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01
编号:10378620
中国将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
http://www.100md.com 2001年5月28日
     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李京华)他们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在今天召开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中药与天然药物”国际研讨会上,600多位来自中国各地以及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同探讨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

    中医药在中国具有千年历史的实践经验,但拥有约4000种中药制剂的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仅3%左右,不及日本和韩国。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数千年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今天在会上表示,对将要进入高龄化社会的21世纪来说,作用缓和、具有适应多样性的中药制剂将是对慢性病、特别是多脏器疾病的老年患者最理想的药物,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21世纪是中药制剂的时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叶鑫生则认为,中国临床常用药用资源800多种,其中植物药达700多种,300多种以栽培为主,因此中国将加大天然药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视天然药物剂型革新的研究,充分吸取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新进展和成就。

    与会专家认为,中药现代化是要从中医药理论的伟大宝库中通过机理的研究,研制出有科学根据的、疗效好、副作用小、在防病治病上具有特色的创新药。中药产业现代化应使中药生产走向现代化、工程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从而使中药生产与国际上西药生产接轨。当然中药现代化亦包括产业的现代化。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还要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采用芯片技术、超高通量筛选、计算机技术,以基因、受体、酶等作为靶点,对复方的配伍、比例、活性部位进行筛选,建立方剂的基因表达谱,从而对该方剂治疗某种疾病的机理有进一步认识。再从中医药辨证观、整体观出发,在分子水平上分析组方原理,从而决定最佳处方,开发出新型的复方新药。

    与会专家建议,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以及中国医药产业绝大多数化学药品是国外药品仿制品的现状,中药 是最有可能的突破口,只有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生产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才能是中国百姓在将来有“国药” 可吃。

    据了解,此次为期三天的会议,是历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活动中首次对中药与天然药物进行的大型国际研讨会,其内容还包括国际间药品管理的交流、中药 研究方向的争鸣、中国西部开发与中药产业发展、最前言的生物技术与中药科研结合等。

    2001.05.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