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经筋疗法
编号:192548
(下篇-第三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11.外展神经麻痹的经筋疗法)
http://www.100md.com 《经筋疗法》
     11.外展神经麻痹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外展神经麻痹,属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疾病。有医者认为,外展神经在颅内的行程较长有关,较易受损,致使眼的外直肌麻痹,出现麻痹性眼球向内聚视,外展运动受限;单侧或双侧的病变,皆于临床可见。本症属中医痹症之列。景岳云:“痹者,闭也,闭塞之义”。《灵枢·阖痹》云:“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乃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契坚转引而行之”。由此可知,外展神经麻痹的治疗,可用调、熨、转引、刺治等的施治方法,使经络疏通,虚实调和,阴阳平衡,获得治愈。

    【临床表现】

    外展神经麻痹的主要症状表现,是患侧眼球向内聚视,向外运动障碍;两侧眼球的外展神经同时发生病变时,两个眼球皆可内侧聚视,俗称“斗鸡眼”。轻度的病例,眼球向外侧运动仅轻度受限;中度病例,患侧眼球,常可只转动到达眼中轴;重度病例,患侧眼球转动丧失。单纯性的眼部外展神经麻痹,仅以眼球运动障碍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伴有弱视力、复视症状,眼球形态一般不出现特殊改变。由于眼球向内侧固定凝视,患侧眼球的外巩膜(俗称白膜)显露突出,故民间称之为“白眼病”。
, http://www.100md.com
    【病灶体征】

    经筋疗法在先天性弱智儿童、头部外伤、脑囊肿术后,及不明原因所致的外展神经麻痹患者,作经筋查灶检查时,皆于患者的眶膈筋区,查出其穴位位置固定。形态略具差异的筋结病灶。这些病灶主要分布在眼眶内上角、眶上缘中部、眼眶梢的经筋线行程终止点的“目上网”及“目下网”(详见经筋标本足阳经、足太阳经及足少阳经别图等)。病灶形征以颗粒型者为主,亦见片状之筋结,及线性形征的病灶体态。

    【机制释义】

    筋结病灶的挛缩,发生经筋的阻闭及气滞、血瘀,导致眼部肌筋失其所养,筋之伸缩功能受碍,是外直肌麻痹的直接体现;导致眼球向内聚视,外展运动受限。

    【治疗方法】

    ①运用经筋查灶法于眶膈筋区,作细致的查灶;查明病灶的位置后,贯彻“以灶为腧”的治疗法则。②运用点穴切拨等理筋手法,对筋结病灶施以适宜治疗量的舒筋解结治疗,令其筋结初步松解。③针对眶内上角、眶上缘中部4号穴位,及“目上网”与“目下网”的筋结不同形体和硬结程度,以毫针在谨慎“固灶行针”操作下,分别对病灶进行点刺治疗。刺治眶内上角穴位时,以左手大拇指作反方向伸向眶内上角,将其中的结灶向内上方固定,于额骨的眶内上缘,右手持针,针尖内上方向,施行轻微的点刺刺治;于点时,双手协调,于骨面上作移行点刺3~5针;刺毕即出针,无需留针。在作眶上缘中部4号穴位施针前,先将“柑弓手’’的大拇指(左),置在眶上缘中点骨边缘,作来回切拨动作。当穴位切得准确时,患者除了觉得“得气”眼球和前额,产生酸、麻、胀及沉重感以外,并出现视物偶像重视现象(复视)。医者即可将病灶固定于眶骨内上缘,尔后作点穴施治。刺入深度一般为0.2~0.3cm,刺中筋结性病灶的疗效尤优。“目上网”及“目下网”的穴位,分别属于足太阳及足阳明经筋的网络筋结点;“目上网”位于眉梢未端,“目下网”位于眼裂外侧凹陷处,皆以固灶行针法刺治,用直入直出刺治法,不留针。针刺后,用小型拔罐器,于额部及太阳皮表,施行拔火罐治疗。教导家长及患者,学会简易的自我按摩点穴治疗,并持之以恒。
, 百拇医药
    经筋疗法对外展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它治疗脑部车祸伤,脑囊肿术后遗留性及先天性内斜眼,收效满意。

    【病例择举】

    患者蒋某,桂林灌阳人,因车祸脑外伤昏迷,复苏后遗留左眼外展神经麻痹性眼球向内聚视,曾多方求治,但疗效欠佳,病情延续8个多月。1993年12月,接受经筋疗法施治,治疗一个疗程后,病情获得满意的康复,左眼转动正常,复视现象消失。

    患者陈达义,男,4岁,出生以来四年,两眼球呈内聚视的“斗鸡眼”,经多方;医治,病情如故。 1994年12月,以经筋疗法双眼并治,经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眼球的麻痹性内斜视获得纠正,双眼的多方向转动自如。,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