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92625
我国开辟人体活体微循环观测新部位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4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2002年第29期
     本报讯 (驻地记者 王振岭)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治疗中心主任张庆富教授等,把“足甲襞”作为人体活体微循环观测新部位,并创立了相应的足甲襞微循环观测新方法,从而解决了人体活体微循环观测部位不能对某些特殊病人进行微循环观测的难题。该成果近日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研究人体微循环变化,对于阐述疾病的发生机制,判断病情变化和疗效,筛选有效药物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微循环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对人体活体微循环的观测。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人体活体微循环的观测部位,如球结膜、手甲襞、口唇等,在患者面部,手部严重损伤,双手粗糙以及病情危重等特殊情况下,常常受到局限。为解决这一难题,张教授等根据足在人体的特殊位置以及受鞋保护不易损伤的特点,对足甲襞微循环进行了初步观测,发现足甲襞是人体微循环很好的观测窗口。于是,研究人员对200名健康成人、100名健康儿童、200名健康青春期青少年足甲襞微循环的血管清晰度、管襻数目、血流速度等20项指标进行了系统观测,并在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出了成人、儿童、青春期青少年的足甲襞微循环正常参考值及足甲襞微循环检测的临床应用范围。

    为便于观测,课题组还根据足甲襞的特点,对活体微循环显微镜进行改装,自行设计了可移动显微镜支架和足甲襞固定装置,将显微镜摄像视频系统、录像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与微循环显微镜组成微循环检测系统,并放在可移动的仪器车上,不仅可对病房、抢救室、手术室等地的危重病人和其他一些特殊病人进行微循环检测,而且能获得足甲襞微循环的清晰图像,同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能对足甲襞的20项观测指标做出精确量化测定。

    据悉,这一微循环观测新部位、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烧伤临床微循环研究。,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