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抗争二十载
艾滋病,它比其它任何疾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健康危害性都要大。自从美国媒体在1981年首次报道艾滋病以来,人类与这一顽疾的抗争已走过了20个春秋。在艾滋病被发现20周年纪念日,世界各大媒体再一次担当起宣传预防艾滋病的重要角色,尽管它们观点各异,但都是在提醒人们:珍惜生命。
20年前的6月5日,美国医生在一份并不权威的医学期刊上公布:洛杉矶5名同性恋患者感染了一种罕见的“肺炎”。这被认为是人类有关艾滋病的第一次报道。同年七月,一份为同性恋者办的《纽约当地人》周报首次刊发了这种疾病的医疗报告,文章的标题是“同性恋社区的癌症”。直到1982年底,美国医生米切尔·戈特利布关于这一疾病的医疗报告完成,这种病正式命名为艾滋病(AIDS)。
在纪念艾滋病发现20周年的日子里,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对这一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美国的《新闻周刊》,它以“艾滋20年”为封面专题,详尽地报道分析了艾滋病的现状与未来。杂志列举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以及艾滋病患者和研究人员的大量图片,让读者感受到艾滋病是困扰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它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报道称,在发达国家,过去二十年对人们意味着一线希望,因为治疗药品的出现,使得艾滋病患者的存活时间大大延长。但是,艾滋病现在是全球第四大致死病因,是非洲人的头号杀手,已夺去了几乎一代人的生命,并将危及到非洲的下一代。
药物是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的。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一名患者一年1· 5万美元的艾滋病治疗费用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大多数非洲人和亚洲人来说,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
耶鲁大学艾滋病结合研究中心主任米歇尔·梅森博士指出,即使是在美国,药物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艾滋病HIV的多变性使得药物研制遇上了麻烦,艾滋病也具有抗药性。预防艾滋病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人们服用药物后感觉不错后,他们相信药物肯定会奏效,于是变得更加性放纵,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必要进行安全的性行为。
自从第一份艾滋病报告问世二十年以来,又有一代人来到世上,他们伴着这种疾病而成长。艾滋病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所有的人和事,包括我们思考和爱的方式。
今年6月25日,联合国将召开预防艾滋病的大会,讨论人类所面对的健康危机,代表们将批准一个每年70亿至100亿美元的艾滋病防治专项基金支持艾滋病研究。
艾滋病刚满20岁。这个现代历史上最为肆虐的病魔还远远没有走到它的尽头。
■数字
●从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到现在,艾滋病已经成为人类生命的头号大敌。20年间,大约400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2200万人已经痛苦地离开了人世。现在,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以每年500万的速度激增。
●在非洲国家中,超过20%的15岁到49岁的人口感染上了艾滋病—— 南非是20%,博茨瓦纳高达36%。
●如果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做得好,那么到2001年全球每年将有500万人死于艾滋病。如果不去预防,这个数字将会是1200万。
《南方都市报》 2001年6月10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