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朱良春
编号:10414084
朱良春治疗难治性黄疸用药经验和特色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7日 广益中医
     (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系列之十五)

    内容摘要:朱良春老师治疗难治性黄疸善用仲景方化裁,并着眼津伤血瘀,寒湿夹瘀,瘀热胶结,脾湿气滞夹瘀。创黄疸达药刘寄奴,豨莶草配伍诸方,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为治疗阳黄误治,黄疸稽缠,阴黄久治不愈及瘀黄久治不愈另辟蹊径,颇有特色。

    关键词:津伤血瘀黄疸,脾湿气滞黄疸,寒湿夹瘀黄疸,瘀热胶结黄疸,当贝苦参黄硝丸,刘莶逍遥五苓汤,莶苓四逆白术汤,章公治瘀黄方加味,朱良春

    老师朱良春先生,善用仲景方化裁,结合自己用药经验,创用豨莶草,刘寄奴退黄专药,灵活配伍仲景方,历年来使用临床,治疗各型难治性黄疸,收到了满意效果,《金匮要略·黄疸篇》说: 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 笔者取 难治 为名,据朱师之分型用药,治疗黄疸特色加以浅析,整理分述如下,以飧同道。

, 百拇医药     1、阳黄久稽多伤津 当贝苦参黄硝增

    朱师指出,急性黄疸往往叠进苦寒大剂清热解毒利湿中药,或西药退黄,消炎,抗病毒,保肝等药合大剂量输液,但黄疸仍久稽不退,唇燥起屑,舌红少苔,肝功能长期不正常,究其原因乃过用苦寒,伤脾败胃,且苦燥伤津。盖津血同源,伤津则血瘀,治当生津散结去瘀为主,若固执于清热利湿解毒一端,或受似是似非症状所囿,造成变症,临床屡见不鲜。朱师融金匮方 当贝苦参丸 大黄硝石汤 于一炉。自拟 当贝苦参黄硝丸 ,方由当归、贝母、苦参、大黄、硝石五药组成,豨莶草,刘寄奴煎汁泛丸,每服2~6克,日2~3次,视年龄、体质、寒热偏胜而定,临床使用每收著效。笔者仿用此方,每日加用地骨皮30g,滚开水冲泡送服丸药,历年使用,临床疗效均较满意,如曾治丁男,26岁,1990年5月12日诊,自诉两月前因恶心呕吐,纳呆乏力,厌油,并发现巩膜发黄,尿黄如茶,住入某医院传染科病房诊治,医院病历复印件记录着: 入院后,巩膜深度黄染,肤黄,色鲜明,上腹胀满,肝区隐痛,大便秘结,扪诊,肝肋下2㎝,剑突下3㎝,质软,肝功能单显示谷丙转氨酶280单位,硫酸锌浊度13单位, 总胆红素7.0毫克%,黄疸指数60单位,表抗阴性。西医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疏泄不利。住院后叠进大剂苦寒中药并配合大剂量输液合消炎,退黄西药,治疗2月黄疸仍稽缠不退。诊见唇燥起屑,舌红少苔。询之口苦心烦,便秘溺赤,不思纳食,辨为苦寒伤津,津伤血瘀,痰热互结,仿朱师 当贝苦参黄硝丸 (自制)治之,投丸药150g,嘱次服3g日3次,每日用地骨皮30g,滚开水冲泡分3次热送丸药,服药半月,复诊喜告黄疸基本消退,并谓服丸药后,诸症逐日好转,黄疸逐日见退。因恐苦参大苦大寒,久用无益,遂于原方去苦参泛丸,再投半月量,服完后复查肝功能全部正常,随访5年无复发。
, 百拇医药
    笔者按:当今时弊,不加辨证,不分寒热虚实,一见黄疸,即叠进大剂苦寒清利之中药,还不过瘾,并加用大剂量消炎退黄,抗病毒之西药,复大量输液,其结果是伤脾败胃,土壅木郁或苦燥伤津,痰热和瘀血互结不解,肝功能长期不正常,殊不知津伤则痰热互结更甚,更加重血瘀,此乃津血同源之理矣。 又因黄疸大剂量输液,增加体内水分,如非热盛而是湿阻,则湿邪更盛。湿浊为害,缠绵难解,葡萄糖味甘有滞气滞湿之弊,寒冷之液输入人体,其阴气必困抑阳气,更令气机阻滞,导致决渎失职,湿无出路,病当加重。 当贝苦参黄硝丸 之组方,取 当贝苦参丸 之半清半调,开上窍通下窍之功,三味药的组合乃仲师以补为通,以清为泄。为利尿门另辟蹊径之典范。盖黄疸之出路,多为疏利小便或渗泄,攻逐之。若病之机窍不在下而在上,不在实而在虚,则愈利愈燥,愈攻愈涸矣。利尿药多疏利血分,此方当归不但行血而且补血;利尿药多清利气分,此方贝母则清气中有益气之功。更妙在当归,贝母合用能治疗痰热和瘀血互结的证候,正合黄疸误治伤津之病机,合大黄、硝石、刘寄奴,豨莶草,回缩肝肿和退黄之功相得益彰

