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治疗发热妙方的9种用法
http://www.100md.com
家庭医药
发热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远在西洋医学传入中国之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善于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发热的方子介绍如下,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以取得良效。
方药及用法
柴胡12~15克,黄芩10~12克,青蒿35~40克,生石膏35~45克,荆芥15~20克,虎杖20~32克,板蓝根32~40克,甘草10克。
上药加水1500毫升,煮开后改慢火煮1小时,倒出候温分2次服,二次服药间隔3~5小时。服药期间忌吃鸡、鹅、虾等温热之物,更应忌食辣椒、咖哩、胡椒、五香粉、酒等辛热而不利于退热之物。
见效后,可再服1剂,用法同上。
由于发热各由不同的疾病引起,而在家庭的条件下无特别的诊断方法,因此要依据当时的症状、舌象、脉象等,加减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一)发热无汗,舌质红、苔黄而略厚,脉搏劲而有力,虽体温升至40℃以上亦无汗者,上方去掉生石膏、虎杖、板蓝根,加香薷12~15克,生姜3片,以促进发汗退热。
(二)发热少汗或无汗,肌肉酸痛,或全身关节疼痛、流涕、打喷嚏、舌质红、舌苔黄厚而湿润,脉跳动快,每分钟90次或以上,上方去掉荆芥,加姜活6~9克、香薷5~8克,有助于发汗退热以及消除关节肌肉疼痛。
(三)发热头痛,或头重如布包裹,或有一点头晕,全身困倦沉重,好象穿着厚厚的衣服泡水后般的沉重,舌质红,舌苔厚而湿,脉浮有力(轻轻一接触到脉搏就感触到有力搏动),口苦、尿黄或略少,上方去掉生石膏、荆芥,加茵陈20~25克,山栀子6~8克,车前子15~20克(布包),以利湿退热。
(四)发热,头痛轻,但头晕较为明显,体温38℃~39℃,鼻涕黄稠或鼻塞,舌质红,舌苔略黄,脉浮,大小便基本正常,上方去掉生石膏、板蓝根,加石菖蒲10~15克,鱼腥草25~30克(后下),白芷4.5~6克,以清鼻腔及退热。
, 百拇医药
(五)发热而胸闷或上腹部略感胀闷,甚则容易呕吐,或感到有些口苦,食欲减退,头痛轻,间有喷嚏,流涕少,舌质红,苔略黄厚,脉略快,有一种滑利而充实之感,多为感冒发热而伴有食滞,上方去掉生石膏、板蓝根、青蒿、虎杖,加川厚朴12~15克,枳壳12~15克,姜半夏12克,莱菔子20克(即萝卜的种子),以宽中消食止呕;如舌苔厚而湿者,还可加香薷(后下)10克、白蔻仁(后下)6克,以加强化湿消滞退热。
(六)如身上常长有小疮疖,或面部有些暗疮,伴有感冒,但无明显头痛,或吃了一些辛辣、煎炸食物而致发热,但体温不超过39℃,舌质红,舌苔黄,脉浮数,上方去掉青蒿、生石膏、板蓝根,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千里光各20克,以解疮毒,如以上三药缺,可用野菊花、金银花、红藤代替,用量也是各20克。以上6种对疮疖有良效的中草药,各取3味即可取得良效!
(七)发热、头痛、流涕,又伴有咽喉疼痛,甚至见到扁桃体红肿,或有脓点,舌质红,苔黄,脉数,是感冒合并有扁桃体炎,可将上方去掉柴胡、青蒿、生石膏,加牛蒡子10克,玄参12~15克,马勃6克(布包煎);如大便秘结不通,一定要泻下去火清热,可加生大黄12~15克,酒洗打烂,煎好后趁热浸泡15分钟,候温分2次服,大便一泻,咽喉肿痛必然会消除,热也就退了。如大便已烂,咽喉肿痛明显减退,就不用大黄,再服上药2~3剂可康复!
