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针灸讲义
编号:191443
下篇(针灸治疗总论-第四章脏腑、经络证治-第二节脾与胃)
http://www.100md.com 德宏中医按摩院
     第二节 脾与胃

    一、概说

    脾胃对饮食物具有受纳、腐熟、消化吸收、转输等功能,其中又有脾主运化,胃司纳谷,脾以上升为顺,胃以下行为顺的区别。故其病变,都是这些功能的失调。在病机上主要是:运化和腐熟水谷的失职,升降机能的反常。所以一般常见的证候有:呃逆,呕吐,便泻,便闭,脘闷腹胀,吞酸嗳腐,吐泻交作等。

    又以脾能统血,如用虚统血无权,则可见便血,女子还可见崩漏。在经脉方面,除于循行部位出现痹痛外,足太阴脾经有病,可见舌本痛,咽痛等证;在足阳明胃经可见鼽衄齿痛,口歪,颊肿,颈肿喉痹。

    脾与胃除了经脉络属以外,且以脏腑位置密切相连,故它在生理功能上表现出紧密的配合作用,在发病时,其相互影响的情况更为易见,如脾虚不运,往往引起胃不受纳,如呕吐不已,亦能导致脾不健运。
, http://www.100md.com
    以上诸证,从病的属性来说,亦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在经脉在脏腑的区别。在治疗上,大多取俞、募与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如单纯脾的病变则针温灸,尤为多用。

    二、证治 脾胃病在属性上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在治疗上亦有温清补泻的区别。分别概述如下:

    脾虚证治:偏于运化失常,致水谷精微,无以输布于全身,在证候上则见面色萎黄,自觉懒言少气,肢倦力乏,进一步可见肌肉消瘦;如脾虚而致阳气不振,更有腹满便溏,四肢尔温,足跗浮肿,脉象濡弱,舌淡苔白等证。治宜取本脏俞、募与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补重灸。

    脾实证治:仅是和脾虚相对而言的。其病多系湿滞交阻,证见大腹胀满,或有疼痛;或系湿热蕴蒸,证见肤黄溺赤;或由湿阻而脾气不运,证见脘闷而腹满,大小便不利等。治宜取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脾寒证治:系脾阳衰微,水湿不化,以致阴寒偏胜者;或由于过食生冷,脾阳因而不振者。在证候上都有可能为腹痛隐隐,泄泻绵绵,甚至完谷不化,小便清,四肢清冷,舌淡苔白,脉象沉迟,于右关尤甚。治宜取本脏俞、募与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补重灸。
, 百拇医药
    脾热证治:脾为湿土,如受邪热,则多为湿热互蒸,证见脘痞不舒,身重困倦,口腻而粘,不思饮食;亦有口腻泛甜,泛浊唾涎沫,小便短少而黄,脉濡数,苔黄腻。治宜取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泻法,不灸。

    胃实证治:包括两种情况:一系胃火炽甚,证见消谷善饥,口渴欲饮;一系食滞留阻,证见脘腹胀闷,甚则疼痛拒按,舌红苔黄厚,脉右关洪大有力。治宜取足阳明经穴为主;若胃火有余,消谷善饥者,泻足阳明,补足少阴,仅针不灸。

    胃寒证治:系胃阳不足,寒邪偏胜,其证为胃脘胀痛,呕吐呃逆,时时泛吐清涎,喜热饮,寒甚亦有四肢厥冷,舌苔白滑,脉象右关沉迟。治宜取俞、募与足阳明、手厥阴经穴,毫针平补平泻,多灸。

    胃热证治:热蕴于胃而胃阳亢甚,常见身热,口渴引饮,喜冷恶热;热邪导致胃气上逆,常会食入即吐;如胃热下移大肠,则大便燥结,脉洪大有力,苔黄厚而燥。治宜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泻不灸。

    经脉证治:如脾胃蕴热,随阳明之经上窜,可见口渴,唇胗,颈肿,喉痹,齿痛龈肿,甚则腐烂出血,脉象洪数,苔黄。治宜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不灸。如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脉,以致下肢前缘疠重冷痛,治疗用针或施灸与肺和大肠所述主法相同。

    上述脾胃虚实寒热的证候,在临床上既可先后出现,亦可同时并见,故治疗时亦应先治后治,或则同时兼顾。,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