    苦参大苦胜热,《本经》谓 苦参主心腹气结,功同柴胡 。制丸微用,泄火之中,有调中健胃之妙。黄疸多湿热壅滞,气化痹阻,甚至从误治导致津竭血枯。黄疸久治不退,当着眼瘀黄是也。盖黄疸误治日久,正虚邪恋,间有清不能清,下不能下,补不能补之症,唯以大苦微用,以缓折之,既能清余邪而又培生气。苦参不在 五参 之内名曰参,李时珍将苦参列入健胃药,隐寓泄火之中有补益之功。《金匮》用 当贝苦参丸 治小便难,究其意在以苦折之,养血以濡之,清气以滋之。俾结散炎消,源清流畅。三药均非利尿药,而用以利尿,且能利他药不利之尿,其理昭然明显。本方取《金匮》 大黄硝石汤 合用,意解湿热痰瘀互结已久,浊邪胶固,清之不去,利之不除之侯。大黄硝石大清其热,大散其结,硝石和芒硝,均能消物,硝石咸而兼辛味,本经谓 化五金八石 故均称硝,芒硝为硫酸钠,硝石为硫酸钾,攻坚则硝石为强,润便则芒硝为优。黄疸重者,邪毒固结,非力峻之硝石,其何以解结,乃因硝石咸能软坚,渗透力大,消能化物,溶解之力大,除黄之力峻,性较大黄猛悍,五药合用退黄之功益著。地骨皮亦疗黄疸,且味甘,滚开水冲泡送服苦味丸药,颇有调味之妙,《药品化验》谓地骨皮治湿热黄疸最神。查古方亦有地骨皮治 身黄 劳黄 遍身面目悉黄 皮肉皆黄 等记载。更有特色的是朱师拟刘寄奴,豨莶草用治瘀黄专药,大剂量刘寄奴,豨莶草煎汁泛丸,乃取豨莶草直入至阴,导其湿热;平肝化瘀,通其脉络,有解毒活血之功。朱师经验,刘寄奴不仅退黄疸消肝肿,并能降转氨酶,麝浊,功能瘀水同消。防止肝质纤维化。屡屡应手。通观 当贝苦参黄硝丸 之组合,显见朱师治疗难治性黄疸,首重津血同源,津伤血瘀之理,妙拟苦药轻投,缓缓斡旋之法,确能缓中取胜,颇合难治性黄疸误治日久,正虚邪恋的病机和治法,亦是仲景方治疗黄疸的临床发挥。
, http://www.100md.com
    2、黄疸久稽内湿困,刘莶逍遥五苓增

