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
编号:10121444
你能坦然说癌吗?
http://www.100md.com 2002年6月13日 《健康时报》 2002.06.13
     田泓

    近年来,恶性肿瘤一直高居上海居民死亡谱的第二位。仅2000年,上海新发癌症患者3.8万人,死亡2.5万人。对于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不少人谈癌色变,讳莫如深。多数癌症病人和家属则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之中。在全国首届肿瘤病人社会心理关怀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我国的癌症治疗应尽快走出重生理康复、轻心理关怀的误区。

    癌症病人有知情权吗?如果不幸得了肿瘤,你愿意知道真相吗?如果亲朋患了癌症,你会告诉他真相吗?对于这同一问题的两种问法,答案截然相反。据有关部门统计,有95%以上的受访者希望了解自己的真实病情。而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家属会对患者隐瞒病情。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陈丽云教授研究发现,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在重视亲情的亚洲社会十分普遍。家人出于保护弱者的心态,往往会对病情避重就轻。这种做法的后果是,病人无法对病情作出准确的自我判断,从而影响对治疗的参与和配合。由于失去了知情权,不少患者无法安排人生的最后一站,走得匆匆忙忙,走得稀里糊涂。
, 百拇医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缺乏癌症的基本知识,二是缺乏对死亡的教育。人们习惯于接受“生的教育”,像怎样当母亲、如何做成人,却忽略了死亡也是人生必然的过程。

    上海新华医院肿瘤科主任陈强说,现在医院通行的做法是,把实情告诉家属,然后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心理承受能力,逐渐把真相透露给他。事实上,由于癌症的治疗过程较长,很多病人自己心里也清楚,只是谁也不肯“捅破那层纸”。陈强相信,随着文明的进步,医生有一天可以面对面地和病人讨论癌症。

    心理关怀很重要很多年前,香港有一位12岁的女孩,因患骨癌而被截肢。每天,她都沉默而努力地练习用假肢走路。终于等到重新学会走路,她做的第一件事,是走到医院的顶楼跳了下去。这件事引起了医务界的反思:除了进行身体治疗,我们还能为癌症患者做些什么?

    根据在香港地区的调查,2/3的癌症患者具有忧郁、恐惧等严重的情绪问题,相当一部分患者有自杀倾向。其家属因长期操劳和担心,也会出现心理问题。
, 百拇医药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一些国家就开始将心理辅导引入肿瘤治疗。现在,美国每100张肿瘤病床配备四五十名医务社会工作人员,帮助病人化解不良心理问题。对处于不同病程的患者,社会心理介入治疗的重点也不同。对可治疗的病人,主要帮助他们正视癌症,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以及愈后尽快重返社会。而对晚期患者,主要侧重于减轻疼痛和善终服务,所谓“去者善终,留者善别”。有资料表明,凡接受社会心理介入治疗的患者,复发率较低。

    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一些较成功的社会心理介入治疗模式。最初由几位病人发起的上海癌症俱乐部,通过康复者“现身说法”,配合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使一大批“被判了死刑”的癌症患者获得新生。

    如何预防“生活方式癌”?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1年就提出,癌症是可防可治的。在现代医学支持下,至少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得到治愈,另外1/3的癌症通过规范合理的治疗能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 http://www.100md.com
    大量调查资料证实,引起癌症的因素是多元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人们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80%的癌症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引起的;35%~40%的癌症与不科学、不合理的膳食有关;30%的癌症由吸烟引起,且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5%的癌症则与饮酒有关。人们把这种由不良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引起的癌症统称为“生活方式癌”,如长期吸烟和被动吸烟所致的肺癌,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有关的乳腺癌,与高盐、快食、烫食、蹲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相关的食道癌,与喜食高盐、烟熏、烤、煎、炸食物密切相关的胃癌。

    那么,如何预防和减少“生活方式癌”呢?专家经大量科学研究,提出以下忠告:

    一、摒弃吸烟,不酗酒。

    二、合理膳食,营养平衡。

    三、经常体育锻炼,每天30分钟,每周不少于5天。

    四、精神开朗,情绪乐观,不生闷气。

    (摘自4月17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田泓/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