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05707
肝硬化病人服用诺氟沙星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1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2年第35期
     本报讯 法国Mofredj等首次报告了1例肝硬化病人服用诺氟沙星后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例。(Ann Pharmacother 2002,36∶1107)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通常较轻,很少需要停药,其中诺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少。但诺氟沙星治疗期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平均发生率并不清楚。一项纳入1540例接受诺氟沙星治疗病人的综述只发现了2例这样的病例,发生率为0.1%。美国药品说明书所列临床研究提示,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6%(1次治疗)到1.5%(多次治疗)。但还未见肝硬化病人发生这一不良反应的报道,可能因为在用诺氟沙星预防治疗期间很少进行白细胞计数。因此,这一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意义还不清楚。

    在肝硬化住院病人的腹水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为7%~23%。腹膜炎平均病死率高达29%,1年随访期内平均腹膜炎的总病死率为82%。感染来自肠道细菌向肠系膜淋巴结的转移,通常由一种微生物(常为革兰阴性菌)引起。用诺氟沙星治疗这种感染非常有效,且使用该药进行初级预防费用较低廉。

    该患者为35岁酗酒的白人男性,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入院。体检发现面色苍白,巩膜黄染,有很多蜘蛛痣,大量腹水,腹壁静脉曲张。予静脉输注特利加压素2 mg(6小时内输入),并经验性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 g/200 mg qid)。第2天在内镜下实施硬化疗法。第4天行曲张静脉结扎术,并停用特利加压素,开始应用普萘洛尔160 mg/d。第7天停用抗生素。第13天,加用呋塞米40 mg/d和螺内酯75 mg/d以减少腹水量。因为病人腹水蛋白浓度低(< 8 g/L),口服诺氟沙星200 mg bid预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结果发现,在以后几天的粒细胞系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数中度增加,至第28天达到1.3×103/mm3(正常值为0.5×103/mm3)。临床表现正常,无皮疹或肺功能异常;血、尿和粪便培养未见细菌、真菌、寄生虫或病毒。血吸虫、旋毛虫、内脏幼虫移行症和肝片吸虫检查阴性。第28天停用诺氟沙星,以后嗜酸性粒细胞数逐渐减少。继续使用呋塞米、螺内酯和普萘洛尔,无任何不良反应。病人在第40天出院。2年后一般状况良好,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

    根据Naranjo概率量表,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药物有螺内酯、呋塞米、普萘洛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诺氟沙星,但诺氟沙星的评分最高。该患者既往无过敏性疾病史。

    研究人员指出,临床医师在应用诺氟沙星预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 需注意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应定期检查白细胞计数。

    杜小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