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针灸讲义
编号:192609
下篇(针灸治疗总论-第一章刺法-第二节毫针刺法)
http://www.100md.com 德宏中医按摩院
     一、练针与针具选择

    (一)练针 针刺操作首先必须练针,由于毫针针身细软,如没有一定指力,很难随意进针或进行捻转提插。因此加强锻练指力,是掌握针刺技术的基本条件。练习时先用细软纸张,折成为长约八厘米,宽约五厘米,厚约一厘米的纸块,周围用线扎紧,练时以左手持纸块,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在纸上作捻进、捻出的指力锻练。后用小皮球大的棉球一个,外用布或棉纱扎紧,将针插入球内,反复的作左右捻转、上下提插的练习,要求达到捻针有力,提插熟练。

    (二)针具选择 针具在使用之前必须加以选择,针身要挺直、光滑、坚韧而富有弹性。凡针身有刺蚀、锈痕及弯曲的,均不能使用,以防断针;针尖要圆而不锐,太锐则易卷曲,使进针捻转时产生疼痛。针柄不宜过短,要与针身相称,同时缠丝必须牢紧,否则捻转时不易着力。

    二、体位选择 在进针之先,体位选择除了使患者舒适、持久和便于针刺等条件外,还必须照顾到取穴姿势,以保证针刺穴位的准确性。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卧位,以避免发生晕针现象。兹将常用的进针体位列表说明并附图于后。
, 百拇医药
    针灸常用体位表

    体位 适用的部位

    仰卧位 适用于取头面胸腹及下肢前面等处穴

    侧卧位 适用于取髀枢及人体整个侧面等处穴

    俯卧位 适用于取头项背腰尻及下肢后面等处穴

    屈肘侧掌位 适用于取上肢外侧等处穴

    屈肘俯掌位 适用于取手背及臂外侧等处穴

    伸肘仰掌位 适用于取上肢内侧等处穴

    屈肘仰掌位 适用于取手掌及臂内侧等处穴

    仰靠位 适用于取头面等处穴
, 百拇医药
    俯伏位 适用于取头项背等处穴

    侧伏位 适用于取头颈侧面等处穴

    三、定穴与消毒

    (一)定穴 可按照“骨度分寸”和“自然标志”等方法进行取穴。为了求得穴位的准确,还可用左手拇指爪切,以探求患者的感觉反应,一般疠胀感应较明显处,即为穴之所在(肌肤麻木无感应之患者例外)。穴位确定后,可于穴上掐一“十”字形爪痕,以十字交叉点作为针刺的标志。

    (二)消毒 医者于施刺前,应先将针具煮沸消毒,或浸于酒精内半小时,并将手洗净,然后用棉球浸蘸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在穴位上由内向外作螺旋形的涂擦。如遇刺血,需将刺部用碘酒消毒,并以酒精棉球将所涂之碘酒拭净后进行针刺。

    四、押手与进针法 押手的作用,在于固定皮肤,使针能准确的刺中穴位,并能辅助长针进针,不致针身弯曲。如果运用押手方法熟练,可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针刺的疼痛。常用的押手法有下列四种。
, 百拇医药
    (一)指切押手 用左手拇指甲切于输穴部位,右手将针尖靠拇指甲刺入输穴。这种方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二)骈指押手 用左手拇、食两指挟捏棉球,裹住针尖,直对输穴,右手持针柄,当左手夹针下按时,右手顺势将针刺入。这种方法适用于长针的进衔。

    (三)舒张押手 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贴近输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局部皮肤紧张,易于进针。这种方法适用于皮肤松弛的部位,特别是腹部输穴。

    (四)挟持押手 用左手拇、食指将输穴部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侧面刺入。这种手法多适用于肌肤较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的输穴。

    进针时,一般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左手辅助进针,一边按押,一边刺入,使针尖透过皮肤,然后按照所要采用的各种操作手法进行施术。

    五、进针角度与深浅
, 百拇医药
    (一)针刺的角度 主要根据针刺的输穴部位和治疗目的而决定。常用的针刺角度有直刺、斜刺、横刺三种,附图并分述如下。

    1、直刺:将针身与皮肤面呈90度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全身大多数的输穴部位。

    2、斜刺:将针身倾斜与皮肤面呈45度刺入。此法适用于骨隙中的穴位或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

