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正文
编号:231153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

    鲟鱼

    【拼 音】

    XUNYU

    【来 源】

    为鲟科动物中华鲟的肉。

    【功 效】

    益气补虚,活血通淋。

    【主 治】

    治血淋,淋病。

    【性味归经】

    甘,平。①《本草拾遗》: "甘,平,无毒。"②《医林纂要》: "甘,温。"

    《本草撮要》: "入手太阴、厥阴经。"肺、心包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别 名】

    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HENG鰽(《上林赋》)、尉鱼、仲明鱼(陆矾《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碧鱼(《纲目》)

    【拉丁名】

    Acipenser sinensis Gray

    【考 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①《本草拾遗》:"鲟鱼,生江中,背如龙,长一、二丈。鼻上肉作脯名鹿头,一名鹿肉,补虚下气。子如小豆,食之肥美,杀腹内小虫。"②《纲目》:"鲟,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亦鳣属也。岫居,长者丈余,至春始出而浮阳,见日则目眩,其状如鳣,而背上无甲,其色青碧,腹下色白,其鼻长与身等,口在颔下,食而不饮,颊下有青斑纹,如梅花状,尾歧如丙,肉色纯白,味亚于鳣,髻骨不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