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刮痧疗法
编号:191535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刮痧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http://www.100md.com 《刮痧疗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刮痧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刮痧疗法,起于民间,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世医得效方》卷二“沙证”(当时用“沙”字而未用“痧”字)一节说:沙证“古方不载……所感如伤寒,头痛呕恶,浑身壮热,手足指未微厥,或腹痛闷乱、须臾能杀人”,又说:“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此亦由山岚瘴气,或因饥饱失时、阴阳暴乱而致。”从这段后来看“沙”是指一种病证,具体他说“搅肠沙”就是指心腹绞痛、高热头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闷难耐、冷汗自出、手足发凉,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致人死命的干霍乱证。很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感染、乃至烈性传染病霍乱、副霍乱等病证。“沙”字在明代的医书里就都作“痧”字了。

    对于“痧证”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在《世医得效方》里提到了3种外治法。
, http://www.100md.com
    一是“近世只看头额上、胸前两边,有小红点在于皮肤者,用纸捻或大灯草,微蘸香油,灯上点烧,于红点上,峻爆者是。”是说瘀址病人,往往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这大概就是把这些证候叫作痧证的原因),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然后用火头直接淬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再点燃去淬烧其他痧点。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淬痧法”。

    二是“如腹痛不止,又用针于两下十指近甲,稍针出血即愈。”“两足坠痛、亦名水沙,可于两脚曲膝内两筋两骨,间刺出血愈,名委中穴。”是说痧证腹痛不止的,可以在十指尖放血,两腿沉重疼痛的,可以在委中穴处放血。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三是“又法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复衣被,吃少粥汤或葱鼓汤,或清油个葱茶,得汗即愈”此皆使皮肤腠理开发松利,诚不药之良法也。”是说治痧证,可以用苎麻纤维团,蘸水在颈项、时臂、膝腕等部什进行“戛掠”。臭是刮的意思,《文选》卷12收入了晋朝人木玄虚的《海赋》,赋中有“戛严敖,偃高涛”句话,唐朝人李周翰注说:“戛,历刮也。”可见“戛掠”就是刮掠。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上,然后通过盖衣被保暖,喝粥、汤、茶等发汗,使汗孔刊行张、痧毒外泄。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刮痧法”,以后在明清的医学著作中,不仅继承了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在痧证及刮痧疗法方面的知识,而且大有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痧证辨治专著,为清代康熙14年(公元1676年)郭右陶所撰的《痧胀玉衡》。该书对痧证的病因、病机、证侯分类、症状表现及治法用方,对刮痧、放痧、淬痧等的具体方法和适应证,皆有详细记载。
, 百拇医药
    从痧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来看,《痧胀玉衡》认为:“痧胀(因痧证有遍身肿胀、疼痛难忍的症状,故郭氏也称其为痧胀)或因秽气所触,或因暑气所感,或动时行不正之气,或乘伏寒伏热过时而来,总不外于外伤风热,故肌表必实,实则热毒之气既胀于胸腹肠胃之中,若更用热饮用热气,适助其肿胀,元从而泄。故犯此者,有立时胀死之害。”“痧证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可见这里所说的“痧”,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疫气、秽浊之气后,毒邪内郁外发所造成的多种证候,主要可以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病毒或细菌所引起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除前面提到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感染、霍乱、副霍乱外,象病毒件感冒、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猩红热、败血症、白喉、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等等,还有气候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如小暑,以及误吸毒气,秽气所造成的肺水肿、晕厥等等,都可以归属痧证的范畴。

, 百拇医药     这些疾病在其病程中,由于病毒的侵害、细菌毒素或毒物毒性的作用,大多可见到粘膜、肌肤之下呈现出血点或充血点,状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聚积成片,或融合成斑块,因此中医就以“痧”字来命名这些病证,并统称“痧证”,还把这些毒素叫“痧毒”。由于痧证是包含了许多疾病的。一个统称,所以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症状表现,在《痧胀玉衡》及其后的一些医书中,就有了许多痧证名称,象暑痧、瘟痧、斑痧、乌痧、丹痧、疫痧、烂喉痧、抽筋痧、吊脚痧等等。只不过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辨别更加精确,象“纱证”这样笼统的、包括范围很广的病证名称,才渐渐淘汰不用了。但治疗痧证的一些外治法,如淬痧法、放痧法、刮痧法等,却被保留了下来。