, 百拇医药
(八)发热,体温约37.5℃~38.5℃,头痛、流涕、肌肉酸痛,脐周隐隐作痛,大便稀烂,呈黄色或黄绿色,每日3~6次,尿黄,舌质红,苔黄略厚,脉浮滑有力,上方去掉生石膏、青蒿、板蓝根、虎杖,加金银花30克(炒半焦)、火炭母15~20克(火炭母为蓼科植物火炭母Polygonum chinese,有利湿止泻的效能)、鲜大叶桉叶20克。煎服法同前。(大叶桉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的叶,微辛、微苦、性平,具有抗菌消炎的效能),如缺鲜大叶桉可用凤尾草或木棉花15克代替。
(九)发热,体温37.5℃~39℃,流涕、身痒、皮肤起红色风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即脉按之如按琴弦,有一种紧张之感,而且搏动较快),发病前曾吃虾、蟹等易引起皮肤过敏之物的,上方去掉青蒿、板蓝根、生石膏,加赤芍15~18克,紫苏叶15~20克,紫草20克,以退热消疹。煎用法同上。
注意!凡高热(40℃或以上)出现激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有出血点,或神志不清,或激烈咳嗽、呼吸困难,或全身肌肉明显疼痛,尤其是腓肠肌(小腿肚肌肉)有明显压痛,病前5~10日曾在山野涉水或下田者,均可能是急性传染病,应及时到医院诊疗,以免延误病情!, 百拇医药(主任医师 潘文昭(香港))
方药及用法
柴胡12~15克,黄芩10~12克,青蒿35~40克,生石膏35~45克,荆芥15~20克,虎杖20~32克,板蓝根32~40克,甘草10克。
上药加水1500毫升,煮开后改慢火煮1小时,倒出候温分2次服,二次服药间隔3~5小时。服药期间忌吃鸡、鹅、虾等温热之物,更应忌食辣椒、咖哩、胡椒、五香粉、酒等辛热而不利于退热之物。
见效后,可再服1剂,用法同上。
由于发热各由不同的疾病引起,而在家庭的条件下无特别的诊断方法,因此要依据当时的症状、舌象、脉象等,加减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一)发热无汗,舌质红、苔黄而略厚,脉搏劲而有力,虽体温升至40℃以上亦无汗者,上方去掉生石膏、虎杖、板蓝根,加香薷12~15克,生姜3片,以促进发汗退热。
(二)发热少汗或无汗,肌肉酸痛,或全身关节疼痛、流涕、打喷嚏、舌质红、舌苔黄厚而湿润,脉跳动快,每分钟90次或以上,上方去掉荆芥,加姜活6~9克、香薷5~8克,有助于发汗退热以及消除关节肌肉疼痛。
(三)发热头痛,或头重如布包裹,或有一点头晕,全身困倦沉重,好象穿着厚厚的衣服泡水后般的沉重,舌质红,舌苔厚而湿,脉浮有力(轻轻一接触到脉搏就感触到有力搏动),口苦、尿黄或略少,上方去掉生石膏、荆芥,加茵陈20~25克,山栀子6~8克,车前子15~20克(布包),以利湿退热。
(四)发热,头痛轻,但头晕较为明显,体温38℃~39℃,鼻涕黄稠或鼻塞,舌质红,舌苔略黄,脉浮,大小便基本正常,上方去掉生石膏、板蓝根,加石菖蒲10~15克,鱼腥草25~30克(后下),白芷4.5~6克,以清鼻腔及退热。
, 百拇医药
(五)发热而胸闷或上腹部略感胀闷,甚则容易呕吐,或感到有些口苦,食欲减退,头痛轻,间有喷嚏,流涕少,舌质红,苔略黄厚,脉略快,有一种滑利而充实之感,多为感冒发热而伴有食滞,上方去掉生石膏、板蓝根、青蒿、虎杖,加川厚朴12~15克,枳壳12~15克,姜半夏12克,莱菔子20克(即萝卜的种子),以宽中消食止呕;如舌苔厚而湿者,还可加香薷(后下)10克、白蔻仁(后下)6克,以加强化湿消滞退热。
(六)如身上常长有小疮疖,或面部有些暗疮,伴有感冒,但无明显头痛,或吃了一些辛辣、煎炸食物而致发热,但体温不超过39℃,舌质红,舌苔黄,脉浮数,上方去掉青蒿、生石膏、板蓝根,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千里光各20克,以解疮毒,如以上三药缺,可用野菊花、金银花、红藤代替,用量也是各20克。以上6种对疮疖有良效的中草药,各取3味即可取得良效!
(七)发热、头痛、流涕,又伴有咽喉疼痛,甚至见到扁桃体红肿,或有脓点,舌质红,苔黄,脉数,是感冒合并有扁桃体炎,可将上方去掉柴胡、青蒿、生石膏,加牛蒡子10克,玄参12~15克,马勃6克(布包煎);如大便秘结不通,一定要泻下去火清热,可加生大黄12~15克,酒洗打烂,煎好后趁热浸泡15分钟,候温分2次服,大便一泻,咽喉肿痛必然会消除,热也就退了。如大便已烂,咽喉肿痛明显减退,就不用大黄,再服上药2~3剂可康复!
, 百拇医药
(八)发热,体温约37.5℃~38.5℃,头痛、流涕、肌肉酸痛,脐周隐隐作痛,大便稀烂,呈黄色或黄绿色,每日3~6次,尿黄,舌质红,苔黄略厚,脉浮滑有力,上方去掉生石膏、青蒿、板蓝根、虎杖,加金银花30克(炒半焦)、火炭母15~20克(火炭母为蓼科植物火炭母Polygonum chinese,有利湿止泻的效能)、鲜大叶桉叶20克。煎服法同前。(大叶桉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的叶,微辛、微苦、性平,具有抗菌消炎的效能),如缺鲜大叶桉可用凤尾草或木棉花15克代替。
(九)发热,体温37.5℃~39℃,流涕、身痒、皮肤起红色风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即脉按之如按琴弦,有一种紧张之感,而且搏动较快),发病前曾吃虾、蟹等易引起皮肤过敏之物的,上方去掉青蒿、板蓝根、生石膏,加赤芍15~18克,紫苏叶15~20克,紫草20克,以退热消疹。煎用法同上。
注意!凡高热(40℃或以上)出现激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有出血点,或神志不清,或激烈咳嗽、呼吸困难,或全身肌肉明显疼痛,尤其是腓肠肌(小腿肚肌肉)有明显压痛,病前5~10日曾在山野涉水或下田者,均可能是急性传染病,应及时到医院诊疗,以免延误病情!, 百拇医药(主任医师 潘文昭(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