    朱师指出,因肝郁脾湿久结不解,肝胆失于正常疏泄,至黄疸久治不退,临床屡见不鲜。实践证明,黄疸久稽,多肝胆瘀阻,其证属实,宜在疏肝解郁的同时佐以和营通络。朱师治疗此型肝性瘀黄均不忘正虚之本。所拟 刘莶逍遥五苓汤 由刘寄奴,豨莶草,茵陈,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制香附,郁金,泽兰,泽泻十一味组成,此方乃《金匮》 茵陈五苓散 合局方 逍遥散 加减。 茵陈五苓散 有统主黄疸病之说,朱师妙用的刘寄奴、豨莶草,一温一寒,寒温相佐,其配伍可寒可热,可气可血,可平肝化瘀,可解毒活血,可消癥散结,可退黄降酶。更有统主肝性黄疸之功。笔者历年所治肝性黄疸诸型,仿朱师之法均以刘寄奴,豨莶草,或蒲公英作为退黄专药,配伍得当,颇有奇效。肝郁脾湿必气机阻滞,故三焦疏利, 水液代谢 失常,脏腑通道壅塞,必须通里通外,两两并重。《金匮》黄疸门原有小柴胡证,乃因柴胡疏利三焦,故用治黄疸颇为合拍。方中茵陈,泽兰,泽泻,疏利三焦往下输,柴胡疏利三焦往外驱,套入 逍遥散 之意,在和血解郁,疏达肝气。肝之病,必先实脾,故用苓术,以醒脾实脾,久病黄疸必血瘀,故用柴,芍,香附,郁金解郁和血,以扶肝体,俾木郁达之,以遂其生生之气。以上 当贝苦参黄硝丸 用治津伤黄疸久稽,此方主治脾湿气滞黄疸久稽,此方有和表,通里,祛湿,利水,除热,扶脾,逐邪,去瘀,退黄面面兼顾之功。笔者历年仿用,多收著效,因篇幅有限,病案从略。
, 百拇医药
    3、黄疸久稽寒瘀审 莶苓四逆白术增

    慢迁肝或早期肝硬化患者因寒湿夹瘀,黄疸久治不退,临床亦为常见,症见目肤暗黄晦滞,神疲纳呆,肋痛腹胀,便溏溺赤,舌淡苔白腻,舌边有瘀斑,脉濡细。朱师指出,临床有症见目肤色黄,甚或鲜明如 阳黄 ,但症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迟等 太阴证 。细辨之乃与 阳黄 证出现的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尿黄如茶,舌苔黄腻,脉弦滑等 阳明证 有水火寒热之不同,应予以鉴别。朱师治疗此型法拟温化寒湿,疏肝运脾,和瘀利胆,方用仲景 茯苓四逆汤 去人参加白术,以助化气行水,并加用退黄专药刘寄奴,豨莶草,临床使用屡收方简效宏之奇,详见《辽宁中医杂志》2000年11期, 朱良春治疗肝硬化经验 一文。此文从略。

    4、阳黄久稽瘀热审,章公方加莶公英

    朱师治瘀热胶结至阳黄久稽不退,仿先师祖章次公先生之验方,(见《章次公医案》治朱女,两目发黄,小溲短赤,热势起伏,渴欲饮水,左肋痛,证属阳黄,方用茵陈30g,银花15g白嶶12g,鲜生地60g,马鞭草15g,瓜蒌仁9g,元明粉9g冲,泽泻12g,车前子15g,9味药)朱师加豨莶草,蒲公英两退黄专药,颇能提高疗效,笔者仿朱师之法,临床遇此证型,屡获佳效。曾屡屡治疗瘀热胶结之黄疸久稽用大剂量豨莶草,蒲公英为退黄专药,亦无伤脾败胃之弊,实较大剂量使用赤芍更胜一筹。此方原以瓜蒌仁合元明粉通便导垢,使湿热之邪从大便而出,速退黄疸,乃独具特色,《重庆堂随笔》云 瓜蒌疏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独擅也。 《圣惠方》及《普济方》有单用瓜蒌治内黄,身体面目皆黄和小儿黄疸等记载。朱师谓: 蒲公英清肝达郁,证见肝经郁热征象者,用之屡效 ,亦当独具见解,因篇幅关系,朱师用药之精华,读者当举一反三,即适应无穷。

    路志正老教授指出, 新世纪中医药的发展,要在疗效上作文章,中医的疗效就是中医的生命,没有疗效,看不好病,自己就把自己消灭了 。笔者奋笔整理朱师的宝贵临床经验,即意在疗效上做文章,为新世纪中医药的发展以奉献赤子之心。

    邱志济(浙江省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 325200)

    朱建平(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226001)

    发表于《辽宁中医杂志》2001年第3期, 百拇医药(邱志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