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清朝末期,四川医家唐容川,千里迢迢来到上海,接触了当时这个大城市的许多医家,相形之下,他的医术还高人一着。在医家中,每有疑证问他,他都会一一作答。凡人身脏腑经络,明为观火;且谈三焦更能发人所未发。皆以西医的形态结构印证中医气化。有一次,上海邓甚章医生遇到一例奇难杂证,束手无策,便延请唐容川诊治,一经用药,妙手回春,沉痼顿除。人们都感到惊讶,上海中医药界也为之震动。邓甚章更是甘拜下风,奉之为津梁。尤其在他读了唐容川的医著更是爱不释手,啧啧赞叹说:“仲景之书是锁,这就是钥,真鸿宝欤”。并且,特为唐容川的《伤寒论浅注补正》一书作序。
唐容川,名宗海,四川彭县人,生于汪朝咸丰元年(公元一八五一年),卒于民国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他从小刻苦学习,研读方书,知识渊博,精通《易经》,擅长医学,中进士前已经是“名闻三蜀”。著有《血证论》、《中西泄通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等,后合订成丛书《中西泄通医书五种》。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对血证的研究和在中西医泄通道路上所作的努力。
唐容川小时候,由于父亲体弱多病,在治经之余,也就“习方书”,亲自调治父亲的病。但过了些日子,父亲病情恶化,突然吐血,接着又转为下血,这是他从未遇到的难题。于是 ......
唐容川,名宗海,四川彭县人,生于汪朝咸丰元年(公元一八五一年),卒于民国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他从小刻苦学习,研读方书,知识渊博,精通《易经》,擅长医学,中进士前已经是“名闻三蜀”。著有《血证论》、《中西泄通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等,后合订成丛书《中西泄通医书五种》。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对血证的研究和在中西医泄通道路上所作的努力。
唐容川小时候,由于父亲体弱多病,在治经之余,也就“习方书”,亲自调治父亲的病。但过了些日子,父亲病情恶化,突然吐血,接着又转为下血,这是他从未遇到的难题。于是 ......