    3、横位:又名沿皮刺,将针身与皮肤面呈15至25度刺入。此法多用于针刺肌肤浅薄的穴位。

    (二)针刺的深浅 关于每个穴位的针刺深度,在输穴各论中已有详细论述,为了便于掌握,达到执简驭繁的目的,因此还必须根据输穴的部位和患者的年龄、体形、经脉循行的深浅等情况,作全面的考虑。

    1、年龄:年老气血衰退及小儿脏腑娇嫩、稚阴稚阳之体,不宜深刺。
, http://www.100md.com
    2、体形:人体有肥瘦强弱之分,如形盛体强者针刺宜适当深些,形瘦体弱者针刺宜相应浅些。

    3、经脉循行的深浅:由于循行肘臂、腿膝部的经脉较深,故刺之宜深;循行于手足指、摭部的经脉较浅,故刺之宜浅。

    4、部位:要结合输穴部位的实际情况而决定,一般来说,头部的穴位不宜直刺,可用五分长的毫针,沿皮向后刺入3至4分深;胸、背部穴位因较近重要内脏,不可深刺,在胸肋部的穴位可用一寸长的毫针向外斜刺3至5分深;在脊背部的穴位可用一寸长的毫针刺3至5分深。腹部穴位因肌肉较厚,可用一寸五分长的毫针直刺0.6至1寸深;四肢肘、膝部腧穴,可用一寸五分长的毫针直刺0.8至1.2寸深;股髋关节部位的穴位,可用三寸长的毫针,直刺1.5至2.5寸深;手指与足部的穴位,可用五分长的毫针,向上斜刺1至3分深。这些针刺分寸,又需根据临床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六、行针与得气 行针是针刺输穴,通过捻转提插,使之得气的操作方法。得气是针刺部位已经得到经气的感应,在医生方面会感到针下沉涩而紧的现象;在患者方面,也会有疠、麻、重等感觉。如针下虚滑为不得气。得气和不得气对针刺的疗效有很大关系。得气迅速,一般治疗效果较好,得气不迅速或不得气,一般治疗效果较差,甚至没有疗效。因此,在针刺以后,如毫无得气现象,或者得气不明显的,要审察经气不至的原因,采取“候气”或“催气”的方法。如因取穴不准或针刺偏差的,即可重新调整针刺的部位和深浅角度,加以捻转提插,一般就可以得气;如属久病体虚,经气不足,针后得气现象迟缓的,可用候气方法留针少待片刻,然后再予行针提插捻转,即可得气;如经上述候气方法而仍无得气现象的,亦可采用“指循”法,即在针刺部位的上下、以指循经轻叩或用艾灸以助经气的来复;如经多次针灸仍无得气现象的,则预后多不良。
, http://www.100md.com
    七、针刺补泻的基本方法 针刺的补泻,属于刺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凡通过针刺施行一定的手法之后,能促使人体内各种机能的恢复和旺盛的方法,叫做补法;通过针刺运用一定的手法之后,能疏泻病邪,使其恢复正常生理状态的方法,叫做泻法。补法和泻法,虽具有调节机体偏虚偏实的作用,但必须依靠经络气化的功能,才能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如《素问.气府论》说:“分肉之间,溪谷之会, 以行营卫,以会大气。”正说明了经脉和营卫之气与输穴有密切关系,故针刺输穴,通过补泻作用,即可调和营卫气血,使脏腑的机能得到恢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兹将临床常用的针刺补泻的基本方法介绍如下:

    (一)疾徐补泻 进针时慢慢地刺入,略予捻转;出针时将针退至皮下,稍停,较快的出针为补。反之,进针时迅速刺入,多加转动;出针时较缓慢地退出为泻。

    (二)捻转补泻 在行针时,以捻转较重,角度较大者为泻法;反之捻转较轻,角度较小者为补法。亦有以在左转时角度较大,用力较重的为补;右转时角度较大,用力较重的为泻。
, 百拇医药
    (三)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先浅部后深部,反复重插轻提为补;反之,先深部后浅部,反复重提轻插为泻。

    (四)开阁补泻 出针后于穴位上速加揉按,促使针孔闭塞,不今经气外泄为补;反之,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揉按而今邪气外泄为泻。

