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抗炎及对细菌作用的国内研究概况与展望
超短波抗炎及对细菌作用的国内研究概况与展望
陈红霞 金成兰 李素琴
关键词:超短波;抗炎;细菌
自1892年由法国科学家D’arsonval[1]开创高频电疗法后,临床应用超短波治疗炎症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超短波的抗炎机理一般理疗书中记载较少,谨就近10余年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超短波抗炎作用的机理
李晶等[2]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采用上海产80型超短波治疗机,输出功率250 W,将大鼠置24 cm×18 cm×12 cm塑料筐内,处于超短波电容电场中,电极面积24 cm×15 cm,两电极间距18 cm,无热量,每次8 min,对超短波抗炎机理进行了3次动物实验。将糖原注入大鼠腹腔,由其中渗出液提取中性粒细胞,观察超短波对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及吞噬细胞能力的影响。观察证明,超短波作用后中性粒细胞大量释放溶酶体酶,吞噬能力增强。同时超短波作用后2 h,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其中中性粒细胞增加更为明显。
, 百拇医药
李晶等[3]用平阳霉素气管内一次复制大鼠肺部炎症模型,观察超短波治疗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短波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在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数、蛋白质含量及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同时使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减少,提示超短波抗炎作用可能与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和抑制自由基产生有关。
李晶等[4]将大鼠分为正常组、炎症组、活体和试管组,正常组、活体组和试管组用文献[2]的方法提取腹腔渗出液,炎症组用文献[3]的方法提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观察大鼠的以上二种体液在超短波作用前后多形核白细胞(PMNs)释放β-葡萄糖醛酸酶的情况。结果表明,正常大鼠的腹腔渗出液不论在活体内,还是在试管内,超短波作用后,β-葡萄糖醛酸酶大量释放;当大鼠有炎症时,酶大量释放的情况下,超短波可抑制酶的释放。结论是超短波对多形核白细胞释放β-葡萄糖醛酸酶有双向调节作用。
于淑芬等[5]应用国产LDTD31型立地式超短波电疗机,频率40.68 MHz,板式电容电极15 cm×20 cm×2,对置法,电流量90~100 mA,对5只健康云南猕猴在超高频电场作用前,取猕猴静脉血,新城鸡瘟病毒-F系无毒株(NDV-F)全血诱生法,诱生其白细胞干扰素,作为自身对照的标准效价。然后动物每日接受超短波作用1次,每次20 min,在作用4,8,12,16,23次后24 h取静脉血诱生干扰素,与作用前效价比较,观察对其周围血白细胞干扰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作用4次后干扰素效价升高5倍,接近人白细胞干扰素水平。提示人体受到某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后,采用超短波治疗,其显效机理之一可能与干扰素的合成能力提高有关。在动态变化中表现有快速调节效应和反馈调节现象。在临床应用中,干扰素动态变化的反馈现象对解释异病同治的道理提供了参考。该实验第23次作用后与作用前相比较,干扰素水平无升高,提示连续应用超短波会引起动物的耐受性,对多形核白细胞诱生干扰素不引起正向效应。
, 百拇医药
二、超短波对细菌的作用
周万松[6],宋雪怡等[7]分别应用功率200 W和50 W,频率41 MHz超短波治疗机,输出电流60,80,100,120 mA,对细菌培养皿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进行辐射。观察辐射组与对照组细菌菌落大小及色泽变化,测定其生化改变。结果辐射组在辐射4次后细菌生长良好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辐射5,6次后较对照组细菌菌落变小色泽较淡,转种实验未发现新的菌落生长。说明超短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与辐射次数有关。生化测定,触酶实验、O/F实验(氧化/发酵)与血浆凝固酶实验均为阳性,说明超短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辐射后不能改变其生长特性。根据辐射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现象,宋雪怡等为研究此抑菌作用是否由超短波的辐射热所产生的结果,他们采用万用表测量仪,在室温16℃下,用该仪器的测温系统观察辐射前后培养基琼脂的温度变化。结果应用120 mA电流量,平板内琼脂温度为17~39℃,较辐射前升高1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热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胞细菌强,80℃ 30 min才被杀死,从而得出超短波辐射所产生的温度不是造成抑菌直接原因的结论。
, http://www.100md.com
贺昱[8]用成都军区总医院研制的CZL-901型超短波电疗机,该机输出的脉冲波最大输出功率>13 W,连续波输出功率>200 W。电极20 cm×29 cm×2,对置法,两电极间距9 cm,辐射剂量:脉冲波6 mA,连续波120 mA,时间均为15 min/d,辐射接种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落的细菌培养皿。分为1,3,6次辐射组和对照组,辐射结束后进行细菌转种实验。结果每组所观察细菌的菌落大小、色泽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触酶实验、O/F实验、血浆凝固酶实验均为阳性;铜绿假单孢菌的尿素实验、氧化酶实验也均为阳性。表示两种细菌经超短波多次辐射后不能改变其生长特性,无直接杀灭或抑制作用。
