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0378409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24日 作者:刘影 载自:《中国经营报》
     洋草药挟提取加工技术、包装、营销手段等优势,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份额,而且掉转“枪口”,将目标直指中国市场。仅去年一年,我国的洋草药进口量已达到26亿美元。中药企业们面临的是一场持久的“守土卫国战”。

    国际上,尤其是欧美许多企业近年纷纷投资研究开发草药,呈现了草药市场增长高于化学药的情况,中国中药行业面临的形式极为严峻。

    中国现有35大类、43种剂型,共5000余种中成药,其中有些产品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诸多方面优于西药。但由于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与西方现代医学体系存在较大差异,致使我国中医药长期游离于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之外。目前国际中药市场年销售额达160亿美元,而中国大部分中药产品由于不能符合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准和要求,虽已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及地区,但在国际中草药市场份额中只占5%,而且大部分为原料中药材,其余份额为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四分天下”。

    目前进入我国内地的“洋中药”,主要来自德国、日本、香港、台湾、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植物药成药与我国中成药相比,生产工艺先进,产品外观质量较佳,服用量少,剂量准确,质量标准规范程度高,开发模式简明化。以欧洲国家应用植物药为例,他们多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出发,没有系统的理论为指导,所以多为单方制剂,复方亦为简单的复方。但特别值得借鉴的是,进口植物药制剂在临床应用定位上十分简洁明确,并直接在外包装上醒目标示。相对于治疗范围广泛的我国中成药产品,这种简明定位在OTC市场销售上尤为有利。

    我国是一个中药材资源大国,多年来中药出口都以药材资源为主,今年1月到7月份中药材出口1.9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3.02亿美元的64.24%,相当一部分是用于生产“洋草药”。国外利用这些相对廉价的药用资源,生产出高附加值的草药产品,再去占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医药市场,获取我们难以想像的高额利润。这种以高昂的生态环境资源(多为最好的药材资源)为代价换来的少量经济效益并不划算。以简单加工工艺制造的中药产品至今仍属市场“主流”,没有科技创新,当然没有出口的优势,更不用奢谈中药的国际化了。

    2002.04.24 (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