    痧证是很重的病证,并不是单靠上述外治法就都可以治愈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外治法,《痧胀玉衡》说:“痧在肌肤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凡气分有痧,宜用刮;血分有痧,宜用放,此不易之法,至脏腑经络有痧,若昏迷不醒等症,非放刮所得治,兼用药疗之,无足怪也。”也就是说,刮痧疗法适用于痧证初起,痧毒表浅,在肌肤、气分的病证;而放痧疗法则适用于痧毒在血肉、血分的病证。若痧毒深入脏腑,就必须靠药物来治疗了。
, 百拇医药
    刮痧、放痧的目的,《痧胀玉衡》说得也很清楚,这就是“肌肤痧,用油盐刮之,则痧毒不内攻,血肉痧有青紫筋(主要指肘弯、膝弯部的青紫筋,也叫痧筋),刺之则痧毒有所泄,”也就是说,刮痧、放痧的目的、是为了排泄体内的痧毒或说是毒素,使痧毒能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

    刮痧所用的工具和刮拭的部位,《痧胀玉衡》载:“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否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P擦之。”可见所刮拭的部位,涉及头额项背胸腹上、下肢全身,所用工具则根据皮肤粗厚、柔嫩的不同、肌肉脂肪丰厚、寡薄的差别,分别选用坚硬、柔软的刮具,并且还可以用手指作刮具。

    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或说是物理疗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重视。明清直至近代,许多医书中都收载了这一方法,而且还有专门的《刮痧疗法》一类的小册于问世。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病证。所用刮具及润滑剂也有发展,刮具用到了瓷器类如瓷勺、瓷碗边、瓷盘边、瓷酒杯;金属类如铜板、铜币、银元、铜勺、铝合金硬币;动植物类如光滑的嫩竹板、小蚌壳、毛发团、棉纱团、麻线团,鹿、牛、羊的角等。润滑剂则用到了香油和其它植物油以及水、白酒等。这都可以看成是对刮痧疗法的继承和发展。
, 百拇医药
    淬痧疗法也流传了下来,被收入了许多医书中。近代曾有人专门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发掘,并在有关杂志上撰义进行了介绍和推广。

    放痧疗法,实际是流传久远的放血疗法在痧证治疗方面的应用。放血疗法,在人类医学史上算是最古老的。一种疗法,古代也叫“启脉”法或“刺络”法。远在石器时代华夏先人就学会了使用专门制作的五制放血器具——砭石来治病,随着金属的冶炼和应用,才使用了金属的针具来放血。在《痧胀玉衡》里,将放血疗法用于治痧证,并改名叫“放痧”,除了在十指指尖点刺挤血的方法外,主要突出了在肘弯、腿弯(即肘窝、膝窝)静脉处放血的方法。书中把痧证病程中,在肘窝、腿窝出现的怒张的静脉叫“痧筋”,或呈深青色,或呈紫色,或呈深红色。并认为痧筋现者,毒入血分者多;乍隐乍现者,毒入气分者多;微现者,毒阻于气分者多;伏而不现者,毒结于血分者多。用三棱针刺痧筋出血,可以达到排泄痧毒的效果。所以民间医生或是医院大夫,在治疗痧证时,总是刮痧疗法和放痧疗法并用的。

    其实放血疗法并不仅仅局限在治疗痧证,在古代和现代都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外感病和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等病证。放血的部位也不仅仅局限在十指尖和肘窝腿窝,而是引入了经络腧穴和经外奇穴主治知识、运用了辨证、辨病选穴方法,在所选穴位的部位寻找表浅的或比较隐伏的怒张的静脉或小静脉团。局部严格消毒后,用锋利的三棱针刺破静脉,放出适量的瘀紫的静脉血。当血流将止时,再用火罐拔吸在针孔处,使渗入皮下的瘀血尽皆排出体外。现代放血疗法的方法和应用,可以王秀珍、郑佩、孟雷编著的《刺血疗法》(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为代表。因本书重在论述刮痧,故放痧法和淬痧法皆不多赘述。

    另外在按摩手法中,有撮拧提拉等法,即用手指撮捏提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出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直到今日,人们仍常用此法治疗头痛、咽痛、实证的胃脘痛等证。因这种撮法可以归属按摩推拿等手法中,故本书也不详加介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