上述3次实验的结论不同,我们认为,以上实验所用的两种菌株均为目前医院内常见的感染菌株,选用这两种菌株观察超短波对细菌生长、繁殖、生长特性、抑制、死亡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临床提供用物理方法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一条新途径。但是,3次实验均为细菌培养皿中的细菌是不够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设置对照组的情况下进行研究较为合适[9],①应从实验前进行计数,然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放置在适宜生长的营养较好的环境内,例如将细菌放置在肉汤试管内,在同样的温度、环境下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数量。②观察细菌的生理特性,如菌落大小、形态、色素、溶血等;观察生化特性,如对碳源、痰源的利用能力等。③在电镜下进行细菌素的测定,观察细菌DNA的变化,细菌的组织结构有无遗传变异。④检测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无改变。
, http://www.100md.com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已有70余年历史,其抗炎作用较好,但对其机理研究的报道较少。我国近10余年来研究的结果是:超短波对炎症作用的机理可能是:①抑制酶(β-葡萄糖醛酸酶)的释放;②抑制白细胞的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③抑制自由基;④对多形核白细胞释放β-葡萄糖醛酸酶有双向调节作用;⑤超高频电场诱生周围白细胞干扰素有快速调节和反馈调节现象;⑥使中性粒细胞数增加,吞噬能力增强,并大量释放溶酶体酶。超短波对细菌作用出现两种不同的结论,其一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与辐射次数有关;其二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的抑制作用与辐射次数无关。
三、应用超短波研究抗炎和对细菌作用机理研究的努力方向
1. 超短波辐射对人体体液方面的影响[10]:①对补体的影响:补体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可与免疫球蛋白、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等一起保持机体的自稳机能,体内许多免疫反应,如溶血、溶菌、细胞溶解、趋化作用等均需补体参加。②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大部分抗菌性抗体、抗毒素、抗病毒性抗体属于IgG型;IgA,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调理素作用,使之易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细胞所吞噬;IgM,对抗革兰氏阴性杆菌特别有效。
, http://www.100md.com
2. 超短波辐射对细胞免疫方面的影响[10]:①对转移因子的影响;②对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影响,该因子抑制巨噬细胞移动,使之在局部集聚,将细菌或肿瘤细胞包围消灭;③对促分裂因子的影响,这种因子对正常的小淋巴细胞能促进其DNA合成,从而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④对趋化因子的影响,一种是单核细胞趋化因子,一种是中性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因子,其作用为吸引这些细胞渗出游走,在局部浸润;⑤对皮肤反应因子的影响,他能增高局部血管壁的通透性,有利于细胞在局部浸润,其活性不被抗组织胺所抑制。
3. 超短波对细菌生理、生化、生长特性、遗传变异等影响的详细观察。
作者单位:陈红霞(475000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理疗科)
李素琴(细菌室)
金成兰(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理疗科)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闫秀林,主编.临床实用理疗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86.
2,李晶,佟芳,陈祥银,等.超短波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89,12:201-202.
3,李晶,佟芳,陈祥银,等.超短波抗炎作用机理探讨.中华理疗杂志,1990,13:201-202.
4,李晶,陈祥银,严仪昭,等.超短波对多形核白细胞释放β-葡萄糖醛酸酶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98,21:81-83.
5,于淑芬,姜文成,吕家富.超高电场对猕猴干扰素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87,10:76-78.
6,周万松,高潮,刘唯伦,等.超短波对细菌作用的实验观察.中华理疗杂志,1993,16:15-16.
7,宋雪怡,耿穗娜,赖福才,等.高频电磁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93,16:16-17.
8,贺昱,杨筱瑾,吴金玉. 超短波对细菌作用的观察.中华理疗杂志,1994,17:22-23.
