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自我保健
编号:10129264
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1日 家庭医药
     人的两耳不仅衬托美化面部,而且有着非常重要的听觉和位觉(平衡)生理功能。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同时其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部分又属平衡器官。外耳(耳廓外听道)起集音作用,中耳(鼓膜听骨链的卵圆窗)起传音作用,内耳(耳蜗听神经末梢)有感音功能。耳的任何部位有病变,均可影响听觉功能。听觉功能对于人类认识社会,改造自然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语言声音彼此互相往来,交流思想,协调工作,共同生活。听觉系统还具有判别响度、音调和音质的本领,一个熟练技术工人和司机,依靠听觉可以判断机器运转情况和故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随心所欲的立正、走路、跑步、骑车、跳水、滑冰、高空作业等,其中内耳平衡功能起重要作用。如前庭部位有病变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等。既然耳朵有这么重要的生理功能,应该注意爱护和保护。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我提出以下几点,供读者参考。

    1.防止冻伤及外伤 耳壳暴露于头颅两侧,除耳垂外均为可动软骨及皮肤构成,血供不良,冬春季节及寒冷地区容易发生耳廓冻伤,应注意保护。打架斗殴、车祸等意外或家长管教孩子,常用手打击耳部,造成耳廓撕裂或鼓膜穿孔。发生外伤性鼓膜穿孔后,切忌冲洗或滴药,应以消毒棉球堵塞耳道口,内服消炎药。扎耳针、囊肿穿刺或扎耳眼时,一定要严格消毒,无菌操作,以免发生骨膜炎。
, http://www.100md.com
    2.纠正挖耳不良习惯 耳道内有皮脂腺、耵聍腺及毳毛等,常附有病菌。有些人喜用发夹、火柴柄、手指等挖耳,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感染后易发生脓肿及软骨膜炎。挖耳时被别人碰撞极易引起鼓膜破裂,感染后引起中耳炎,影响听力。常言道“耳不挖不聋”是有一定道理的。

    3.防止蚁蝇昆虫入耳 夏天小孩在室外乘凉睡觉时,常有小昆虫、蜈蚣等误入耳道,中耳炎患者耳朵流脓有腥臭味,易引诱苍蝇入耳,应有专人看守和自我防护。一旦发生可用油类或麻药滴耳,让其窒息死亡,然后再取出,并根据病情进行治疗,以免感染引起炎症及耳聋。

    4.游泳时防水呛入耳鼻 游泳时耳道灌水后,可将头偏向一侧并跳动数次,水可自动流出。游泳时嬉戏、跳水或潜水时,鼻腔进水发生咳呛,经耳咽管进入中耳腔,易引起中耳炎。没有掌握游戏要领者最好不要做跳水及潜水动作,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更应慎重。

    5.婴幼儿喂奶饮水防止咳呛 婴幼儿之耳咽管短、粗、直且位置低。故喂奶饮水时不能操之过急,头位不要太低,否则易发生咳呛,将分泌物和奶液经耳咽管进入中耳腔,极易引起中耳腔感染,日后影响听力。
, 百拇医药
    6.防止噪音及爆震性聋 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噪音大于85分贝)工作的人可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爆震巨声或大气压剧变,可引起内耳损害造成耳聋。预防办法:降低声源强度,远距离或在间隔屏障外操作,有条件者使用消声器、排音器和吸音器;还可佩戴耳塞,减少工作时间或调离噪声环境。平时不要在噪声环境或有爆震巨声场合逗留。

    7.预防药物毒性耳聋 目前得知药物及化学制剂物质能致耳聋者至少有90余种,药物致聋更为常见,50年代仅占后天耳聋的3%,70年代占35%,90年代初期占43%,90年代末已上升至54%。常见致聋药物有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及新霉素等。特别是幼小儿童及年大体弱者更易引起耳聋。药物毒性耳聋如能早期发现,经过积极治疗,尚能恢复部分听力,若至晚期大多不能治愈。药物毒性耳聋主要是预防。对幼小儿童禁用或慎用上述药物,急需使用时亦应按药典规定,决不能超过剂量。治疗时要仔细观察患儿对响声的反应,或作客观听力检测,如声导抗、听诱发电位、耳蜗电图、听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等。
, http://www.100md.com
    8.锻炼身体防止呼吸道疾病 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上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百日咳、猩红热等,极易诱发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迷路炎等,严重者可引起耳聋。发病季节患儿得上述疾病后,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亦应注意观察患儿听力情况,及时去医院诊治。

    9.有病及时治疗 耳部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能造成程度不同、时间长短不一的耳聋,如耵聍栓、耳道脓肿、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等,都应该及时治疗,尽量减少听力损害。有些全身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流脑、败血症、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会损害听力。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注意保护听力,及时去耳科检查治疗。

    继“爱眼日”、“爱牙日”之后,近两年又提出“爱耳日”是非常正确和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使两耳伴随着人的一生发挥其生理功能,在有声世界里愉快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使“无声世界”的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 百拇医药(解放军155医院主任医师 崔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