    (五)迎随补泻 进针时将针尖迎着经脉来的方向斜刺为泻法;将针尖沿着经脉去的方向斜刺为补法。顺着经脉取穴,依次而针的为补法;逆着经脉取穴,依次而针的为泻法。

    (六)呼吸补泻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七)平补平泻 是将针刺入穴位后,再作均匀地提插捻针,使针下得气,然后根据情况,将针退出体外。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证。

    上述各法,在运用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其他一些复式手法,均不能离开这几种基本操作的方法,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 http://www.100md.com
    八、留针与出针

    (一)留针 是进针后将针留置穴内不动,以加强刺法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时间的长短,得依病情的需要而决定;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在施术完毕后,就可酌量出针;但对一些疼痛、拘棘等急性疾患,留针时间宜长。例如对破伤风的角弓反张,有时留针需要一至四十八小时之久;对肠痈的腹痛,亦需要留针二小时之久。他如虚寒性病证,得气较慢者,亦可考虑多留针。

    (二)出针 在施行手法或留针后,便可出针。出针时,先以左手拇、食二指按在穴位的旁边,然后将针柄微微捻转而提至皮下,稍停,随即出针。如用于补法时,可用消毒棉球揉闭针孔,勿今出血;用于泻法时,则不按闭针孔,而使邪气外泄。出针后应休息片刻,不宜剧烈运动,同时必须保持针孔清洁。

    九、异常现象的处理

    (一)晕针 由于患者体质虚弱,或饥饿疲劳,或初次接受针刺,精神紧张,或针刺手法过重等原因所造成。晕针的证状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烦欲呕。严重的可有昏厥、肢冷汗出、脉象沉伏等虚脱证状。医生发现晕针证状时,应立即停针安慰患者,嘱其躺卧,轻者给以热开水钦之,片刻即可恢复;重者用指掐或针刺水沟、中冲等穴,再灸百会、足三里,便能促使苏醒。
, 百拇医药
    (二)滞针 针刺入后,针下异常紧涩,不能作捻转和提插动作的叫滞针。遇有这种情况,应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如因肌肉一时性紧张,应留针一段时间,然后再行捻转出针。或在所刺输穴的上下重掐或再刺一针,以缓解局部紧张状态,即可顺利出针。如因针身有细微的剥蚀瘢痕,受肌纤维缠绕而不能退出时,应或左或右的轻轻捻转,将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再行轻度提插,等待松弛后,针身便可退出。

    (三)弯针 由于进针时指力不匀,用力过猛,或针下碰到坚硬的组织,以及患者在针刺入后移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外物碰撞等,均可使针身弯曲。如系轻度的弯曲,不得再行捻转,可慢慢地将针提出,弯曲的角度较大时,应顺着弯曲的方向慢慢退出。如由于体位移动而造成的,应先矫正体位,再行退针。

    (四)折针 多由针根剥蚀,或针身损伤所致,也有因进针后强力捻转,筋肉攀急以及体位移动等所造成。如遇到这种情况,医者态度要沉着,嘱咐患者不移动等所造成。如针身淌露出体表,可用镊子取出。如折在皮内,可用食、中二指在针孔周围挤压,使针身露出,然后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已陷入深部,当用手术取出。因此在临床上必须注意针的质料,仔细检查,并在选针时要注意针身的长度应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三分之一,以防止发生折针的事故。
, http://www.100md.com
    (五)血肿 出针后,如针孔处有红色小点,这是临床上常见的现象,不须处理,自可消失。如出针后,皮肤呈青紫色或肿起,这是误伤血管所致,宜在局部作轻揉或热敷,即可消散。

    (六)后遗感 在出针后,局部遗留疠痛不适的感觉,多系针刺手法过重所致。轻者以手在局部上下循按,即可消失;重者除循按外,并在局部施灸,也可很快消除。

    十、针刺禁忌

    (一)凡大怒、大惊、过饥、过饱、酒醉、劳累过度时,不宜针刺,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亦宜慎用。

    (二)孕妇三个月以下者,少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腹部、腰尻部以及其他一些能引起剧烈感应的输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禁针。如孕妇体质衰弱或有流产史的忌针。婴儿的头部穴位禁针。

    (三)根据文献记载,人体上有部分禁针和禁深刺的输穴。这些输穴的分布,绝大部分在接近重要脏器或重要器官以及大血管所在处。如承泣位于眼球下缘,鸠尾接近内脏主要器官,箕门接近股动脉等。这些输穴,一般应禁刺或慎用,以免发生事故。亦有某些腧穴,可斜刺或浅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