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配:何时不再随意?
本报记者 李曼荻
老百姓看中医,信的是中医的辨证施治和中药的炒、炙、掸、蒸,因为方子好、药好是治病的根本保证。而近段时间以来,反映中药调配粗糙的读者来信屡屡见到,医疗体制改革给了就医者越来越多的知情权,人们在相信中医神奇疗效的同时,又为调配中的人为影响担惊受怕。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药师孟广义教授———
就目前患者反应最大的调配剂量是否准确问题,孟教授介绍,调剂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付药误差不得超过±5%,一方多剂时应严格按“递减分戥法”逐剂进行复戥,禁止凭视觉主观估量。
孟教授举例说:“比如一张处方要开7付药,每付里有苍术10克,7付就是70克,按照操作规程,先用戥秤称取苍术70克,再逐一从总量中减去10克,每次分的量应在9.5-10.5克之间。而现在有一些中药房的调剂人员,不按操作规程,称完总量后从第一付到最后一付大概分一下了事,还有的调剂人员仅凭视觉做一次调整,更有人根本不管分多分少。”
, http://www.100md.com
那么能不能改用其他准确率高的称量工具来代替传统的戥秤呢?孟教授认为,现在还不行。因为配药时需要从不同的药斗中取药,戥秤比较灵活,便于移动中使用和分药,如果改用其他称量工具,效率不高,而且浪费时间。
个别调剂人员除了调配粗糙以外,还不认真执行医生脚注。脚注指的是中医师在开写处方时,常在某些药品名字旁(通常在右上角)加以简明的注解,这是医师根据辨证施治的需要对某些药物提出的特别要求及对调配处方的提示。比如医生在大黄10克旁标注“后下”,这样就要求每付里的大黄都单包,可临床中有的调剂人员不管几付药,把大黄总量称完,直接装在一个口袋里交给病人,让病人自己回去分,难道病人吃一回中药还得自己买把戥秤吗?
孟教授还特别提到临时炒炙的问题。在医师处方中,常有炒、炙、煅、炮、煨等要求,其目的是为了纠正药物偏性,或取其味,或取其气,或解其毒,使某些功能减弱或突出。通常常用的炮炙品种已由药材公司炮制完成,而用量小又不常用的炮制品种则应由药房调剂室临时加工,如微炒薄荷、吴茱萸熬水炒黄连、乳香面拌炒当归、米炒红娘虫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传统的临时炒炙法均被取消。现在的中医师和调剂人员恐怕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解临时炒炙了,这种方法正在失传。孟教授希望,各地卫生局负责医疗的领导能抓一抓这项根本性的问题。
, 百拇医药
此外,将药物相互代替,擅自减量甚至去除的事也偶有发生。据孟教授分析,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地方传统的给药错误。如北京地区,处方中标明炒泽泻,调剂人员一般就用盐炒。其实泽泻性味甘寒,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医师用炒泽泻旨在减缓寒性,而盐炒泽泻则有助寒凉之性,可见与真实用意相悖。
二是调剂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现在有些单位的配药人员并未经过正规培训,不懂药性,不知道功效,你处方上写着酒赤芍,他会误当作生品,殊不知,药物的生熟,作用差别很大。
三是个别医生根据自己的用药经验与病情需要,常加大剂量,但又忘记签字,而药剂人员又不愿去问医生,常擅自将药量减到药典规定的剂量,这势必对药效造成影响。
四是由于药材供应不及时,时常有脱销的情况,造成有什么货卖什么货,将处方中短缺药一笔勾销,而药味不齐全,是无法保证疗效的。
医与药唇齿相依,休戚相关,都是治病救人的根本所在。当病人把巨大信任和满怀希望交给医生时,调剂人员也负有同样的使命和责任。就像孟教授所言:“千万不要因调剂的随意,使治愈病症的努力前功尽弃。”, http://www.100md.com
老百姓看中医,信的是中医的辨证施治和中药的炒、炙、掸、蒸,因为方子好、药好是治病的根本保证。而近段时间以来,反映中药调配粗糙的读者来信屡屡见到,医疗体制改革给了就医者越来越多的知情权,人们在相信中医神奇疗效的同时,又为调配中的人为影响担惊受怕。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药师孟广义教授———
就目前患者反应最大的调配剂量是否准确问题,孟教授介绍,调剂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付药误差不得超过±5%,一方多剂时应严格按“递减分戥法”逐剂进行复戥,禁止凭视觉主观估量。
孟教授举例说:“比如一张处方要开7付药,每付里有苍术10克,7付就是70克,按照操作规程,先用戥秤称取苍术70克,再逐一从总量中减去10克,每次分的量应在9.5-10.5克之间。而现在有一些中药房的调剂人员,不按操作规程,称完总量后从第一付到最后一付大概分一下了事,还有的调剂人员仅凭视觉做一次调整,更有人根本不管分多分少。”
, http://www.100md.com
那么能不能改用其他准确率高的称量工具来代替传统的戥秤呢?孟教授认为,现在还不行。因为配药时需要从不同的药斗中取药,戥秤比较灵活,便于移动中使用和分药,如果改用其他称量工具,效率不高,而且浪费时间。
个别调剂人员除了调配粗糙以外,还不认真执行医生脚注。脚注指的是中医师在开写处方时,常在某些药品名字旁(通常在右上角)加以简明的注解,这是医师根据辨证施治的需要对某些药物提出的特别要求及对调配处方的提示。比如医生在大黄10克旁标注“后下”,这样就要求每付里的大黄都单包,可临床中有的调剂人员不管几付药,把大黄总量称完,直接装在一个口袋里交给病人,让病人自己回去分,难道病人吃一回中药还得自己买把戥秤吗?
孟教授还特别提到临时炒炙的问题。在医师处方中,常有炒、炙、煅、炮、煨等要求,其目的是为了纠正药物偏性,或取其味,或取其气,或解其毒,使某些功能减弱或突出。通常常用的炮炙品种已由药材公司炮制完成,而用量小又不常用的炮制品种则应由药房调剂室临时加工,如微炒薄荷、吴茱萸熬水炒黄连、乳香面拌炒当归、米炒红娘虫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传统的临时炒炙法均被取消。现在的中医师和调剂人员恐怕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解临时炒炙了,这种方法正在失传。孟教授希望,各地卫生局负责医疗的领导能抓一抓这项根本性的问题。
, 百拇医药
此外,将药物相互代替,擅自减量甚至去除的事也偶有发生。据孟教授分析,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地方传统的给药错误。如北京地区,处方中标明炒泽泻,调剂人员一般就用盐炒。其实泽泻性味甘寒,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医师用炒泽泻旨在减缓寒性,而盐炒泽泻则有助寒凉之性,可见与真实用意相悖。
二是调剂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现在有些单位的配药人员并未经过正规培训,不懂药性,不知道功效,你处方上写着酒赤芍,他会误当作生品,殊不知,药物的生熟,作用差别很大。
三是个别医生根据自己的用药经验与病情需要,常加大剂量,但又忘记签字,而药剂人员又不愿去问医生,常擅自将药量减到药典规定的剂量,这势必对药效造成影响。
四是由于药材供应不及时,时常有脱销的情况,造成有什么货卖什么货,将处方中短缺药一笔勾销,而药味不齐全,是无法保证疗效的。
医与药唇齿相依,休戚相关,都是治病救人的根本所在。当病人把巨大信任和满怀希望交给医生时,调剂人员也负有同样的使命和责任。就像孟教授所言:“千万不要因调剂的随意,使治愈病症的努力前功尽弃。”,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