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T > 疼痛
编号:211519
中医治痛十法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21期
     临床上疼痛的性质多种多样,有胀痛刺痛冷痛灼痛绞痛坠痛隐痛、游走疼痛、固定疼痛、遇风疼痛、遇热疼痛、喜温喜按疼痛、怕热拒按疼痛等,疼痛的病因病机也不同,但不外虚实两类。虚是不荣则痛,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实是不通则痛,有气滞、血瘀、寒凝、积滞、风湿热邪阻滞经络等。治疗疼痛宜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分别采取通与补的方法。常用治法如下:

    一、疏风止痛法

    适用于外感风邪所致诸痛。风为阳邪,为百病之长,易挟寒、湿、热邪侵犯人体,症见头痛项强、恶风发热、咳嗽身痛等。在治疗上,根据感邪不同,又分别采用疏风散寒止痛、疏风胜湿止痛、疏风清热止痛等治法。代表方为荆防败毒散、银翘散、羌活胜湿汤、防风汤等。常用药物可选荆芥、防风、麻黄、桂枝、桑叶、菊花、牛蒡子、羌活、独活等。
, http://www.100md.com
    二、散寒止痛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或寒邪直中所致诸痛。外寒侵袭,经络受阻,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吐白色清痰;若寒邪直中,则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用于外感寒邪的代表方有麻黄汤、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寒邪直中者用良附丸、藿香正气散等。常用药物可选麻黄、桂枝、川乌、草乌、附子、干姜、良姜等。

    三、清热止痛法

    适用于外感温热之邪所致诸痛。温热之邪,侵犯人体,最易犯上化火,症见头痛如裂,头面红肿,目赤咽痛,口干舌燥,或发热恶风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清瘟败毒散、桑菊饮、白虎汤等。常用药物可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黄芩、栀子、丹皮、石膏、板兰根等。

    四、理气止痛法
, 百拇医药
    适用于肝郁不畅,气机郁滞;或实邪阻滞,腑气不通的疼痛。气机不畅症见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或攻窜疼痛;或腰腹疼痛如绞等。疏肝理气,或祛除实邪,气机通调,则疼痛自除。代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遥散、大柴胡汤、四金排石汤等。常用药物可选柴胡、郁金、川楝子、白芍、香附、枳壳、青皮、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

    五、活血止痛法

    适用于寒凝、气滞、外伤等导致的瘀血诸痛。瘀血内停,血脉不畅,不通则痛,症见疼痛如刺,固定不移,皮肤紫斑等。运用本法又常依不同病因而分别采取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代表方剂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常用药物可选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三七、乳香、没药、全蝎等。

    六、化积止痛法
, http://www.100md.com
    适用于饮食停滞之伤食腹痛。症见脘腹疼痛,腹满痞闷,不思饮食,恶闻食臭;或腹痛泄泻,泻下臭秽,泻后痛减等。代表方剂为保和丸、枳实槟榔丸、枳实导滞丸等。常用药物可选山楂、神曲、麦芽、槟榔、内金、炒萝卜子、川朴等。

    七、益气止痛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诸痛。脾虚气弱,升举无力、清阳下陷,不荣则痛,见头痛头晕,遇劳加重,或脘腹坠痛作胀,或小腹坠痛隐隐等,常见于胃下垂、子宫脱垂等。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升陷汤等。常用药物可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升麻、大枣、甘草等。

    八、补血止痛法

    适用于血虚诸痛。大病久病或崩漏带下,血亏失养,则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月经衍后,小腹隐痛,伴面色苍白,口唇、指甲苍白等。代表方剂为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常用药物可选熟地、当归、白芍、阿胶、鸡血藤、元肉等。
, 百拇医药
    九、养阴止痛法

    适用于肝肾不足,阴精亏虚,脏腑经络失养诸痛。症见腰部酸痛,或头脑空痛,或胁肋隐痛,伴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代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大补元煎、一贯煎、知柏地黄丸等。常用药物可选熟地、山萸肉、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麦冬、天冬、五味子等。

    十、温阳止痛法

    适用于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所致诸痛。脾阳不足,或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脏腑,则见脘腹或脐周隐痛,喜温喜按,遇寒加重,得热则缓,或腰膝疼痛,畏寒肢冷等。代表方剂为附子理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金匮肾气丸等。常用药物可选附子、肉桂、干姜、细辛、桂枝、乌药、砂仁等。

    痛证的临证施治,重在辨证。实者祛其有余、虚者补其不足,为治痛之大法。据此方能使风者疏,寒者散,热者清,湿者除,塞者通,积者化,瘀者消,滞者行,陷者升,浮者潜,枯者荣,经络疏通,气机调畅,阴平阳秘,脏腑调和,诸痛自除。, 百拇医药(孙法泰 朱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