianeptine. Clin Neuropharmacology, 11: Suppl,2 83-89.
9,Loo H, Malka R, Defrance R, et al. Tianeptine and amitriptyline. Neuropsychology,1988, 19:79-8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