9,余氵贺.医学微生放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5-178.
10,河南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75.4-10., 百拇医药
陈红霞 金成兰 李素琴
关键词:超短波;抗炎;细菌
自1892年由法国科学家D’arsonval[1]开创高频电疗法后,临床应用超短波治疗炎症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超短波的抗炎机理一般理疗书中记载较少,谨就近10余年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超短波抗炎作用的机理
李晶等[2]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采用上海产80型超短波治疗机,输出功率250 W,将大鼠置24 cm×18 cm×12 cm塑料筐内,处于超短波电容电场中,电极面积24 cm×15 cm,两电极间距18 cm,无热量,每次8 min,对超短波抗炎机理进行了3次动物实验。将糖原注入大鼠腹腔,由其中渗出液提取中性粒细胞,观察超短波对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及吞噬细胞能力的影响。观察证明,超短波作用后中性粒细胞大量释放溶酶体酶,吞噬能力增强。同时超短波作用后2 h,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其中中性粒细胞增加更为明显。
, 百拇医药
李晶等[3]用平阳霉素气管内一次复制大鼠肺部炎症模型,观察超短波治疗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短波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在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数、蛋白质含量及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同时使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减少,提示超短波抗炎作用可能与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和抑制自由基产生有关。
李晶等[4]将大鼠分为正常组、炎症组、活体和试管组,正常组、活体组和试管组用文献[2]的方法提取腹腔渗出液,炎症组用文献[3]的方法提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观察大鼠的以上二种体液在超短波作用前后多形核白细胞(PMNs)释放β-葡萄糖醛酸酶的情况。结果表明,正常大鼠的腹腔渗出液不论在活体内,还是在试管内,超短波作用后,β-葡萄糖醛酸酶大量释放;当大鼠有炎症时,酶大量释放的情况下,超短波可抑制酶的释放。结论是超短波对多形核白细胞释放β-葡萄糖醛酸酶有双向调节作用。
于淑芬等[5]应用国产LDTD31型立地式超短波电疗机,频率40.68 MHz,板式电容电极15 cm×20 cm×2,对置法,电流量90~100 mA,对5只健康云南猕猴在超高频电场作用前,取猕猴静脉血,新城鸡瘟病毒-F系无毒株(NDV-F)全血诱生法,诱生其白细胞干扰素,作为自身对照的标准效价。然后动物每日接受超短波作用1次,每次20 min,在作用4,8,12,16,23次后24 h取静脉血诱生干扰素,与作用前效价比较,观察对其周围血白细胞干扰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作用4次后干扰素效价升高5倍,接近人白细胞干扰素水平。提示人体受到某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后,采用超短波治疗,其显效机理之一可能与干扰素的合成能力提高有关。在动态变化中表现有快速调节效应和反馈调节现象。在临床应用中,干扰素动态变化的反馈现象对解释异病同治的道理提供了参考。该实验第23次作用后与作用前相比较,干扰素水平无升高,提示连续应用超短波会引起动物的耐受性,对多形核白细胞诱生干扰素不引起正向效应。
, 百拇医药
二、超短波对细菌的作用
周万松[6],宋雪怡等[7]分别应用功率200 W和50 W,频率41 MHz超短波治疗机,输出电流60,80,100,120 mA,对细菌培养皿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进行辐射。观察辐射组与对照组细菌菌落大小及色泽变化,测定其生化改变。结果辐射组在辐射4次后细菌生长良好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辐射5,6次后较对照组细菌菌落变小色泽较淡,转种实验未发现新的菌落生长。说明超短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与辐射次数有关。生化测定,触酶实验、O/F实验(氧化/发酵)与血浆凝固酶实验均为阳性,说明超短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辐射后不能改变其生长特性。根据辐射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现象,宋雪怡等为研究此抑菌作用是否由超短波的辐射热所产生的结果,他们采用万用表测量仪,在室温16℃下,用该仪器的测温系统观察辐射前后培养基琼脂的温度变化。结果应用120 mA电流量,平板内琼脂温度为17~39℃,较辐射前升高1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热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胞细菌强,80℃ 30 min才被杀死,从而得出超短波辐射所产生的温度不是造成抑菌直接原因的结论。
, http://www.100md.com
贺昱[8]用成都军区总医院研制的CZL-901型超短波电疗机,该机输出的脉冲波最大输出功率>13 W,连续波输出功率>200 W。电极20 cm×29 cm×2,对置法,两电极间距9 cm,辐射剂量:脉冲波6 mA,连续波120 mA,时间均为15 min/d,辐射接种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落的细菌培养皿。分为1,3,6次辐射组和对照组,辐射结束后进行细菌转种实验。结果每组所观察细菌的菌落大小、色泽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触酶实验、O/F实验、血浆凝固酶实验均为阳性;铜绿假单孢菌的尿素实验、氧化酶实验也均为阳性。表示两种细菌经超短波多次辐射后不能改变其生长特性,无直接杀灭或抑制作用。
