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温州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500892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发中肠扭转的临床特点
http://www.100md.com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
     赵一鸣 肖现民 朱珍

    摘 要 目的:总结并发中肠扭转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987~1999年收治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发中肠扭转34例。结果:出生后3天内出现呕吐73.5%(25/34),其中24小时内出现呕吐58.8%(20/34);呕血和(或)便血20.6%(7/34);肠坏死11.8%(4/34);腹部有阳性体征20.6%(7/34)。X线检查均显示小肠气体影明显减少,往往局限于某一象限。结论: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发中肠扭转时,呕吐出现时间提前,呕血和(或)便血少见。腹部体征大部分是阴性,一旦出现阳性体征,往往提示肠坏死。腹部X线平片能协助诊断。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中肠扭转;肠坏死

    并发中肠扭转是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威胁生命的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提高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我们从1987~1999年共收治新生儿肠旋转不良45例,现将其中并发中肠扭转的34例(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24例,我院1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31例,女3例。住院年龄≤1周18例,>1周16例。

    1.2 临床表现 呕吐34例,均含胆汁;呕吐出现时间:≤3天25例,其中≤24小时20例;3~5天7例,>5天2例。血便4例,呕血1例,既便血又呕血2例。腹部体征:腹胀伴压痛7例,其余均阴性。

    1.3 X线检查 腹部平片29例,见双泡征7例;小肠充气明显减少24例,无气体5例。钡灌肠造影15例,见回盲部在左腹部5例,中腹部5例,右上腹5例。钡餐检查12例,见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12例,发现十二指肠空肠区位置异常1例,均未报告回盲部位置。

    1.4 治疗情况 均采用Ladd术加阑尾切除术。肠坏死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中见中肠均顺时针方向扭转,最少90° ,最多1080°,平均为455.3°,其中发生肠坏死的扭转度数最少720°,最多1080°,平均855°。肠坏死4例。腹腔有大量渗液7例,其中血性渗液4例,乳糜样渗液1例,黄褐色渗液2例。治愈29例,死亡5例。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呕吐出现时间 73.5%患儿呕吐在生后3天内出现,其中24小时内出现的有58.8%,一般均先吐奶汁、黄水,而后为胆汁或血性液,逐渐加重,非通常所认为的“生后3~5天出现胆汁性呕吐”,其原因可能是患儿在宫内或分娩时即已发生肠扭转,或者生后首次开奶使肠蠕动加剧,引起肠扭转。可见并发中肠扭转时呕吐出现早。

    2.2 呕血和(或)便血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出现呕血和(或)便血,无疑是并发肠扭转影响肠管血运的有力证据。但本组仅有20.6%(7/34)出现呕血和(或)便血,大部分病例则无。因此,无呕血和(或)便血不能排除肠扭转。文献报道血便患儿肠坏死发生率为78%[1],本组仅28.6%(2/7),可能与本组均为新生儿患者、手术及时有关。

    2.3 肠坏死 本组肠坏死发生率11.8%(4/34),较文献报道的31.3%(5/16)[2]低。肠坏死的发生与肠扭转的度数有关。本组发生肠坏死的扭转度数最小720°,最大1080°,平均855°,其他如540°、360°等均无坏死,故肠扭转度数越大,肠坏死越易发生。但同样扭转720°,有5例未发生肠坏死,可能与后者持续时间短,手术及时有关。肠扭转持续时间越长,发生肠坏死的可能性越大,至于每一扭转度数的持续极限时间,需另外专题研究讨论。
, 百拇医药
    2.4 腹部体征 大部分患儿腹部体征阴性,仅7例(20.6%)有阳性表现,如腹胀伴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术中发现该7例患儿腹腔内均有大量渗出液,血性或黄褐色6例,1例为大量乳糜液。该7例中肠坏死4例(57.1%),无肠坏死的3例中有1例在术后第7天全部中肠坏死。腹部体征阴性的病例,部分患儿术中发现腹腔内也有渗出液,但量少,淡黄色,无血性液,也无肠坏死。因此,腹部出现阳性体征,是判断有肠扭转趋向严重且可能肠坏死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临床中要争取在腹部出现阳性体征前手术。

    2.5 X线检查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腹部平片,一般示小肠气体普遍减少或无气体,双泡征少见,可能与患儿反复呕吐、脱水有关。本组资料显示:当并发中肠扭转时,小肠气体影不仅少见,且往往局限于某一象限。如果平片上发现小肠气体影增多,小肠呈管形排列、僵硬、肠管间隙增宽,则提示肠坏死。有作者认为钡餐检查可获得肠旋转不良的全部信息,包括十二指肠有无梗阻、十二指肠空肠曲位置、有无肠扭转及回盲部位置,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2,3]。钡灌肠造影发现回盲部在左腹部或右上腹部,可确诊肠旋转不良,但不能诊断是否并发中肠扭转。
, 百拇医药
    2.6 治疗 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发中肠扭转高达75.7%,因此对有症状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及时手术是防止肠坏死、避免肠切除的唯一办法。采用Ladd术加阑尾切除术,如有肠坏死,应行肠切除,Ⅰ期或延期吻合;难以判断是否有肠坏死者,可行肠外置,24小时后明确坏死肠段后再行肠切除肠吻合术[4],本组就有1例术中对是否有肠坏死判断失误,没有将肠管外置观察,以致术后逐渐出现腹膜刺激征及中毒貌,术后第7天再次进腹探查时,发现全部中肠已坏死,最后患儿死亡,教训深刻。

    作者简介:赵一鸣(1967-),男,浙江乐清人,主治医师。

    赵一鸣(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 外科,浙江 温州 325027)

    肖现民(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上海 200021)

    朱珍(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上海 200021)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Nair R,Hadley GP.Intestinal malrotation-experience with 56 patients [J].S Afr J Surg,1996,34 (2):73-76 .

    [2] Lin JIV ,Lou CC ,Wang KL.Intestinal malrotation and midgut volvulus : a 15-year review [J].J Farmos Med Assoc.1995,94 (4):178-181.

    [3] 王康安.盲肠正常位置的肠旋转不良[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6,12(3):158-159.

    [4] 张金哲.实用小儿外科新型手术图解[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3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