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0333869
漫谈“补”法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5日 清阳客栈
     第一部分:全民进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一时间保健品市场格外红火,各种中药或中药提取的保健制品风行全国。小孩子读书用脑辛苦,要补;妇女更年期内分泌失调,要补;老年人腰腿不好,要补;老板们熬战商场,要补;女士们天生血虚,更要补,……总之,全民都要进补。

    医生也喜欢开补药。黄连太苦,半夏太燥,石膏太凉,附子太热。还是党参、白术来得平稳。病人拿着三两人参,也总比一斤大黄舒服。何况补药价钱开得越高,经济效益也看涨。治病疗效且放在一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而不为?

    第二部分:补法最难

    殊不知中医治病的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中,“补”为最后之法。也就是说,中医治病,要看有没有外邪,这是第一步。如果有,就要根据其在表在里采用汗、吐、下的办法。如果不在表里,就采用和法。第二步,就要看脏腑有没有阴阳的偏盛偏衰,如果有,就用温法、清法,或者和法。第三步,要看有没有脏腑或经络的积滞,例如痰饮、食积、瘀血等,如果有,就要用消法。第四步,如果以上情况都不存在,这时才考虑是不是由于脏腑虚损不足,而可以用补法。
, http://www.100md.com
    可见,八法中,补法是最难运用的方法。特别是在现代的生活方式背景下,伴随着体力活动的减少,脑力劳动的增强,营养条件的改善,西药的广泛运用,出现了以下两点新情况:一,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这是由于缺乏与大自然的交流,营卫滞涩,脏腑逐渐变得柔弱所致。由此,虽然生存寿命不断延长,但体质脆弱的情况不断增加,诸如糖尿病、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病率居高不下。二,表证、伏邪、积滞,三大因素为害日甚。气候的异常变化,生活规律的失调,使得表证的发生频律增加。又因为多有西药寒凉抑遏,所以现代人患表证的特点往往正邪交争不甚剧烈,而且大多有迁延伏于经络的倾向。再加上营养的过分摄入,经络壅塞之病,如骨质增生、中风、癌证等,发生的年龄也有显著提前。所以,现代人体质有虚弱的一方面,但是:先表后里,不能补;有邪内伏,不宜补;经络壅塞,不易补。总的来说,不可盲目用补。

    第三部分:上上之补

    所以补法看似容易,用起来名堂却不少。如果只是开出一大堆人参、熟地、当归、白术,这叫做“呆补”。光是呆补,不一定能补到位。人参黄芪补气力量那么强,为什么没有谁可以靠吃参芪而不进米谷来生存?为什么还有救不了的气虚,回不了的阳厥?可见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补益药要起到补益的作用,首先要有胃气和水谷的依托,其次还要依靠人体本身生机的运转。所以对于补法,历来有几句名言请大家不要忘记:
, 百拇医药
    一、药补不如食补

    医生也好,病人也好,总有很多人迷信药物,认为药物能解决一切问题。事实不是这样,对于一个疾病的治疗来说,“人”才是最主要的因素。他的饮食习惯,他的生活、职业特点,他的体质倾向,他的情绪波动,这些往往是疾病的根源。而中药要起治疗作用,也要通过增强人体本身的调节来实现。补益药要发挥补益的作用,也是离不开人体本身的物质基础的。打个比方,这就如同是货币和物资的关系。在满目荒荑的地方,即使遍地的金银珠宝也是无济于生存的,反而不如几根野菜有用;而对于商品高度繁荣和流通的地方,一笔数额不大的资金可能挽救一个濒临休克的企业。这表明,实实在在的物质永远是生存的基础,而各种调节则为其末。所以历代的名医都很重视后天胃气的保护,重视食补的作用。虽然食补疗效缓慢,但是它基础扎实,功效持久。相对单纯的药物调节来说,来的平稳,不容易产生偏颇。有位古代医家写诗吟道:“青菜豆腐加米膏,胜过参术一大包”,不虚言也。再说现在的补益药材多为人工种植,就连食补都要打个折扣,何况药补?
, 百拇医药
    二、“通”即是补

    “通”的意思很广泛,凡是一切疏导积滞的方法,都可以属于“通”之列。现代人疾病产生的征结,很多时候并不在于滋养的不足,相反是营养摄入过度,堆积壅塞在体内所致。由于影响到气血的正常流通,导致机体功能的下降。看似不足,实则有余。对他们来说,“通”就是最好的补法。只要气血冲和,经络流畅,即使有脏气虚损的因素,也会慢慢充盛。这正如资金只有在流动中才会逐渐增值,人体的生机只有在流动中才能保持旺盛不衰。相对来说,药补、食补,只是静止地补,而宣通疏导,可谓是动态的补。蒲辅周先生的“八法名言”当中对补法的原则就是“补而不滞”,可谓一语中的。

    三、不补之补

    对比国人和西方人的体质可以发现,虽然我们有几千年的养生传统,但是在体格、气血上我们仍然相对不足。排除经济不发达的原因,这与中国文化中过于强调“静”的因素有很大关系。中医也说“恬澹虚无,真气从之”,但是要知道阴阳是互生互化的。生命存在的本质在于一种生机,而这种生机是由阴和阳所代表的动静出入两种运动趋势交互作用形成的。“静”的收获要以“动”为前提,“动”的源泉要以“静”为基础。滋补退养,只是守静之法,如果没有足够的气血活动,又何来生机可言?就好比贫困的地区,仅仅靠国家的施舍并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只有解放观念、发展经济和文化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从养生上来说,如果仅是指望几味补药能惜世延年,而不积极增强机体的活动,日久只能气血郁滞,经脉壅塞,变生殃害。《黄帝阴符经》说:“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激烈的竞争、淘汰才能煅炼出生存的技能,人体的生命也是一样的道理。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永恒的生命在于永恒的运动。

    “动”是补,同样“静”也是补。活动意味着消耗,要将消耗转化为人的生机,就要通过静养。现代人紧张工作所导致的各种衰弱症候,往往是由于没有足够的休息,阳胜有余,阴弱不足所致。更有惮心竭虑,思想无穷,魂魄飞扬,即使连睡眠也不能安宁者,这时几颗药草又能力尽几何?但是,暑热亢炎,心静则凉,与其进药,不如退心。心静百脉平,平即是补。

    《老子》有句名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后我们也可以说:“上补不补”。, 百拇医药(tan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