上述3次实验的结论不同,我们认为,以上实验所用的两种菌株均为目前医院内常见的感染菌株,选用这两种菌株观察超短波对细菌生长、繁殖、生长特性、抑制、死亡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临床提供用物理方法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一条新途径。但是,3次实验均为细菌培养皿中的细菌是不够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设置对照组的情况下进行研究较为合适[9],①应从实验前进行计数,然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放置在适宜生长的营养较好的环境内,例如将细菌放置在肉汤试管内,在同样的温度、环境下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数量。②观察细菌的生理特性,如菌落大小、形态、色素、溶血等;观察生化特性,如对碳源、痰源的利用能力等。③在电镜下进行细菌素的测定,观察细菌DNA的变化,细菌的组织结构有无遗传变异。④检测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无改变。
, http://www.100md.com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已有70余年历史,其抗炎作用较好,但对其机理研究的报道较少。我国近10余年来研究的结果是:超短波对炎症作用的机理可能是:①抑制酶(β-葡萄糖醛酸酶)的释放;②抑制白细胞的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③抑制自由基;④对多形核白细胞释放β-葡萄糖醛酸酶有双向调节作用;⑤超高频电场诱生周围白细胞干扰素有快速调节和反馈调节现象;⑥使中性粒细胞数增加,吞噬能力增强,并大量释放溶酶体酶。超短波对细菌作用出现两种不同的结论,其一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与辐射次数有关;其二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的抑制作用与辐射次数无关。
三、应用超短波研究抗炎和对细菌作用机理研究的努力方向
1. 超短波辐射对人体体液方面的影响[10]:①对补体的影响:补体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可与免疫球蛋白、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等一起保持机体的自稳机能,体内许多免疫反应,如溶血、溶菌、细胞溶解、趋化作用等均需补体参加。②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大部分抗菌性抗体、抗毒素、抗病毒性抗体属于IgG型;IgA,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调理素作用,使之易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细胞所吞噬;IgM,对抗革兰氏阴性杆菌特别有效。
, http://www.100md.com
2. 超短波辐射对细胞免疫方面的影响[10]:①对转移因子的影响;②对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影响,该因子抑制巨噬细胞移动,使之在局部集聚,将细菌或肿瘤细胞包围消灭;③对促分裂因子的影响,这种因子对正常的小淋巴细胞能促进其DNA合成,从而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④对趋化因子的影响,一种是单核细胞趋化因子,一种是中性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因子,其作用为吸引这些细胞渗出游走,在局部浸润;⑤对皮肤反应因子的影响,他能增高局部血管壁的通透性,有利于细胞在局部浸润,其活性不被抗组织胺所抑制。
3. 超短波对细菌生理、生化、生长特性、遗传变异等影响的详细观察。
作者单位:陈红霞(475000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理疗科)
李素琴(细菌室)
金成兰(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理疗科)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闫秀林,主编.临床实用理疗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86.
2,李晶,佟芳,陈祥银,等.超短波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89,12:201-202.
3,李晶,佟芳,陈祥银,等.超短波抗炎作用机理探讨.中华理疗杂志,1990,13:201-202.
4,李晶,陈祥银,严仪昭,等.超短波对多形核白细胞释放β-葡萄糖醛酸酶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98,21:81-83.
5,于淑芬,姜文成,吕家富.超高电场对猕猴干扰素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87,10:76-78.
6,周万松,高潮,刘唯伦,等.超短波对细菌作用的实验观察.中华理疗杂志,1993,16:15-16.
7,宋雪怡,耿穗娜,赖福才,等.高频电磁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93,16:16-17.
8,贺昱,杨筱瑾,吴金玉. 超短波对细菌作用的观察.中华理疗杂志,1994,17:22-23.
9,余氵贺.医学微生放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5-178.
10,河南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75.4-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